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间第一香

2020-05-09亮闪闪

科学大众(中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茉莉花茶花茶茉莉花

亮闪闪

冰雪为容玉作胎,柔情合傍琐窗开;

香从清梦回时觉,花向美人头上开。

——清代王士禄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芬芳美丽满枝丫,又香又白人人夸,让我来将你摘下,送给别人家。”当这首耳熟能详的民歌响起,茉莉高雅、纯洁、谦虚、贞洁、质朴、迷人、浓郁、清芬的品格跃然纸上,但是很少有人注意到,茉莉其实是泊来客。

一卉熏室香,炎天玉肌凉

茉莉属木樨科,这种高可达3米的灌木有纸质的叶子和一个个顶生的聚伞花序,有的单独一朵花,有的4-5朵挤在一起,其香味浓而不腻,更是著名的花茶原料及重要的香料和精油原料。在华南地区和长江流域,茉莉是一种常见的盆栽植物。在部分城市,它还是重要的经济作物,花和叶还可入药,可治目赤肿痛,并有止咳化痰之效。茉莉原产印度,在西晋的《南方草木状》中提到:未利花皆胡人自西国移植至南海(今广东南海一带)。南人怜其芳香,竞植之。其中的末利花,可能来源于天竺词语malika,后来慢慢演变为了茉莉。基于历史记录,部分学者认为茉莉花是公元前2世纪,中国华南地区与印度、西亚地区海上交通繁荣的例证,也是海路带来的“西洋之物”。茉莉进入我國南方后,其栽培区随着南北商贸交流逐渐向北拓展,但因其不甚耐寒,因此北上速度较慢。直到唐朝,茉莉在我国的栽培范围还局限在华南区域。

对茉莉的栽培在唐宋时期开始商业化,福建一带的人们将盆栽茉莉卖去江浙。宋朝人张邦基的《闽广茉莉说》中提到“今间人以陶皿种之,转海而来,浙中人家赏玩,然性不耐寒”,印证了茉莉由南向北的扩张趋势。随着茉莉的商业化发展,人们的经济收益和栽培的技术水平逐渐提高,这也是泉州一带后来成为中国重要的茉莉花和茱莉花茶产区的原因之一。此后,茉莉逐步传入我国的中部、北部和西部地区。

香自南海来,又经南海去

宋朝之前,花卉种植及贸易一直受到社会的排斥。北魏著名的《齐民要术》称:花草之流,可以悦目,徒有春花,而无秋实,匹诸浮伪盖不足存。但到了宋朝,发达的工商业和整个社会经济的增长使普通市民开始对生活品质有了追求,花卉业似乎也成了热门生意。不但开始出现专业的花农,还出现了针对性的育种,不少著名的中国园艺品种在此时开始成型、成系列。在这个大潮流下,莱莉“绝香而纯白”的特质进入了皇帝的视野,茉莉开始在皇宫花苑中种植并被赏玩。宋朝江奎的“他年我若修花史,列作人间第一香”最为著名。茉莉一时风靡大宋,宋朝的女子爱美,有簪花的习俗,江南一带的妇女在六月茉莉盛开时喜欢将茉莉花戴在头上,上至白发老太太,下至二八少女,真是一朝之景。

宋朝时,茉莉花制茶工艺开始在江南和福建带兴起。其原因颇为有趣:一方面,中医认为茶可入药,能够解百毒,而香可为药引,因此兴起了香茶类,作用类似现在各种保健用品;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当时的士大夫阶层开始创新,此时结合了保健需要和茶叶能强烈吸收气味的特性,出现了几十种香料茶,其中就包括了茉莉花茶。此时茉莉花田也大规模出现,制作出的花茶产品除了运销至华北地区外,泉州港、广州港等也凭借便利的地理条件将茉莉花茶运回了它的老家印度,甚至传播至更远的国家,真是“香自南海来,又经南海去”。

香从清梦回,花向美人开

“鬟华”一词中, “鬟”形容美丽的头发,“华”就是形容头上装饰各种鲜花后“灼灼其华”的艳丽效果。而且,“华”一词在古代专指茉莉,如《群芳谱》里提到“茉莉,佛书名 华”。据考证,因为当时妇女头上装饰的鲜花主要是茉莉,所以“鬟华”这个词就成了茉莉的别称。

到了明朝,茉莉花茶的熏制工艺已经日趋成熟。在明朝海禁之前,茉莉花茶也是泉州港口的海运货物之一。到了清朝,茉莉花茶已大量出口至欧洲。晚清更是茉莉花茶的一个盛期,北京有诸多专营荣莉花茶的大茶庄出现,其中的精品茶作为“贡茶”送进了皇宫。现在,泉州港一带仍然有大量的茉莉花田,盛产茉莉花茶并远销海外。而广州港历史上面积巨大的茉莉花田已不复见,变成林立的楼房;直到1985年,广州花地等区域仍记录种植了300多公顷的茉莉花,主要以小盆栽和鲜花的形式出售,当地老一辈广州人仍保留着在花季时将茉莉戴在头上的习惯。

莱莉除了传入我国,也传入了古波斯国。在波斯,茉莉花通过一系列传统工艺,被制成茉莉精油。这种精油可作香水原料,在古代和现代的中东地区都深受欢迎。同时茉莉精油也被用在宗教仪式上,类似我们使用的“熏香”。莱莉不仅仅在中东地区有宗教色彩,随着印度佛教兴起,它也一度成为印度的佛教圣花之一。

(责任编辑:曹伟 责任校对:白玉磊)

猜你喜欢

茉莉花茶花茶茉莉花
一渡春水
茉莉花
福州茉莉花茶历史文化
福州茉莉花茶传统窨制工艺
福州茉莉花茶传统窨制工艺
茉莉花
朋友圈里热卖的花茶真的养生吗?这样喝花茶反伤身
花茶
一杯茉莉花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