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山引水工程龙潭施工支洞空间位置调整布置方案

2020-05-09

广西水利水电 2020年2期
关键词:溪沟支洞出渣

倪 硕

(福建省水利水电工程局有限公司,福建 泉州 362000)

1 概述

东山县岛外引水第二水源工程主要任务是东山县供水。东山县属于海岛县,境内没有河流、湖泊,受台湾山脉的影响,常年降水较少,年降雨量仅为1220 mm,淡水资源匮乏,本工程从诏安县龙潭水库引水至东山县红旗水库,全长约30 km,包括取水口、隧洞、管道、跨海顶管、加压泵站和出水涵等建筑物,设计供水流量32万t/d。

引水隧洞全长1.5 km,位于诏安县东溪流域干流左岸低山丘陵,其取水口布置在龙潭水库大坝上游约80 m处,原龙潭施工支洞与主洞交点在桩号0+113.533,进洞口高程19.6 m,施工支洞全长110 m,支洞位于龙潭大坝左岸下游,距大坝挑流坎最近处约48 m处,环境复杂,钻爆法开挖对大坝产生较大震动。大坝下游左岸施工便道至出渣便道间(见图1)临河侧山坡坡度约70°,山势较陡,边坡高,不稳定问题多,施工支洞出渣便道沿山坡修建难度大,需沿干流左岸布置,河床底部高程5.5~7.4 m,便道需修筑至19.6~13.0 m高程,出渣便道填筑高、断面大、石方量多,汛期来临时,大坝需要放水降低库内水位,出渣便道阻碍行洪,支洞口存在洪水倒灌风险,为此需要对原施工支洞空间位置进行调整。

图1 龙潭支洞平面布置示意图

2 施工支洞布置方案设计

2.1 地形与地质条件

隧洞沿线地表为低山丘陵地貌,凹沟纵横发育,山脊不对称[1],一般高程在100~250 m,隧洞沿线山体植被发育,地表为残坡积层覆盖,过溪沟段隧洞埋深30~50 m,隧洞沿线穿越的溪沟均与隧洞线呈大角度相交,主要分布燕山早期侵入晶洞花岗岩及第四系含碎块石砂质黏土,局部夹孤滚石等残坡积层。

选定的施工支洞口为自然山体形成的山凹,成倒梯形,场地较开阔,左侧边坡开口高程31~36 m,右侧边坡开口高程31.1~40.2 m,山坡坡度约30°,地面坡度适宜。干涸小溪与支洞轴线相交,从支洞口左侧穿过,洞口处小溪底高程29.3~29.6 m,过溪沟相交处埋深约30 m,小溪左侧完整坚硬岩出露,洞口边坡有零星孤滚石,山势较缓,山体附近未发现滑坡、崩塌等不良物理地质现象,边坡稳定性较好,且洞口外弃渣场(原龙潭大坝料石场,支洞与其位于同一山体)出露的岩体较完整、坚硬,并结合主洞地质报告,初步预判,洞口无不良地质构造,岩体完整,洞脸和右侧边坡开挖高度低,边坡稳定,孤滚石、松动岩块清理后,洞口地质较好,具备成洞条件且便于施工区布置,进洞起始段为Ⅳ类围岩,其余主要以Ⅱ、Ⅲ类围岩为主。

2.2 水文计算

东溪流域内降雨量由北部山区向东南沿海递减,径流量年内分配受季节性降水制约,有明显的干枯变化,汛期(5~9月))约占全年的75%,枯水期(11月~第二年3月)约占全年的15%。施工支洞位于东南部,降雨量较少,洞口左侧小溪沟从中穿过,但上游常年干涸,上游汇水面积仅0.058 km2。10年一遇洪水流量为1.44 m3/s、水位为30.22 m,20年一遇洪水流量为1.72 m3/s、水位为30.26 m。支洞口根据洪水特征进行布置,布置在20年一遇度汛高程以上,能满足支洞口施工区导流及度汛要求。

2.3 空间位置布置

经过现场踏勘,考虑地形、地质、水文条件,以及交通便利、弃渣场地布置、爆破震动等多方面因素,在引水隧洞下游桩号0+352.011处,选定了新的施工支洞(见图1),支洞起点选择在洞口边坡稳定、护坡工程量少、场地开阔处,支洞轴线位置属沿溪傍山地段,应避免产生偏压,选择离小溪沟有一定距离,确保洞侧厚度满足要求,且选择穿小溪沟水平距离最短的位置,选定的支洞与主洞斜交75°,长度160 m。

支洞进洞口高程选择31.1 m,高于20年一遇洪水水位,与主洞交点处底板高程21.5 m,纵坡6%[2]。

3 方案实施

3.1 洞口防洪

洞口场地土方平整至高程31.1 m,场地压实后进行硬化,小溪沟进行清底疏浚,洞口施工场地沿小溪沟边设置高1 m袋装土围堰,小溪沟下穿施工便道处设置DN600排水管。洞脸垂直面开挖5 m左右,揭露面为全风化岩层,成洞条件好,采用人工洞口先行进洞,C25钢筋混凝土锁口,洞口为城门型。

3.2 边坡防护

支洞口正面、右侧边坡零星孤滚石采用挖掘机清理,机械分层开挖后揭示土层为全风化层砂质黏土,边坡坡度采用1∶1,边坡高程31.1~40.2 m,分二级开挖,坡顶设截水沟,分级马道式平台设置在36.0 m高程处,平台1 m宽,坡脚设置C25混凝土挡墙,墙趾处设置排水沟,防排相结合。边坡采用挂网锚喷混凝土支护,砂浆锚杆Φ22@200 cm,长2.0 m,挂钢筋网Φ6@200 cm×200 cm,喷C25混凝土,厚10 cm,Φ50排水管间排距100 cm,长0.5 m,梅花形布置[3]。

支洞口施工场地左侧边坡离进洞口有一定的安全距离,边坡缓且较稳定,保留其植被,仅对零星边坡进行修整,修整后采用树苗进行种植。

3.3 洞身开挖支护

支洞洞身采用风钻钻孔、全断面、光面爆破法施工,城门型,支洞施工正值枯水期,洞内水量少,为防止爆破震动波对大坝的影响,爆破采用小药量控制爆破,围岩差的地段短开挖、弱爆破、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洞渣采用扒渣机装渣,电瓶车牵引有轨梭式矿车运渣。

开挖后根据现场实际素描情况(见表1)进行初期支护,IV类围岩开挖过程采用I14型钢拱架+超前锚杆支护,超前锚杆直径Φ25 mm,长4.0 m,仰角10°~15°,布置在顶拱180°范围内,环向间距40 cm,纵向搭接2.0 m;钢拱架间距50 cm;锁脚锚杆直径Φ25 mm,长2.5 m,间距50 cm,排距1.0 m;纵向联系钢筋采用Φ25@1000,钢筋网采用Φ6@250 cm×250 cm,喷C25混凝土,厚20 cm;Ⅲ类围岩采用挂网锚喷混凝土支护,砂浆锚杆为Φ22@150 cm,长3.0 m,挂钢筋网Φ6@200 cm×200 cm,喷C25混凝土,厚10 cm,Ⅰ、Ⅱ类围岩不需要初期支护。

表1 施工支洞地质素描成果

4 实施效果

支洞开挖后,IV类围岩占25%,Ⅱ、Ⅲ类围岩占75%,起始段46 m靠小溪边、洞侧围岩壁较薄,洞内岩层较破碎,支洞过小溪沟段无大破碎断裂带,整体围岩稳定性较好,Ⅱ、Ⅲ类围岩光面爆破成孔率高,成洞效果好。洞内坡度较缓,洞外出渣便道仅需修筑简易便道,弃渣矿车出洞后20 m外直接往下卸料,与原沿干流左岸布置长距离、大断面填筑出渣便道相比,运输距离短,出渣效率高,不受度汛季节影响,可全时段不间断出渣。

选定的支洞长度较原支洞长50 m,但围岩整体更完整,洞内支护工程量减少,洞口边坡仅正面和右侧需要喷混凝土防护,工程量少,经测算总造价更低,选定的支洞交叉点离出洞口更近,支洞开挖后往上下游布置更合理,能够加快隧洞贯通进度[4],且选定后的施工支洞离大坝相对较远,开挖采用小药量控制爆破,震动波对大坝无影响,且洞口上游汇水面积小,施工期经历了多个台风,水量很小,可避免洪水倒灌,安全性更高。

5 结语

龙潭施工支洞属于临时交通洞工程,使用结束后采用混凝土进行封堵。对临时施工支洞空间位置的调整,由施工单位结合相关设计规范和施工规范、设计意图、施工经验,进行支洞空间位置的调整布置,同时在参建单位的协作下,顺利完成了施工支洞空间位置的调整布置方案,经现场实施后证明此次位置调整方案经济合理、技术可行,满足规范和引水洞施工期度汛、通风、开挖、震动、出渣、运料等要求,调整后,加快了全线贯通的步伐,为下一步衬砌施工提供了充裕的时间,可供设计支洞洞线的选择及施工中遇到类似情况时参考。

(责任编辑:窦波元)

猜你喜欢

溪沟支洞出渣
支洞式调压井在长输水隧洞水锤防护中的应用
自动上料与出渣装置的设计与研究
施工支洞与主洞交汇三岔口的施工方法
浅谈高流速泄洪隧洞施工支洞规划设计与施工
报你“哎呀”之恩
报你“哎呀”之恩
广西乐滩引水工程TBM隧洞出渣方案比选
小断面隧道及其附属大直径深竖井开挖出渣施工技术应用
小断面隧道及其附属大直径深竖井开挖出渣施工技术应用
游览龙溪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