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参与”还是“旁观”:新冠肺炎疫情事件属性在空间距离感知与社会参与意愿间的中介效应

2020-05-08郑久华

关键词:参与

[摘要]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展对公众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一定的冲击。本文以事件系统理论为基础,通过网络问卷对411名公众进行调查,量化评估新冠肺炎疫情事件属性和社会参与意愿,并探讨空间距离感知对公众社会参与意愿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公众认为新冠肺炎疫情事件具有较高的新发性、关键性和颠覆性,进一步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性别、受教育程度和春节期间所在地与常住地一致性方面差异显著;75.43%的公众有社会参与意愿,但参与意愿随家庭年收入呈两极化倾向;新冠肺炎疫情事件强度属性和风险感知在空间距离感知和社会参与意愿间起到完全的中介作用,其中空间距离感知对事件新發性、关键性、颠覆性和风险感知均有显著负向影响,事件新发性对社会参与意愿有正向影响,其他变量对社会参与意愿有负向影响。

[关键词] 新冠肺炎事件 空间距离感知 社会参与意愿 风险感知 事件系统理论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高校教师情绪劳动影响工作效能的实证研究”(郑久华主持,编号为18YJC880144)的阶段性成果;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人类合作行为的前沿问题研究”(刘永芳主持,编号为ZDB15-12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郑久华(1978-),女,辽宁沈阳人,上海海洋大学公共管理系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与管理。

[中图分类号] C9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7672(2020)01-0100-13

新冠肺炎(COVID-19)于2019年12月在我国武汉暴发以来,该病毒在国内迅速传播,感染人数不断攀升,截至2020年3月4日12点,全国确诊病例80 422人,?譹?訛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均受波及。在疫情发生后,公众除了自觉在家中隔离外,面对疫情防控是“参与”还是“旁观”?这对疫情防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探索公众参与疫情防控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对新冠肺炎疫情事件的看法,对于政府出台防控措施至关重要。

公众参与疫情防控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首先是新冠病毒肺炎本身,疫情发展迅猛且出乎意料,它全方位影响到个人、公众对事件特征和属性的判断进而影响到他们的行为。以当下为原点,新冠病毒肺炎事件的发生在心理上与公众是有距离的,根据解释水平理论,对事件发生距离远近的主观判断会影响到公众对事件的评估和风险的感知,进而影响到公众的参与意愿。在疫情期间,虽然大多数人足不出户,但是可通过网络及时了解疫情,根据相关统计,即使在复工后,公众每天使用手机仍长达8小时,其中75.8%的活跃用户关注新闻资讯。?譹?訛公众除通过网络关注疫情发展之外,很多人自愿加入此次“战役”中,通过网络参与疫情救助和信息传递。那么公众如何看待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事件?哪些因素影响到公众社会参与程度?探查疫情时期空间距离影响公众社会参与意愿的作用机制,有助于量化了解新冠肺炎疫情事件,帮助政府和相关部门剥离出决定事件发展走向的核心信息,抓住事件本质,更好地了解并处置此次疫情对公众的影响。研究还有助于相关部门采取并积累有效措施减轻疫情的冲击力,更有针对性地帮助个体快速走出疫情影响,积极参与到社会发展之中。

一、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一) 事件系统理论

以往研究把事件作为一个整体,探讨事件发生后对组织和个体的影响过程,但是忽略了相对动态的事件对个体产生的影响,?譺?訛也并不清楚是事件哪些属性对个体产生影响。事件系统理论(Event System Theory,EST)认为不仅要将事件作为一个整体来探讨对个人和组织的影响过程,还要从事件强度、时间、空间三个属性角度解释事件的发生对人们行为产生的影响。?譻?訛事件强度属性包含事件新发性、关键性和颠覆性三个维度,事件新发性指事件区别于以往事件的程度,越新发的事件越能够引起个体对事件的关注,进而产生影响;事件的关键性指事件对组织目标实现的影响程度,越关键,个体越需要关注事件发展并调配资源应对;事件的颠覆性指事件的发生对个体以往生活和惯常应对方式的改变和扰乱程度,颠覆性越高越需要个体调整现有行为模式。时间属性包含两个维度:时机、时长;空间属性包含四个维度:起源、纵向扩散范围、横向扩散范围、与个体的距离。当强度不变时,事件发生的时间越满足个体发展(时机),持续时间越长(时长),由更高层发起(起源),覆盖层级越多(纵向扩散范围),波及面越大(横向扩散范围),距离个体越近(与个体的距离),对主体的影响强度越大。?譹?訛

事件系统理论结合变异导向和过程导向两种范式,从事件的本质属性出发,对事件影响个体的过程进行动态分析。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属于被动型事件,并且目前仍在持续,在时间属性上对公众不属于满足发展要求事件,负面影响较大。此次疫情自武汉暴发,迅速波及全国各个省份,从城市到农村,均发现确诊病例,在空间属性上并无区别。所以,在新冠肺炎疫情事件中影响个体最大的是强度属性,公众对强度属性的评估对其行为影响巨大,但具体哪些属性影响最大尚有待考察,故本文以事件系统理论为基础,量化分析公众对新冠肺炎疫情事件强度属性的评估,同时将事件强度属性作为中介变量,拟探索在空间距离感知和社会参与意愿之间的中介作用。

(二) 社会参与

涂尔干在《社会分工论》指出,在剧烈的社会变迁下,人们应该走出私人领域,将个体利益与公共利益结合,并在一定的规范下,借助团体进行社会性的参与,以解决社会问题,重塑社会团结。在当前社会,社会参与逐渐成为了解决社会整合问题的重要方式。?譺?訛社会参与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互动过程中,以某种方式参与、干预、介入国家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文化生活以及社区的公共事务从而影响社会发展的过程,包括人际交往、劳动参与、闲暇活动和社会互动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譻?訛一方面参与社会活动会让公众自身感觉融入社会,?譼?訛社会也才有意义。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大多数居民被隔离家中,每天使用手机近8小时,比2019年春节期间的5.6小时显著提高,?譽?訛尤其是移动终端成为了公众与社会联系的重要工具,通过网络关注疫情发展,通过网络参与疫情救助和信息传递成为了公众的选择,亦成为自身与社会保持接触,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另一方面,疫情的防控也需要公众的参与。中国现在已经进入了虚拟化、私人化的信息时代,?譾?訛社会参与的方式由行政主导转变为大众依据法律规范主动参与信息传播过程,民众在其中不再是被动角色。在面对具体社会问题时,民众有体验、有判断、也有期待,当面临突发的事件,民众有自己新的诉求,这也推动社会参与方式的转变。尤其是当下自媒体“人人都有麦克风”的传播生态,推动了公众的社会参与深度、广度和效度。很多疫情信息在短时间内迅速传播,公众通过捐款捐物、志愿服务等方式在疫情防控中正发挥着社会参与的正向效应,甚至影响了事态的发展,成为疫情防控的积极力量和不可忽视的有效变量。同时,政府充分利用网络媒介的信息传播优势和大数据分析优势听取民意,如在此次疫情中,各政府部门纷纷设立网络举报平台、?譹?訛?譺?訛微博热搜等网络参与形式,也提高了公众社会参与的积极性。因此,探讨公众社会参与意愿是掌握公众疫情社会心态,制定有效措施的关键。

(三) 空间距离感知影响社会参与意愿的作用机制

1. 空间距离感知对新冠肺炎疫情事件属性的影响

解释水平理论认为人们感知与事物的心理距离(分为时间、社会和空间距离等)影响个体的判断和认知。?譻?訛空间距离是指个体感知到的与事物的距离远近。作为心理距离的重要维度之一,公众对于距离自身远近的判断会影响到人们对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感知,进而影响到公众的行为。根据解释水平理论,当距离远时,人们倾向于用抽象方式去表述事件,采用整体式的加工方式,但当距离近时,人们更加关注具体化的事件属性,对信息进行深入和具体的加工。研究发现,无论在哪种心理距离下,人们都倾向于用抽象目标来表征心理距离远的事物。?譼?訛在新冠肺炎疫情事件中,公众因离重点疫区距离远近不同,会对事件进行不同解释和判断,根据解释水平理论,本文假设:

H1:空间距离感知负向影响新冠肺炎疫情事件的强度属性。

2. 空间距离感知与风险感知

风险感知是指个体对客观存在风险的主观感受和认识,并不是真实存在的风险。?譽?訛远距离能够让人们的敏感性降低,近距离能够增加人们对风险的过度敏感。?譾?訛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大多数公众离重点疫区有一段距离,但是病毒快速传播至全国,又使得人人自危。武汉“封城”前最后一段时间的人口涌出也许是公众感知到风险后的应对方式。虽然关于空间距离与风险感知的文献并不多,但是结果却较为一致。 Chandran 和 Menon的实验研究表明,距离较近会使人们用较低的解释水平对风险进行认知,风险显得更加具体,评估也更高。当风险较远时,人们理解得更抽象,对风险感知较低。?譿?訛在国内的研究中也得到了验证,对施工人员的研究发现空间距离对风险感知有显著的影响,?讀?訛在突发事件背景下,感知社会距离近则更倾向于风险寻求,且付出更多的认知努力。?譹?訛故本文假设:

H2:空间距离感知负向影响风险感知。

3. 新冠肺炎疫情事件属性与社会参与意愿

Tilcsik和Marquis认为不能简单地把事件量化为哑变量(出现或不出现),这不利于分析事件对其他因素的影响,如自然灾害发生与否,无法发现其对社会捐赠有显著影响。?譺?訛对事件属性进行量化则可以进一步探讨事件对个体或组织行为的影响。近年,事件系统理论已被用于个体层面的相关研究。既有重大危机事件对个体的影响,如911事件后的消防员情绪问题研究,?譻?訛也有组织事件对个体领导力、?譼?訛员工幸福感、?譽?訛创业能力、?譾?訛对建议的可信性和采纳?譿?訛影响的研究。研究结果都表明,对事件属性的评估越高,对个体的行为影响越大。本文以事件系统理论为基础,探讨新冠肺炎疫情事件强度属性对公众社会参与的影响。提出假设:

H3:新冠肺炎疫情事件强度属性正向影响公众社会参与意愿。

4. 风险感知与社会参与意愿

当公众面临风险时不会坐以待毙,感知到风险也决定了公众将进一步管理和应对现有和未知的风险。?讀?訛应对行为是面临风险感知的一种外在表现,公众会在意识到风险的情况下,增加防护型行为,如关于风险事件的信息搜索、对物资的抢购等。国内研究发现风险感知会提升亲社会行为?讁?訛和社会参与行为。?譹?訛在公共事件中,一方面表现为对公共事件的关注,包括参与该事件的公共讨论,另一方面强调在某一政策上与政府协商,最终达成对政府某项政策支持态度的过程。也有研究表明两者关系并不大。?譺?訛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网络成为公众了解社会的主要渠道,通过网络关注事态发展,同时针对某些社会行为进行讨论,更有不少公众积极搜集紧缺物资,投入到抗击疫情的“战役”中。因此,本文提出假设:

H4:风险感知正向影响社会参与意愿。

根据以上假设,本文构建了空间距离感知对社会参与意愿影响的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

二、 样本与方法

(一) 样本

由于疫情期间公众都居于家中,并且社会参与涉及个体经历,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故本数据运用问卷星进行匿名调查,保证其真实。?譻?訛调查时间为2月3日,该日为第一批企业复工的第一天,这一天湖北省外国内新增确诊病例到达一个峰值,?譼?訛疫情控制也达到关键阶段。调查问卷在24小时内发放并回收,避免受疫情发展的影响,共回收问卷414份,有效问卷为411份,涵盖全国除湖北省外的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具有代表性。此次调查样本年龄在16-60岁之间,平均年龄34.42岁(SD=7.81),为社会的中坚力量;职业以公司职员、政府/事业单位人员、科教人员、个体从业者、学生为主,超过总体的90%;其他信息如表1所示:

(二) 变量

事件强度属性

本次问卷采用刘东、刘军编写的量表。?譹?訛共11道题目,分为三个维度:新发性、颠覆性和关键性。采用7点计分,1分表示“非常不同意”,7分表示“非常同意”,新发性为反向题,计算时转换为正向计分。此次测量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α为0.790,其中新发性α=0.890,颠覆性α=0.735,关键性α=0.713。

社会参与意愿

问卷采用2017年社会心态调查(SMS2017)中的社会参与问题,并根据此次疫情进行文字表达修改,评估个体的社会参与意愿状况。该量表包含10道题目,均采用5點计分。得分越高表示个体越愿意参与疫情的社会活动。在本研究中的内部一致性系数α为0.930。

空间距离感知

问卷采用一道题测量公众感知到此次疫情与他们间的距离,为“您认为您和此次疫情的距离”,答案采用7点计分,1分表示非常近, 7分表示非常远,得分越高表明个体感知疫情离自己越遥远。

风险感知

本次调查采用自编问卷进行测量,包含4道题对疫情的风险感知进行测量,分别对感染上新冠肺炎的可能性、感染后治愈的可能性、所在地区公众感染的可能性和回答问题的信心程度进行评估,均采用7点计分,前3道题1分表示完全不可能,4分表示不确定,7分表示完全可能;回答问题的信心,1分表示非常没信心,4分表示不确定,7分表示非常有信心。在处理数据时对2分以下的问卷进行删除。得分越居中不确定性越强。在本研究中对题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KMO值为0.697,Bartlett球形检验值χ2=221.442(df=6,P<0.001),适合因子分析。经过主成分分析法和方差极大正交旋转,取特征根大于1的一个因素,其内部一致性系数α为0.610,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χ2/df=4.672,RMSEA=0.073,CFI=0.901,表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

人口统计学变量

这里的个体层面特征包括性别、年龄、学历、职业、家庭年收入、常住地等人口特征变量。性别1表示男,2表示女;年龄按照实际年龄计算;教育程度1表示大专及以下,2表示本科,3表示硕士及以上;年收入1表示5万元以下,2表示5-10万元,3表示10-20万元,4表示20-50万元,5表示50-100万元,6表示100万元以上。

三、 数据分析结果

(一) 对新冠肺炎疫情事件及社会参与意愿的现状分析

从表2的描述统计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总体样本中,此次疫情事件总平均分为4.98,说明公众认为新冠肺炎疫情事件在强度上较大。其中,事件新发性的平均分为2.93,说明公众普遍认为新冠肺炎疫情事件略区别于以往医疗或疫情事件,标准差较大,说明公众对于事件新发性判断存在较大差异;事件关键性的平均分为6.53,接近满分,说明公众认为此次事件对整个社会来说非常重要,并有重大影响。事件颠覆性的平均分为5.50,说明公众认为新冠肺炎疫情事件较大颠覆了自身以往的生活和惯常的应对方式,需要改变以前的生活方式。风险感知平均分为4.47,处于中间不确定4分偏上,说明公众对于此次疫情感知的风险不确定程度较高;对疫情的空间距离感知平均分为3.21,处于中间分4分偏下,总体感觉离疫情距离较近。社会参与意愿的平均得分为3.69,其中超过中间分3分的人数占总体的75.43%,说明大多数人愿意参与到疫情防控之中。

(二) 相关性分析

相关性分析如表3所示,空间距离感知与社会参与意愿无关,与事件新发性存在显著正相关,与其他变量呈显著负相关。这说明了探讨空间距离感知在事件强度属性和风险感知上的必要性。事件强度属性的三个维度与风险感知都与社会参与意愿呈显著正相关,说明可以进一步探究他们的因果关系。

(三) 新冠肺炎疫情事件评估及社会参与的差异性分析

人口统计学变量在新冠肺炎疫情事件评估的差异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在事件关键性上差异显著,F(1,409)=11.68,p<0.001, η2=0.04,进一步分析简单效应表明:女性(M=6.61,SD=0.67)比男性(M=6.35,SD=0.81)认为新冠肺炎疫情事件更加关键;教育程度在颠覆性上存在显著差异,F(2,408)=4.71,p<0.01, η2=0.02,进一步分析简单效应表明:大专及以下(M=5.81,SD=1.12)人群比硕士及以上(M=5.33,SD=1.13)人群认为新冠肺炎疫情事件更影响到了他们的生活;春节期间所在地和常住地的一致性在风险感知上存在显著差异,F(1,409)=15.93,p<0.001,η2=0.03,进一步分析简单效应表明:不一致(M=4.73,SD=0.99)比一致(M=4.33,SD=0.96)感知疫情的风险更大。其余人口统计学变量均不显著。

以空间距离感知得分的前27%作为高分组,后27%得分作为低分组,检验空间距离感知在新冠肺炎疫情事件评估上的差异,结果显示,空间距离感知在事件新发性(F(1,220)=4.47,p<0.05,η2=0.04)、事件关键性(F(1,220)=10.55,p<0.01, η2=0.09)、事件颠覆性(F(1,220)=5.24,p<0.01,η2=0.4)和疫情风险感知(F(1,220)=18.68,p<0.001,η2=0.14)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具体分值如表1所示,表明感知离得越近,疫情越新发,事件越关键,对公众的生活颠覆性越强,感知疫情的风险程度越高。

人口统计学变量在公众参与意愿的差异分析结果显示,社会参与意愿随家庭年收入而呈现较大差异,F(5,405)=4.082,p<0.01,η2=0.02, 进一步分析简单效应表明:年收入100万以上的群体(M=4.28,SD=0.91)最愿意参与疫情防控活动,其次是收入5-10万元(M=3.86,SD=0.99)和10-20万元(M=3.85,SD=0.82)群体,意愿最低的是收入20-50万元的群体(M=3.45,SD=0.93)。

(四) 中介效应检验

本文采用Bootstrap方法,用SPSS25.0软件的PROCESS宏执行有条件的中介效应分析。参照Hayes所提出的Bootstrap方法,?譹?訛选择模型4,在模型中将事件属性的三个维度分别作为中介变量,空间距离感知为自变量,社会参与意愿为因变量,相关显著者进入分析,样本量为5000,置信区间为95%,结果如表4所示。

表4的結果显示,空间距离感知对事件强度属性的新发性、关键性和颠覆性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距离越近感觉事件越新发,事件越关键,事件的颠覆性越强。假设1得到支持。空间距离感知对风险感知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空间距离越近感知疫情的风险越高。假设2得到支持。

本研究采用bootstrap进行中介效应分析,从表4结果来看,新冠肺炎疫情事件强度属性三个维度在空间距离感知和社会参与意愿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间接相应路径置信区间分别为[0.039~0.316]、[-0.225~-0.025]、[-0.255~-0.002],假设3得到支持,但新发性对社会参与意愿负向影响,越新发越不愿参与社会活动;风险感知在空间距离感知和社会参与意愿间起到完全的中介作用,间接相应路径置信区间为[-0.349~-0.044],假设4得到支持。

四、 结论和讨论

(一) 新冠肺炎疫情中公众社会参与热情高,收入差异影响显著

调查结果显示,75.43%的公众愿意参与到此次疫情防控中,平均分为3.69,比例大且意愿较强烈。此次疫情暴发迅猛,蔓延迅速,传播机制尚未明确,与所有人生活息息相关,因而引发民众高度关注。能够参与其中的原因之一在于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在疫情时期更是如此,这种“真实虚拟文化”相对于线下更加方便。?譹?訛其二在于此次疫情发生突然,大多数公众被动卷入到事件中,并随着事件发展而情绪起伏,进而更愿意参与到事件发展之中。其三可能在于脱域化导致,网络的虚拟世界打破了地域限制,社会参与更为自由,当然也就存在网络谣言四起现象。虽然疫情中公众社会参与比例较大,但是网络中的社会参与虽然方便快速却有可能存在短暂化倾向,同时社会参与更为自由导致谣言传播迅速。在后真相时代中,这也是对相关部门提出的新挑战,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制定政策,维护网络社会参与行为的长久性,增强其在疫情时期的可信性。

社会参与的差异分析结果显示,社会参与意愿随家庭年收入差异显著,呈两极化倾向,收入高(家庭年收入100万元以上)和收入低(家庭年收入5-20万元)的群体社会参与意愿最强烈,中等收入群体社会参与意愿最低。收入通常是客观社会阶层的标志,收入高则阶层高。经济地位高的人通常有较强的经济能力和社会组织能力去参与社会活动,?譺?訛同时根据需要满足理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一部分人经济收入得到快速提升,随着阶层的向上流动,他们更愿意参与有助于社会發展的亲社会活动,?譻?訛通过社会参与满足社会性需求。家庭年收入5-20万元以下群体在此次疫情中社会参与意愿强烈,该阶层公众在不同地区的感受可能会不同,尤其在非一线城市会有更加积极的认知,他们更慷慨和呼吁他人做出捐赠。?譼?訛按社会认知理论来说,该阶层公众情境主义认知倾向更强,更关注社会所发生的变化和集体利益,故表现出更多的合作意识和社会参与行为。而家庭年收入20-100万元的群体意愿最小,但他们应该是社会中人数最多的群体,在中国社会由金字塔向橄榄型转变的过程中,只有让中等收入群体养成社会责任感,使其成为社会参与中的中流砥柱时,整个社会才能更好地面对疫情。

(二) 公众认为新冠肺炎疫情事件强度大,风险高,空间距离感知影响大

本文发现,新冠肺炎疫情事件强度属性(新发性、关键性和颠覆性)和风险感知评估高。其中关键性评分最高,接近满分,表明公众普遍认为此次事件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影响非常大;其次是颠覆性(5.50)对自己惯常生活的影响,公众普遍认为较大程度改变了以往的生活方式,需要停下来思考如何面对此次疫情;再次是事件的新发程度(2.93),说明民众认为新冠肺炎疫情事件有一定的新发性,但并不很高。事件关键性评分高可能受到传统文化影响,与我国“先有国才有家”集体主义文化有关,也印证了中华民族对集体的认同,在新冠肺炎疫情事件发生后非常关注疫情对国家的影响,其次才是自己的生活。事件新发性不高可能因为本研究调查时处于疫情前期,民众所接受的信息较为模糊,缺乏对比和新发性判断,同时方差大,说明在新发性方面公众意见分歧大,呈两个极端倾向。

新冠肺炎疫情事件强度属性的差异分析显示,性别、教育程度和春节期间所在地与常住地一致性方面差异显著。女性比男性认为此次疫情更加关键,教育程度低的公众认为对自身生活颠覆性更强,春节期间所在地和常住地不一致感知到更多的风险。空间距离感知在新冠肺炎疫情事件的强度属性上差异均显著。这与已有的研究结果一致,感知距离越近风险越大,?譹?訛评价事件也越严重。其中教育程度越高的群体,有更强的认知,拥有更为理性的感知。?譺?訛

(三) 空间距离感知与社会参与意愿

本文结果显示空间距离感知与社会参与意愿之间并无直接影响,而是通过新冠肺炎疫情事件的强度属性和风险感知的中介作用而产生影响。通过描述统计发现,空间距离感知平均分为3.69,但空间距离感知近,社会参与意愿为3.87,空间距离感知远,社会参与意愿为3.78,两者均高于总体的平均分,进一步分析发现,居中群体的得分为3.46,说明随着空间距离感知,在社会参与意愿方面存在两极分化现象,所以使空间距离感知影响社会参与意愿不显著。空间距离感知是对事件发生的主观判断,距离远近本身并不影响公众的行为,而是公众赋予它意义或者对其影响进行评估以后才能影响到行为,所以两者没有直接关系。

(四) 新冠肺炎疫情事件强度属性和风险感知的中介效应

新冠肺炎疫情事件强度属性和风险感知在空间距离感知和社会参与意愿间的中介效应显著,起到完全中介作用。根据解释水平理论,信息的可得性和完备性根据距离的远近会存在差异,当感觉距离远的事物时,常常只获得抽象和概括性信息,但距离近的事物则获得较准确和细化完备的信息,这会导致形成感知时存在差异。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感知距离较远的群体运用抽象和概括信息进行判断,会从疫情的主要特征出发进行判断,感觉更新鲜,但感觉不到对社会和自我生活的影响,感觉不到过多风险,对事件关键性和颠覆性判断较弱,参与社会活动的动力也没有那么强劲。感知距离近的群体获得的信息更加具体、生动、细节化程度更高,则能区别此次疫情与以往的不同,从细节判断能感觉到事件的新发性更强,事件的真正影响感受更深,则对关键性和颠覆性的判断更强,也增强了必须付之行动才能快速解决危机的动机,更加愿意参加社会活动和发表观点。另外,还有一种可能是,由于感知距离的不同人们卷入的程度亦不同,距离近卷入程度高,能够感知到更多风险,则采用更多的行动去防范风险的发生,参与更多的社会活动。距离远卷入弱,风险感知不强,则采取行动的动机也弱。

媒体信息的可靠性、精准性和连续性是公众对事件评价和风险感知的重要影响因素,?譹?訛疫情发生后人们获得信息的途径更多的是新闻媒体,这也影响到公众对事件的感知。空间距离感知属于心理距离的维度之一,与获得的媒体等信息有很大相关。为了增加自身的点击率和收视率,有些媒体会为了满足市民对危机事件的信息需求而忽略新闻本身带来的社会影响,在报道中会突出一些负面信息,?譺?訛这影响了公众对事件的判断和风险评估,所以建议相关部门在重大疫情中及时披露疫情真实信息,避免谣言对民众产生的不良影响,同时也能够促进民众积极地参与社会活动。

本文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完善。首先,本研究通过网络进行调查,人群不能涵盖全国总体,且调查样本集中于重点疫区以外地区,所以缺乏与重点疫区的人员对比;第二,本研究采用问卷方式调查,虽然社会参与意愿与行为密切相关,但没有测量到社会参与的实际行为,因此,与现实仍可能存在差异。

(责任编辑:余风)

猜你喜欢

参与
“互动式”英语教学之浅析
律师参与化解和代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机制研究
依托社区学习共同体推进社区治理的路径研究
“参与”北约军演的UFO
关于有效思品课堂的几点思考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