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融结合助推山东民航产业腾飞
2020-05-09王振清
□ 王振清
(作者单位:山东机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为加快构建我省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促进全省民航高质量发展,省委、省政府决定实施全省运输机场资源整合,组建山东省机场管理集团,统筹管理、运营全省机场。全省机场整合后,如何把集团优势发挥好,让协同效应最大化?笔者认为,应当结合民航机场产业特点,把握机遇、勇担使命,以产融结合为新动能,推动山东民航产业腾飞。
山东民航产业亟须弯道超车和跨越式发展
分析山东省民航产业发展现状,可以看到我省民航产业在基础设施裕度、产业链长度、产业研究深度、商业模式先进度、机场群协同度等多个维度上存在短板。
在基础设施裕度方面,或因主观上认识不足,对发展速度估计不足,或因地方财力有限,机场规划建设往往超前性不足,建成即饱和的情况不乏其例。在产业链长度方面,在航空客货运输未得到充分发展的大背景下,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发展则更为滞后,未形成上下贯通、立体丰富的产业生态。在产业研究深度方面,省内尚无产业研究机构,有效的研发投入和产业研究机制尚未形成。在先进商业模式应用度方面,对照国际、国内管理先进机场,在商业资源充分运用、客货延伸价值挖掘等方面还有差距。在机场群协同度方面,在与京津冀机场群和长三角机场群的竞争中,山东机场群如何抱团取暖、协同应对,将是一个不容回避的新课题。
当前的竞争格局恰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甚至可以说“慢进也退”。山东民航业要迎头赶上、走在前列,必须兼有跨越式发展的勇气和弯道超车的技巧。
重资产行业腾飞需要资本之翼
金融的本质就是为解决资金余缺问题而产生的跨时间、跨空间的价值交换。从时间维度来说,重资产特征明显的机场企业,基础设施建设期及投入初期,现金流以净流出为主要特征,之后一直到下一次投入期之前,现金流则以净流入为主要特征。这一特征决定了该类企业具有跨时间的金融需求。从空间维度来说,集团内各机场发展进程不同,投入产出节奏不同,则资金余缺时期也各不相同。这一特征就决定了该类企业集团内部具有跨空间的金融需求。
具体到山东省机场发展现状,还有很多问题亟须破解。一是建设投入压力大。根据《山东省民用机场布局规划(2017-2035)》,2022年前我省机场建设资金总需求887.4亿元。二是经济效益压力大。除了济南国际机场,先期参与整合的另外5家机场基本均处于亏损状态,随着未来巨额资产投用,全省机场经济效益压力可想而知。三是产业基础底子薄。一定程度上存在经营方式传统、产业类型单一、产业纵深不足等问题,尚未形成健康、健全的产业生态。
以上问题的形成原因是综合性的,但其中一个重要的深层次原因,没有引起应有的足够的重视,那就是“对重资产行业来说,以外部金融服务为主的传统投融资模式对行业发展支撑不足”。具体来说就是:在建设端,对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需求,特别是资本金部分支撑不足;在资本运营端,对资产使用效益和效率挖掘不足;在经营端,对产业发展引导和先进商业模式应用不足。用大白话说,就是金融不懂产业,产业不懂金融,产业金融“两张皮”。因此,要实现山东省民航产业的可持续、跨越式发展,必须打破传统投融资模式,改变企业价值增值模式,运用资本的力量,为产业发展赋能。
面对时代赋予的重任,省机场集团必须创新发展模式,充分利用重资产行业优势,走产融结合的道路。正如省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斌在机场调研时指出的,面对新的竞争形势,机场传统发展模式就像在地上跑的车,只有插上资本的翅膀,才能腾飞。
产融结合是助推民航业腾飞的新动能
产融结合起源于欧美等发达国家,指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实业和金融业通过股权层面结合逐渐达到内在深度融合的现象。产融结合是大型企业在综合考虑专业性、交易费用、运作成本等因素之后对外部金融服务的内部化,其产生的内在动因是实体经济发展对金融服务的需求,而最终目的还是要落脚于服务实体经济上。
产融结合可以更加有效地解决建设资本金需求。民航类企业,特别是机场公司,具有高投入低回报的重资产行业典型特征,航空客
货快速增长引致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难以依靠自身积累满足,必须寻求大量外部资金支持。当政府投入和外部金融机构不能有效满足其建设、发展需求,特别是不能满足项目资本金需求时,项目运营主体就需要整合自身资源优势,利用有效金融手段来解决这一困境,产融结合的需求就产生了。实践中,项目主体可以整合政府投入和企业自有资金,作为基石资本筹建股权投资基金。通过对风险和收益等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调整安排,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从而对基石资本放大杠杆,增强资本金投入能力。参与各方中,政府、机场企业、产业资本、金融资本等各有优势又各有诉求,只要发挥好基金在资金聚集、资金转化、利益调整、决策机制等方面的优势,通过一系列金融创新甚至是监管政策的突破,就可以做到既发挥各方优势,又兼顾各方诉求。
产融结合可以更加高效地解决资金配置效率问题。基于上述产业和金融“两张皮”“互不懂”的状况,对企业来说,传统的外部金融服务资金配置效率不高的问题逐渐凸显。主要表现在:对一家企业来说,从时间维度上看,以现金净流入为主要特征的经营期,企业账上有大量存量资金,这些资金由于缺乏有效手段和途径,一般均以定活期存款形式存放,收益极低;以现金净流出为主要特征的建设期,在资本金投入不足的情况下,需要靠大量债务性资金解决建设资金需求,这些债务资金推高企业负债率,使企业背上沉重的、刚性的债务包袱。而对集团中各企业来说,从空间维度上看,由于发展阶段和企业效益不同,各主体资金有盈有缺,在调节各主体资金余缺的手段上,传统外部金融服务上述短板仍然存在。简而言之,就是资金存放收益低,资金借入成本高,这“一低一高”就是企业成本,就是企业发展“痛点”。“痛点”即“商机”,以产业内部服务为主的产融结合应运而生。企业集团可以通过财务公司的横向配置能力、基金的纵向配置能力,高效解决上述问题。而通过产业链金融平台,将资金端与资产端有效连接,可以进一步优化产业金融生态,提高资金配置效率。
产融结合可以更加精准地引导产业生态优化升级。国内机场企业的特征普遍是机场主体一枝独大,上下游相关产业主体不成规模,没有形成丰富、健康的产业生态。随着航空业发展,旅客对航空出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服务需求日趋多样化,国家民航局也对机场行业提出了建设“平安、绿色、智慧、人文”四型机场的要求。在这种背景下,机场这个核心企业的作用大有可为。在资金层面,可以通过发展产业链金融整合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为上下游相关企业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满足多元化的融资需求,打通产业资金循环。在资本层面,通过并购、重组等多种资本运作方式,向智慧交通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现代航空物流以及其他临空产业延伸,用资本的力量整合存量、带动增量,最终实现产业生态更趋完善的民航强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