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移动环境下交互式教与学新模式的人体解剖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2020-05-08丁九阳朱光琼陈毅美刘坤祥
刘 建 丁九阳 孔 毅 朱光琼 陈毅美 刘坤祥
(遵义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遵义 563000)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要扎实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探索微课在课堂教与学创新应用中的有效模式和方法[1],挖掘和推广各地区的典型案例和先进经验,推动教育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和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对于地方高校的基础学科,实验教学在培养创新型人才和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本项目利用微信公众号在速课平台上打造自己专属的知识承载平台,探索在移动环境下改革人体解剖学的教学现状,即时高效向学生推送人体解剖学教学内容,构建“互联网+”时代和谐的师生关系,利用协同教师功能,多名教师管理1个班级,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数据并进行立体化分析,全面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利于个体化教学,帮助学生快速巩固核心知识点和技能,采用交互式和趣味化学习模式,全面提升学习效率,从而提升教学质量。以此来帮助学生巩固核心知识点和实践技能,培养新时期高素质的医学人才。
本校人体解剖学教学目前主要是理论加实验的模式进行教学的,先期在大教室里进行理论讲解,后期到实验室进行验证性教学。两者间出现了时间上的脱节,当进行验证性教学时,学生对理论知识已经遗忘。课程设置改革后,临床专业的课时量由原先的120学时降低到100学时,而学生所学知识却并未减少,这就使得教学内容和教学学时出现矛盾,学生普遍反映讲授内容较多且讲解速度过快。这种教学模式最终导致学生对人体解剖学失去兴趣,学生不及格率上升。究竟怎样去改变这样的局面呢?本项目组通过利用速课平台对2017级和2018级临床、口腔、影像、护理等专业6个实验班开展了基于移动环境下交互式教与学新模式的人体解剖学教学改革,以期提升学生对人体解剖学的学习兴趣及考试成绩。
1 移动环境下交互式教与学人体解剖学教学模式的创建
根据本校目前所开设人体解剖学专业的实际情况,打破传统的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的时空教学模式,从而实现泛在线学习模式。同时基于移动学习的速课微信公众号,教师制作PPT语音课件、教学轻课件及创作型课件并在微课平台建立速课堂及微课程体系,在速课堂上及时参与教学活动(如发布测试、考勤签到、发布公告、布置作业及推送素材等)和讨论(如教师答疑及学生交流等),随时随地通过平台掌握学生学习数据,从而创建基于移动环境下交互式教与学人体解剖学教学模式。
2 教学改革的实施
2.1 课前设计
开始人体解剖学教学之前,由任课教师制作每一章节的PPT语音课件、配套的实验视频、电子版图谱及动画等资料,同时针对每部分的重难点及与临床关系密切的知识点制作创作型课件及教学轻课件。目前笔者已经制作了人体解剖学微课程体系、腹股沟疝的解剖学基础、气管切开术的解剖学基础、阑尾与阑尾炎、泌尿系统与尿路结石、上肢浅静脉的解剖与应用、下肢浅静脉与大隐静脉曲张、肱骨肌管与桡神经损伤、坐骨神经与坐骨神经痛等制作创作型课件及教学轻课件。课前任课教师通过教务处或辅导员联系任课班级并创建速课班级,通过推送二维码的形式加入。课前教师提前将教学内容、教辅资料及每章节的问题推送到速课堂,比如要判断1个人身高还能不能继续提升,该看骨的什么结构呢?生活中不经意间扭伤到腰,引起椎间盘突出,那椎间盘的位置、组成及特点是什么?肌肉注射时,要在什么部位注射等。使学生提前预习及带着问题去学习接下来的内容[2]。传统班级课前不安排任何教学活动。
2.2 课中设计
首先通过速课公众号发起签到活动,在3个教改班中(24人/班)进行分小组学习,分4组,每组6人(实验组),其余3个班按传统模式教学(对照组)。实验课上,师生将共同完成此次课内容。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教师为引导。遵照课前推送课件中的目的要求,掌握、熟悉及了解此次课的内容。课上,每组推荐1名学生对此次课理论内容及所涉及的重要解剖结构的位置、形态、功能及临床意义进行讲解及示教;讲解完,小组其他成员可进行补充;其他各组则可以对其进行提问及评价(使用任课教师制定的教师评小组评价表及学生互评评价表,评价内容涉及学习态度、小组合作、小组综合及教学能力等4个方面)。待各组介绍完,任课教师对此次课内容进行小结、指认遗漏的结构、点评每组的整体表现。如在讲解第9版系统解剖学第5章第6节阑尾的位置、形态、体表投影及临床意义时,每组学生自行在课外利用速课平台完成阑尾与阑尾炎的教学轻课件制作,在课上讲解时可以邀请全班学生拿出手机扫描二维码并浏览课件内容,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中来,提高课堂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记牢及理解每次课的内容。传统班级以教师用课件复习理论知识,并在标本上指认此次课的重点结构,学生自行观察,最后通过教师课堂小结的模式进行教学。
2.3 课后设计
课后及时推送章节小测试及案例分析,参与讨论区活动,对学生的疑难问题进行解答及参与学生的交流,以此评价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并收集反馈意见[3]。如在介绍心血管系统时,常常推送1个案例:患者,男,46岁。因5 d前无明显诱因呕血,呕吐咖啡样内容物,伴柏油样大便。入院检查:患者8年前诊断慢性乙型肝炎未予特殊治疗;体温37.1℃,心率110次/分,血压100 mmHg~66 mmHg,呼吸24次/分;结膜苍白,巩膜轻度黄染;脐周见腹壁静脉曲张,未触及肝,脾大,肋下2指;双上肢前臂、颈部、前胸等处见蜘蛛痣;双下肢足踝区轻度压痕。临床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及肝硬化。请学生针对以下几个问题制作教学轻课件或PPT语音课件并汇报。(1)门静脉的组成和特点是什么?门静脉属支有哪几条及收纳范围?(2)为什么患者会出现呕血、便血及腹壁静脉曲张?门-腔静脉间的交通途径有哪些?(3)脾的位置、形态及功能?以此来巩固课堂教学的内容。传统班级课后不安排任何教学活动。
3 教学改革的效果
教学改革的评价将从课前(上次课内容提问及小测验)、课中(随堂案例测试及英文测试)及课后(考试成绩及问卷调查分析)等3方面进行。通过教学改革的评价,课后任课教师利用速课微信公众号收集班级的学习数据(学习、测试、作业、讨论及互动),及浏览教学互动数据(签到率、学习完成率及测试通过率),教师可以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基于移动环境下进行的交互式教学改革,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学生增加了对人体解剖学的学习兴趣、提升了临床思维等能力(表1),教学任务实现了课堂内外的全面覆盖,能随时随地的进行解剖学教学,实现了课程的翻转,改变了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实现了教育部提出的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探索微课在课堂教与学创新应用中的有效模式和方法。本次教学改革在课前出了4次小测验,题型以名词解释和简答题为主;课中出了20次随堂案例测试及16次英文测试,题型以单选题和填空题为主;课后在评定学生总成绩时提升了平时成绩分配比例(20%提高到25%),加大形成性评价的比重,给学生造成课外压力,迫使学生注重平时解剖知识的积累,避免考前熬夜突击[4]。
通过此次教学改革,我们对比了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并对两组间差异进行t检验(表2)得知实验班的各方面成绩都好于传统班级。客观反映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及学习效果,这一结果表明利用微信公众号速课进行交互式教与学的新模式在人体解剖学中的教学是有效果的。
表1 实验组问卷调查评价表(%)
表2 实验组和对照组成绩评价表(n=72,±s)
表2 实验组和对照组成绩评价表(n=72,±s)
*P<0.05 vs 对照组
分组 平时成绩 实验成绩 理论成绩对照组 17.32±4.45 14.22±3.45 39.26±8.32实验组 20.47±3.29* 17.22±2.53* 46.54±6.58*
4 教学改革的不足及建议
通过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引入速课平台进行交互式教与学的改革结果表明,此种教学模式是有效的教学方式,可以在地方高校的解剖学及相关学科的教学中推广应用。根据本校目前所开设人体解剖学专业的实际情况,此次改革打破了传统的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的时空教学模式,从而实现泛在线学习。同时基于移动学习的速课课件,教师建立微课程体系并在速课堂内外及时与学生互动,随时随地掌握学生学习情况。从问卷调查结果(表1)显示,学生学会了制作H5(微信PPT)课件,学生对解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促进了学生对解剖学知识的记忆及提高了作业的完成率,同时学生对专业英语、临床思维能力及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一定的提升[5]。此外,为了适应教学改革的需求,笔者还重新制定新的实验计划和教学大纲、建立人体解剖学微课程体系及编写新的实验指导等成果。
在人体解剖学的教学中,也发现了在改革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建议:(1)教学内容相对较多,需要教师突出重点及提升自身全面素质,提高教学效率;(2)教学中涉及较多临床案例,需学生课外花费较多时间去查阅资料,由于学生开设的课程较多,部分学生敷衍应对,项目组还需要提炼经典案例进行教学;(3)由于涉及到在课堂上使用手机,需要学生将手机充满电,并对自身自律性要求很高。
本项目本着“重基础、求创新、便捷化”的原则,对传统的实验教学体系进行全面的教学改革,利用速课平台建立完整的解剖学实验课微课程教学体系,实现新时期将教学与移动化设备相结合的教学新模式,体现了“基础性、综合性、实践性、创新性、简便性、移动性”的特点,可为人体解剖学及相关学科的教学改革提供一种新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