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以图导学”教学方法的相关分析
2020-05-08胡贵芳
胡贵芳
【摘 要】对于当前地理课程的教学来说,采取“以图导学”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好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在本文中,笔者就将针对“以图导学”教学方法的含义及优势进行阐述,并提出该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初中教育;地理课程;以图导学;教学方法
引言
地理课程的教学是初中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通过地理课程的学习能够让学生对整个世界有一个基本的认知,拓宽学生的视野,并且培养学生对自然、世界的兴趣。然而,从当前初中地理的实际教学情况来看,笔者发现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阻碍着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与传统教育理念影响下的教学模式有着密切关系。传统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主要依靠教师的口述与板书来进行知识传授这样不仅使得课堂氛围较为枯燥乏味,同时也让学生缺少主动思考实践的过程,影响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因此,一定要改善传统的教学方法,才能更好的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1.“以图导学”教学方法的含义与优势
1.1“以图导学”教学方法的含义
在地理课程的实际教学过程中,经常会用到图像来讲解地理知识。这些图像中包含了大量的地理信息,同时相比起文字来也更加直观,对学生地理课程的学习有着极大的帮助。而“以图导学”就是要采取不同的方式让这些图像可以更加直观、具象化的表现出来,让学生能够更加清晰明了的解读图像中的信息,从而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与分析能力,帮助学生培养地理思维与地理空间感。
1.2“以图导学”教学方法的优势
利用“以图导学”教学方法来进行地理课程的教学,有两个方面的优势。首先是能够激发学生对地理课程的兴趣。这是因为,“以图导学”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单一的教学方式,通过图像的运用不仅可以改变课堂的学习氛围,同时也能够更好的吸引学生注意力,让他们能够更加专注的投入到地理课堂教学中。除此之外,图像展示更加直观、具体、活泼,这样一来就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进行地理课程的学习。其次,“以图导学”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这是因为,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地理对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有着极高的要求。而“以图导学”相比起文字来说能够更加直观的展示地理空间感,从而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在未来的课程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2.“以图导学”教学方法的应用策略
2.1采用“以图导课”的方式开展教学
在前文笔者就有提到过,传统教学模式之所以不适应当前课堂教学是因为没有意识到学生在课堂上的重要性,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使得课堂教学十分枯燥乏味,学生很容易失去学习兴趣。因此,一定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而“以图导学”教学方法的应用首先可以从“以图导课”开始。所谓的“以图导课”指的就是可以利用图像将学生导入课程学习当中。比如说,在进行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认识大洲》这一章节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不同的大洲图片让学生可以见识到不同大洲地理、文化、历史等方面的独特性。这样来,就可以立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对不同大洲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在播放完图片之后,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比如说“有谁可以讲出欧洲大陆上的五个国家?”。通过问题,不仅可以引出本次课程的教学内容,同时也能够活跃课堂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从而有效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2.2利用游戏开展教学
在“以图导学”教学方法的应用中,还可以利用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众所周知,初中生正处于一个竞争心理十分强烈的阶段。通过一些带有竞技色彩的游戏,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活动当中,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课程知识。比如说,在进行湘教版七年级下《走近国家》这一章节的教学时,教师可以拿出一张全球或者地区地图,然后将学生分成四组,教师会喊出不同国家的名字,而学生要在地图上将国家圈出来,第一个圈出来的小组可以获得分,到最后看哪一组获得的分数多则获胜,教师也可以在最后给获胜的小组一些奖励。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活动当中。这样一来,就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地理课程的兴趣,让他们能够更加主动的投入到地理课程的学习中,从而提高地理的学习质量和效率。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阶段的教育中,地理课程的教学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这不仅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升学,同时对于学生未来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以及工作都有着极大的帮助。根據当前地理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采用“以图导学”的教学方法能够更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让他们可以更好的理解地理知识,帮助学生取得优异的成绩。
参考文献
[1]林小红. 初中地理“以图导学”教学方法探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6):161-162
[2]王伟. 浅谈地理课堂中以图导学教学模式[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5(4):145-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