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在糖尿病社区慢病管理中的作用
2020-05-08李淑军
李淑军
【摘要】 目的:探讨开展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的社区慢病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0年7月我社区服务中心收治的78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各39例。乙组进行常规社区慢病护理,甲组在乙组基础上开展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水平、血糖控制达标率、健康知识掌握度、服药依从性以及生活方式改善率。结果:甲组餐后2 h血糖水平、空腹血糖水平均低于乙组(P<0.05);甲组血糖控制达标率、健康知识掌握度、服药依从性、生活方式改善率均高于乙组(P<0.05)。结论:在糖尿病患者的社区慢病管理中,开展健康教育能够降低血糖水平,提高血糖控制达标率、健康知识掌握度、服药依从性、生活方式改善率。
【关键词】 糖尿病;社区慢病管理;健康教育
当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时会出现明显的异常状态,导致多组织、器官受损,比较常见的有眼、血管、神经等的损伤[1]。糖尿病患者甚至可能出现急性酮症酸中毒等情况,危及生命安全。因此,需要对患者血糖进行有效控制,避免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除了规范降糖药物的使用外,还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但很多患者依从性较差,需给予有效的健康教育干预[2]。本研究旨在探究开展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的社区慢病管理中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7月~2020年7月我社区服务中心收治的78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各39例。甲组年龄44~78岁,平均(62.32±2.35)岁,女19例、男20例;乙组年龄45~76岁,平均(62.17±2.10)岁,女18例、男21例。两组基线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乙组给予常规社区慢病护理。甲组在乙组上开展健康教育。(1)健康教育形式。健康讲座:定期开展知识讲座,1次/8周,3 h/次,介绍糖尿病病因、并发症防治措施、治疗方式等;座谈会:健康教育之后邀请患者撰写参会心得,组织经验交流会,由患者讲述心得;文字教育:社区内张贴海报,发放健康手冊;随访:定期门诊随访,每月1次/月,20 min/次,同时定期电话回访,仔细询问病情,5~8 min/次。(2)健康教育内容。饮食指导:按患者病情、身体状态为其制定饮食计划,三餐定时、定量,多食低蛋白、高维生素、低脂食物,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心理疏导:按患者接受知识能力给予健康宣教,打消顾虑,确保其心态乐观、积极,培养健康意识;运动指导:按患者喜好为其制定运动计划,餐后30~90 min适当散步、太极拳、慢跑,30 min/次;血糖监测:教会患者自我测定血糖的方法,定期自测血糖并做好记录;药物指导:讲述药物使用方法和剂量,按患者病情调整药物剂量,并讲述遵医嘱用药的意义,提前告诉用药后可能出现的一些不良反应,并告知预防、处理措施。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血糖水平、血糖控制达标率、健康知识掌握度、服药依从性以及生活方式改善情况等。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2.0软件分析数据,使用%描述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使用(±s)描述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血糖水平比较
不同干预实施后,甲组餐后2 h血糖水平、空腹血糖水平均低于乙组(P<0.05)。见表1。
2.2 两组血糖控制达标率、健康知识掌握度、服药依从性以及生活方式改善率比较
不同干预实施后,甲组血糖控制达标率、健康知识掌握度、服药依从性、生活方式改善率均高于乙组(P<0.05)。见表2。
3 讨论
糖尿病的发病率随人们生活方式改变而逐渐升高,大部分患者对自身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比较低,甚至存在错误的认知,导致在疾病早期未得到良好的控制,引发并发症[3]。健康教育可环节患者的疑虑,消除不配合、不信任等情况,且可有效控制不良情绪,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进而有效控制疾病进展[4]。
综上所述,在糖尿病患者的社区慢病管理中,开展健康教育能够降低血糖水平和提高血糖控制达标率、健康知识掌握度、服药依从性、生活方式改善率。
参考文献:
[1]曹霞.健康教育在糖尿病社区慢病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27):158,160.
[2]侯琳娜.健康教育在糖尿病社区慢病管理中的作用[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2018,2(8)166.
[3]许宗军.健康教育在糖尿病社区慢病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27):125-126.
[4]张新安.糖尿病社区慢病管理中健康教育的作用分析[J].养生保健指南,2019,18(2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