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国企体制下制造企业成本工程管理创新
2020-05-08肖慧慧
肖慧慧
随着我国国有企业不断地发展,国有企业体制不断地改革,针对当前国企制造企业成本工程管理现状,引进了成本管理战略新的概念,是对以前传统的成本工程管理的改进,是顺应国有企业体制战略管理改革的需要。因此应该紧密结合企业的发展战略,采用较为灵活的战略成本管理创新模式,提升国有企业的竞争力。本文针对目前国有企业制造企业成本工程管理的现状,在现代成本管理的基本范畴上立足,提出了制造企业成本管理的创新方法,建立目标责任体系,从而把成本工程管理创新控制目标落实到实处。
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工艺和材料有了进一步的突破和发展,为制造企业成本控制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同样也节约了专业设备以及人才储备的成本。因此,成本工程管理已经成为了目前国内外制造企业关注的重点。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国有企业想要提升市场竞争力,就必然要采取很多的战略性措施,这些措施需要配合成本管理。成本问题也是国有企业制定和实施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
一、制造企业的制造成本一般包括哪些
制造企业的制造成本一般包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和制造费用。
(一)直接人工
直接人工是指直接从事制造产品的生产工人需要支付的工资。
(二)直接材料
直接材料是指能构成产品实体或者有助于产品形成的各种原材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修理用备件、包装材料、燃料等。材料约占全制造过程成本的60%~70%。
(三)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包括企业生产部门(如生产车间)发生的水电费、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管理人员的职工薪酬、劳动保护费、国家规定的有关环保费用、季节性和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
二、国有企业体制下制造企业成本工程管理的现状
在目前阶段,制造企业成本工程管理创新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 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 内部成本管理责任制不健全,管理理念严重落后。在制造企业管理人员中,不仅是成本管理理念上存在着许多偏差,而且大部分的部门并没有将成本工程管理划入自身责任内。
其次, 信息、技术还有人才等资源与整个系统脱节。各个资源需要整合信息才不会导致资源浪费。
最后,制造过程中不注重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工期成本控制监督水平低,没有系统的整个生产过程的全周期管理。
三、国有企业体制下制造企业成本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核算成本方面存在的问题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其中提到,从大的方面说,要注重解决好四大问题。一是解决好思想根基问题,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制造企业成本工程管理的核算体系目前十分的规范和严谨,可是这个现象并不表明制造企业具备很强的成本工程管理观念。换句话说,一个制造企业拥有十分严谨化的成本核算体系,那也只仅仅用来应付上级,根本没有运用到实际问题当中去。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明白制造企业获得更多利润的基础是成本工程管理,自觉的提高成本工程管理意识。重视到一些非财务的信息,例如:及时交货次数等数据,而这样的管理观念是无法让企业在全面发展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且很难为企业战略管理提供可靠正确的信息依据。
(二)成本工程管理模式改革中出现的问题
对制造企业成本工程管理模式进行改革是制造企业发展中必要的一环,但就现如今的改革来看,由于受到了管理体制的影响,其在改革的过程中出现了阶段性的不适应,而这种不适应的现象也将给企业成本管理带来了一些影响,(1)市场经济体系的不完善对企业外部环境造成了影响,使得企业成本管理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2)带来推行管理的影响,在改革中很多成本管理的方法推行都没有表现在企业自身的行为上,最终导致我国推行的目标成本滚利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
以上就是在国企体制下制造企业成本工程管理出现的问题,需要相关人员重视起来,并针对这些问题及时给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才能促使我国在企体制下制造企业成本工程管理中能够不断发展。
四、国企体制下制造企业成本工程管理创新的具体对策
(一)分析国企体制下开展成本工程管理战略创新的可行性
战略成本工程管理是在传统成本工程管理的基础上,按照成本工程管理的要求而发展起来的新的成本管理系统。通过战略性成本工程管理信息的提供、分析和利用,协助企业的管理者形成企业战略和通过一系列数据来支撑企业战略,从而形成国有企业竞争的优势和建立成本持续降低的环境。
前瞻性管理思想是战略成本管理的体现,是以战略决策方法为主的管理方法,要使企业应用战略成本管理,必须要完善管理技术体系。
(二)改进成本的核算方法
首先,要加强事前预测分析能力,进行市场调研,确认招标人法定资格以及资信能力,从自身出发,完善成本预测分析工作。其次,加强事中控制管理, 注意材料管理和使用,减少经济损耗,发挥材料采买权职能,做好材料采购基础工作, 加强材料用量与机械设备管理。同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合同进行管理与监督控制,控制零星用工数量。最后,加强事后控制,保证款项回收,做好技术资料的收集、汇总以及归档, 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及时进行分析总结,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三)在国企体制下实现企业信息共享
应用ERP与财务软件时制造企业只是实现了基本的财务核算工作,当前各部门之间仍旧存在信息传递效率較低的问题。为了实现企业内“三流合一”(资金流、信息流、物流),企业需要建立相应的信息共享管理机制,将研发设计、原材料采购、库存仓储、制造生产、销售等业务模块与财务系统对接,打破财务与业务之间的壁垒,强化企业内各部门之间的沟通,提高各项工作开展的效率,同时也能够为成本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
(四)转变观念, 构建权、责、利三者有效结合的成本管理机制
第一要积极遵循国企体制下标准化原则。在实际的成本工程管理过程中, 要强化制造企业核心领导管理地位。其次要明确部门及个人的工作范围、职责和权利。例如在国企体制下,可以通过一些手段来进行激励员工,使项目成本工程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和有据可查,既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同时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五)倡导成本管理工作的全员参与
成本管理和执行对象不能分离,企业需要明确理解成本管理并非是财务部门的工作内容,而是企业所有职工的工作目标。企业财务工作者要将基础工作落实好,实际工作中,要向领导工作者提供精准有效的數据信息,让领导工作者的决策有据可查。企业管理工作者要积极参与到成本管理工作当中,强化自身决策的有效性与合理性,保证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质量。企业还要为所有职工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以及企业文化,强化企业内部凝聚力,使职工积极参与到成本管理工作当中。
在国企体制下企业内部中高层管理人员的成本工程管理意识要进行强化,意识到成本工程管理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将成本工程管理思想纳入企业发展战略,树立并强化全员成本工程管理意识。强化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促进各个部门相互合作学习,提出改善成本工程管理的意见及建议。加强对员工的在职培训力度。实施定期轮岗制度,避免员工对于部门工作岗位操作不熟练而导致企业资源在生产环节的浪费。将把细节细化并落实到每一个人,在根上避免消极怠工现象。加强考核力度,建立健全人工绩效考核体系,执行奖惩相结合的制度,从而在严格的制度体系下最大限度地提高员工的责任意识。
五、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在国企体制下制造企业行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为了更好地适应内部与外部的经济环境,要更好的控制成本,制造企业在成本工程创新方面要有创新,要从根本上去解决成本工程管理的一系列问题。成本工程管理是国企体制下企业日常管理的重要部分。要大量减少不必要的支出,减少在国企体制下制造企业的成本浪费现象,从而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生产制造企业在制定成本管理体系时要从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成本工程管理目标,把成本管理的思想渗透到每个环节。(作者单位:湖北三江航天红峰控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