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几点探讨
2020-05-09黄彩芸
黄彩芸
摘 要 近年来,国家陆续颁布了一系列国有资产政策法规,在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创建越来越好的法制环境的同时,显示出了国家对国有资产管理愈加重视。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增加,这对政府执政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有资产是行政事业单位履行社会职能、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基础。因此,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首先阐述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通过对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主要问题的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为提高国有资产的管理水平提供思路。
关键词 行政事业单位 国有资产 资产管理 对策
一、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一)促进国家财政增收节支,保证国有资产安全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指行政事业单位所占有使用的、依法被确认为国家所有的、能以货币计量的所有经济资源的总称。国家具有所有权,行政事业单位享有使用权。国有资产管理所带来的资产收益及成本控制成效,直接影响国家财政收入及支出的大小。因此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合理配置资产,确保资产保值增值,有利于国家财政增收节支。另外,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可以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创建良好环境,保证国有资产安全。
(二)提高政府执政水平及能力,提升政府形象
国有资产是行政事业单位履行社会职能、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基础。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提升国有资产运用效率,有利于提高政府的执政能力和水平,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另外,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可以促进国有资产购置与行政事业单位资金使用的公开化、透明化,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塑造政府良好形象。
(三)提升单位向心力及协作能力,有利于员工实现自我价值
行政事业单位是国有资产管理的执行者。通过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使单位成为一个精密的机器,大家各司其职、团结协作、相互配合,可以提高单位的向心力、凝聚力。另外,单位工作人员在思想上、工作上也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有利于自我价值的实现。
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足,存在误区
一是部分单位对国有资产的认识不到位,把国有资产等同于固定资产,而忽视了对现金、银行存款、往来款项等流动资产及对外投资等国有资产的管理;二是部分单位认为行政事业单位由财政拨款,不像企业那样关注成本效益、追求利润最大化,也就不需要像企业一样在资产方面实施成本管控;三是部分单位重采购、轻管理,单位各部门只关注自己部门缺什么资产,不注意自己部门有什么资产或者多什么资产;四是部分单位认为资产管理是财务部门的事情,与其他部门无关,不需要参与。
(二)制度流程不完善,实施效率低下
一是制度不全面。部分单位资产制度设定范围狭窄,一些相关规定缺失。如未明确有关资产岗位责任,使得资产使用及管理者的重视不足,容易在单位搬迁、人员变更及调离时引起资产管理混乱,导致账实不符、资产流失。二是制度滞后。部分单位资产制度更新不及时,与政策以及单位实际情况脱节,没有可操作性。三是制度未突出重点,很多重要环节不具体细致,容易产生异议,增添不必要的麻烦。四是未发挥流程图作用。部分单位只制定制度,未设置流程图,导致资产管理流程不清晰,信息传达受阻;或者设置了流程图,但不科学规范,同样导致资产管理效率低下。
(三)管理方法较传统,信息手段利用不足
在制度实施过程中,人工传达、统计、存储资产信息资料的比例较高,信息系统利用率不高,没有充分发挥信息系统的辅助作用。因为对信息系统的重视不足,原有的资产信息系统日常使用频率低,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同时信息系统不够完善,很多功能没有被开发出来。这就导致信息传递及信息存储的人工成本高、时间长,统计分析信息力度不大,很多信息资源未被挖掘,进而使得资产管理事倍功半。
(四)监督不到位,方式较单一
一是内部监督力量薄弱。部分单位监督人员都是兼职,同时也不够专业,在监管资产时,人员数量的紧缺及能力的欠缺导致监督不到位。二是外部监督群体不广泛。目前主要通过单位自我监督及财政监督,监督群体及方式不够多样化。三是过程监督不全面,信息化手段利用率低。单位侧重于事后监督,对结果进行检查、审核,再总结问题,进行反馈,忽视了事前监督和事中监督的作用。如单位在监督时,关注账实是否相符,而对资产配置、使用、处置过程中在成本、数量、运行效率方面的管控不足。同时线上监督不完善,也大大制约了过程监督的成效。
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强化资产管理理念
一是组织学习培训。单位全体人员尤其是领导及相关人员要对资产相关文件、制度进行深入学习,及时修正误区。针对不断变化的文件政策,做到及时了解、吃透、活用。在充分理解資产管理的重要性及必要性的基础上,加强培训,如聘请权威人士或专家向单位工作人员授课,或者与资产管理先进的单位开展学习交流,学习成本管控及资产运行等方面的知识。二是加强宣传引导。国家一直在紧抓党风廉政建设,单位加强对资产管理风险的宣传,也是在推进廉政风险建设,使大家意识到资产管理是全员参与的过程,保管资产人人有责。领导率先垂范是关键,领导要重视资产管理,大家努力营造共同管理的良好氛围,增强全员的使命感及责任感,进一步加强与资产管理部门的沟通、协作,积极支持、配合资产管理工作,形成全员参与资产管理大格局。
(二)完善制度建设,规范流程设置
制度的制定要全面,做到查漏补缺。资产管理不仅涉及资产配置、使用、处置等环节,还要考虑到产权登记、产权界定、产权纠纷等环节。其中监督制度不可或缺,相关资产岗位责任制也需明确。制度制定要适用,做到与时俱进。这不仅要与单位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相适应,还要实时紧跟新文件政策的步伐。如2019年1月1日起,我国实施新的政府会计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有了新的调整,单位应及时更新制度。制度制定要具体,突出重点。每个环节要清晰明了,不模棱两可、敷衍了事。如在资产配置前设置预先审批,需充分考虑购置的必要性及可行性等。资产配置时实施成本管控,可采用货比三家的方式,选择性价比最高的供应商。资产使用时,设置一物一卡,人变卡变,物无卡消。
制度的实施离不开流程图,两者相辅相成。流程图是制度的表现形式,容易被理解掌握。流程图应做到精简、科学、高效,既要在重要审批环节严格把关,也要去繁从简、弃虚务实;既能显示审批的流程,也能显示责任的明细。行政事业单位要严格实行审批制度,层层传导压力、夯实责任。
(三)突出抓好“信息管资产”工作
在信息化时代,使用信息系统已然成为落实制度不可或缺的手段。单位要转变观念,在重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加大资金投入,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开发各类单项软件,进一步补充完善资产相关系统。这能在提高资产管理效率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一是信息的传递快速及时。各单位各部门通过信息系统这一平台传递数据,可实时接收与反馈,减少人工传递成本,提高信息传递质量及效率。二是信息的储存调取方便快捷。通过信息系统建立数据库,既能全面妥善地保管历年资产信息,又能在需要使用时快速调取查阅;既能防止资料缺失,又能避免人工查阅费时费力。三是便于信息的分析处理。通过信息系统,进一步加强对数据的分析应用,重点做好专题分析、日常分析工作,可以提高资产管理水平,加强资产风险防范。如对历年来资产收益情况进行分析,对长期收益率低的资产调整投资策略;对单位内部资产进行研究,了解闲置及紧缺资产,统筹协调,合理配置,提高资产运用效率;对单位成本构成进行分析,重点关注大额支出,节约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四)加大监督力度,多措并举落实
加强监督是制度实施的有效保障,实现以查促管。
一是充实内部监督力量。使专业人员加入单位纪检监察队伍,同时对监督工作人员开展系统化、专业化培训,进一步增强监管意识,转变监管观念,掌握良好的监管技能,来强化内部监督力量。使监督工作人员意识到监管的作用不仅仅是保证资产安全,怎样更好地给财政带来收益、给社会带来效益是下一步共同努力的目标。
二是多渠道发挥监督作用。单位内部监督力量毕竟有限,单位可聘请专业的监督机构,其既不会受到单位内部人际关系的影响,又具备良好的监督能力。这是监督的有效手段之一。随着政府体制和机制运作的进一步科学化、透明化,公众参与社会事务的实践也在不断增加,社会监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单位在接受财政、审计监督的同时,还要积极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把一些不规范、不合理的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
三是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线上全流程监督。通过资产相关信息系统,增添资产监管权限,可以实现实时动态监管。也可以通过系统,查看资产购置流程、闲置状况、运行效率、收益情况,全方位了解和掌握单位资产情况。这样可以在资产形成之前进行监督,防患于未然;在资产配置、使用、处置过程中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让单位调整策略,减少损失。
四、结语
行政事业单位作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部门,其国有资产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单位工作的正常开展。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重要性不言而喻。针对国有资产流失及利用率低下的现状,单位通过加强人员管理、完善制度、加强监管、引进信息化技术、提升管理手段,不仅可以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安全保驾护航,也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资产的效用。
(作者单位为温州市人防<民防>指挥信息保障中心)
参考文献
[1] 谭晓芳.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思考[J].纳税,2019,13(03):250-251.
[2] 张宗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9(4):7-8.
[3] 黄小燕.关于加強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8(24):234+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