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在呼吸内科临床中的合理应用研究
2020-05-08刘阳
刘阳
【摘要】目的:调查呼吸内科临床中抗生素的使用情况,为临床提供合理的抗生素应用指导。方法:收集2018年2月~2020年2月呼吸内科收治的11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抗生素的使用种类、方式及合理性。结果: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单独使用抗生素占53.64%,二联用药占34.55%,三联用药占11.82%;患者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占42.73%,青霉素类药物占46.36%,大环内酯类药物占10.91%;所有患者治疗过程中共有12例不合理用药现象,发生率为10.91%。结论:呼吸内科使用抗生素用药基本合理,不合理现象较少,但临床仍需加强抗生素管理,减少联合用药现象。
【关键词】呼吸内科;抗生素;合理应用
医院感染是临床需重点防范的风险之一。呼吸内科是感染率极高的科室之一,因此抗生素在呼吸内科临床治疗中应用较为广泛。临床调查发现,由于抗生素在呼吸内科临床治疗中的大面积使用,常出现抗生素滥用、用药时机不合理及多用等现象,导致患者出现耐药及不良反应,给临床后续治疗带来负面影响,因此规范呼吸内科抗生素用药合理性是确保抗生素药性最大化的根本保证[1]。本研究收集呼吸内科110例抗生素治疗患者临床资料,旨在分析呼吸内科临床中抗生素的使用情况,为临床提供合理的抗生素应用指导。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8年2月~2020年2月呼吸内科收治的11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77例,女33例;年龄29~49岁,平均(38.39±4.53)岁;呼吸道感染28例,肺炎53例,支气管炎32例,呼吸衰竭3例。纳入标准:实施抗生素治疗;符合用药指征;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家属于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排除标准:意识及精神障碍;有用药禁忌证;伴传染性疾病;重度昏迷。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呼吸内科治疗时均根据病情、诊断、疾病类别、感染严重程度等选取合适的抗生素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记录患者使用抗生素的种类、药品名称、剂量、给药方式、药理药性及不良反应。抗生素用药规范如下:(1)预防性用药,医务人员全面分析患者的感染程度及炎症反应,对易发生感染或存在轻微感染的患者进行抗生素治疗;(2)治疗性用药,患者确诊感染后积极予以抗生素进行治疗,根据严重程度予以二连或三联疗法;(3)预防与治疗性用药,根据患者感染情况实施抗生素治疗,注意选取合适的抗生素并注意药物剂量。
1.3 观察指标
(1)抗生素使用方法:统计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抗生素单独用药、二联用药及三联用药情况。(2)抗生素药物类别使用情况:统计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使用较为频繁的抗生素种类。(3)抗生素不合理用药情况:统计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抗生素药物剂量不合理、无指征用药、用药时间不合理等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抗生素使用方法统计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單独使用抗生素59例(53.64%),二联用药38例(34.55%),三联用药13例(11.82%)。见表1。
2.1 抗生素使用类别统计
患者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47例(42.73%),青霉素类药物51例(46.36%),大环内酯类药物12例(10.91%)。见表2。
2.3 抗生素不合理用药情况统计
所有患者治疗过程中共有12例不合理用药现象,发生率为10.91%,其中药物剂量不合理占3.64%,无指征用药占2.73%,用药时间不合理占4.55%。见表3。
3讨论
由于呼吸内科临床治疗中抗生素应用广泛,因此存在诸多抗生素应用不合理的现象,不仅增加临床风险,导致患者不良反应增多,严重者还会加重病情,造成病原菌的耐药性,增加临床感染风险,因此合理使用抗生素至关重要[2]。目前临床采用的抗生素药物多为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及大环内酯类药物,临床应用时可根据患者病情进行联合用药及调整药物剂量,但在制定抗生素用药方案时一定要根据病情严重程度来进行[3]。本研究结果显示,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单独使用抗生素占53.64%,二联用药占34.55%,三联用药占11.82%;患者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占42.73%,青霉素类药物占46.36%,大环内酯类药物占10.91%;所有患者治疗过程中共有12例不合理用药现象,发生率为10.91%。这表明呼吸内科使用抗生素用药基本合理,不合理现象较少,但临床仍需加强抗生素管理,减少联合用药现象。
参考文献:
[1]徐翠英.临床药师干预在呼吸内科合理使用抗生素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0,37(1):121-122.
[2]张静,刘凤英,张永凤.抗生素在呼吸内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19):112.
[3]庞虎波.支气管镜灌洗联合抗生素治疗难治性肺部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0,24(3):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