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考历史试题对唯物史观素养的考查及教学对策

2020-05-08姚晓岚

教学月刊(中学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唯物史观考查历史

□姚晓岚

(深圳科学高中,广东深圳 518129)

自2017年起,全国高考历史科考试大纲要求“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取代了2016年考试大纲中“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表述[2],明确了唯物史观对历史教育的指导地位。这既是对高中历史教学的方向性指引,也是高考试题命制的重要指导思想。

唯物史观理论原先分散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等马恩原著中,是后人从中提炼出来并结合本国历史的具体情况而形成的理论体系。在近年的历史高考中出现了大量渗透唯物史观考查的试题,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现以近五年高考全国卷历史试题为例,分析高考试题对唯物史观基本理论及其运用的考查方式,并提出高中历史教学中培育学生唯物史观素养的基本策略。

一、高考试题对唯物史观素养的考查

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的要求,高中生应重点掌握的唯物史观基本理论包括:人类历史的发展趋势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从孤立分散走向密切联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作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等。且“能够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历史的学习与探究中,并将唯物史观作为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思想”[3]6,“能够史论结合、实事求是地论述历史与现实问题”[3]43。历史高考试题对唯物史观素养的考查也主要聚焦在这些内容上。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例1(2015年全国Ⅰ卷第24题)《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战国时期由于铁犁牛耕的推广使用,使得农业收益有所增加,增强了养活人口的能力,这是生产力发展的表现。根据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原先集体耕种的经营方式和土地公有的井田制就会被打破,以土地私有为基础的个体小农经济即新的生产关系,更能促进经济的发展,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例2(2016年全国Ⅱ卷第29题)1930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英山县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二三成,有的甚至达到五成,出现“赤色区米价一元一斗,白色区一元只能买四五升”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根据地

A.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高涨

B.红军英勇奋战保卫农民生产

C.政府主要精力用于增产

D.人民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促进或阻碍的反作用。红色根据地粮食价格之所以低廉,是因为土地革命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粮食产量,从而导致粮食价格下降。题干中并没有出现“土地革命”的信息,需要学生利用材料中“1930年”和“革命根据地”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做出推断,并能理解生产关系的变革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这一观点。

(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

例3(2017年全国Ⅱ卷第31题)1977年,我国各大专院校录取新生27.3万人,至1988年高校在校生总规模达206万人,2001年增长至719万人。在此期间,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的入学人数也有很大增长。由此可知

A.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得到了解决

B.高等教育实现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

D.恢复统一高考制度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普及

本题要求通过1977、1988、2001年三个年份高校学生人数的变化,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出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并促进了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这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具体表现。

例4(2016年全国Ⅰ卷第31题)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中所占的比重,由1937年的17.9%上升到52.8%,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

A.实现了与西方国家的正常化

B.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

C.推行了全方位的外交政策

D.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制裁

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贸易额的增加,是因为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使得中国加大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往来所导致。中国与苏联的外交关系属于上层建筑,它的调整影响了对外贸易状况,体现出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三)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例5(2019年全国I卷第29题)1915—1918年,《新青年》中“革命”“科学”“平等”“民主”等词出现频次大体相当;1919—1922年,“民主”出现次数不到“科学”的1/10,不及“革命”的1/20。这种变化可说明

A.新文化运动主流思想发生转变

B.国民革命运动受到民众普遍拥护

C.资本主义政体模式被知识界否定

D.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改变

新文化运动后期,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成为主流思潮,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后,确定了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革命目标,因而“革命”成为《新青年》宣传的高频词,新文化运动宣传的主流思想发生变化。这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表现。

例6(2017年全国Ⅱ卷第26题)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据此可知,唐中期

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

B.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

C.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

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

材料体现的是北朝到唐中期北方对喝茶的态度变化。茶叶来自江淮地区,而且数量巨大,反映唐中期南方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南方经济的发展又影响、改变了北方人对喝茶的观念和习惯,是其经济发展、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的结果,说明社会意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反映。

(四)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例7(2019年全国I卷第30题)1940年,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还具有一定的革命性,这是中国与俄国的不同之点,在俄国“无产阶级的任务,是反对资产阶级,而不是联合它”。毛泽东的分析意在

A.借鉴俄国革命的经验

B.扩大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

C.阐释中国革命的性质

D.批判右倾错误的危害

俄国十月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是革命的对象。而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革命任务是反帝反封建,这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国共产党要完成革命任务,就必须联合一切反帝反封建的力量,所以具有革命性的资产阶级应该是无产阶级联合的对象。中俄无产阶级承担的革命任务不同,决定了革命性质不同,也就决定了对待资产阶级的态度不同。

(五)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例8(2018年全国Ⅰ卷第24题)《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

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

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

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它既包括英雄人物,也包括普通人群。在例8中,《墨子》记载的数学、物理学、机械制造等科学知识,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总结的经验智慧,反映劳动人民创造了历史。

(六)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论述历史与现实问题

2018年全国Ⅰ卷第42题提供了《鲁滨孙漂流记》的小说梗概材料,并提示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世界近代早期的重大历史现象,要求学生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早期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

小说的情节不仅反映了新航路开辟时期西欧的殖民扩张、奴隶贸易等重大历史事件,也折射出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许多历史文化现象。本题解答步骤是:提取情节—指出该情节所反映的历史现象—进行概述和评价。它所考查的能力包括:提取有效信息、在相应时空背景下对信息进行合理解读、发现和提出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独立得出历史结论、正确认识和评价历史事物。题目“评价历史现象”的要求,需要学生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相互关系等唯物史观原理,对历史现象进行全面、合理的评价,并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近年来,历史高考全国卷的三套试题都有一道类似的开放性论述题。它留给学生答题的自由空间很大,有利于他们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和表达。这一方面需要进行必要的训练,但另一方面,掌握和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解决问题,才是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的最佳途径。

二、基于唯物史观素养考查的教学对策

纵观历年高考试题,对唯物史观素养的考查非常频繁,且形式多样,因而培养学生用唯物史观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既是高考复习的应对之策,也是高中历史教学的应有之义。历史高考试题对唯物史观的考查不是以纯理论阐述的方式呈现,而是隐含在对历史问题的叙述和分析当中。恩格斯曾经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4]。因而笔者认为,历史教学不能公式化地机械套用唯物史观理论,而应该以它为指导,将其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有机地渗透到教学内容中去,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运用水平。其基本教学策略,一是在宏观教学设计上,用唯物史观统摄历史教学;二是在微观教学过程中,以具体问题作为切入点,有机渗透唯物史观。

下面以新教材春秋战国史教学为例做具体阐释。

(一)用唯物史观统摄历史教学

春秋战国史处在高中新课标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诸侯争霸与变法运动”一课中。新课标要求“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了解老子、孔子学说;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教材的四个子目涉及政治变动、经济发展、社会变革、思想文化等内容。怎样在一课时内完成如此丰富的教学内容?怎样让学生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深化认识?这考验着教师的功底和智慧。

笔者认为,基于新课标、新教材的高中历史教学必须凝练教学主题,以此带动教学内容,才能删繁就简、突出重点。唯物史观素养要求学生能够正确认识人类历史从低级到高级、从分散到整体的发展总趋势。从纵向发展看,中国历史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从孕育萌芽到形成、发展,经历近代危机再到现代复兴的历史。在这一跌宕起伏的发展过程中,春秋战国上承夏商周三代、下启秦汉帝国,蕴含着从王国邦国并存到封建国家形成、再到帝国形态建立的基因:争霸战争使诸侯国数量减少,出现区域性统一;诸侯变法,废除井田制、确立土地私有,废除世卿世禄制、实现社会阶层的纵向流动,推动了社会转型;小农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工商业的繁荣,需要打破割据状态;诸子百家对社会现象各自提出乱世求治的主张,为地主阶级统治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它们分别从四个不同方面不断解构旧的国家形态、建构新的国家形态,并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大动荡、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其内在逻辑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此,本课可以用“人类历史发展的趋势”这一唯物史观来统领,以“国家形态的变化发展”作为教学主线,串联起争霸战争、变法运动、经济发展和百家争鸣四大教学内容。通过对这一时期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基本史实的学习,让学生寻找其内在逻辑,深刻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现象及其联系,进而理解唯物史观关于人类社会历史演进的观点。

(二)以具体问题为切入点,渗透唯物史观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发展、大动荡、大变革时代,历史现象纷繁复杂,如何准确地揭示出它们之间的关系、探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这就需要运用唯物史观的有关原理来进行具体的分析。

随着铁农具的使用、牛耕的推广和水利的兴修,大量荒地得到开垦,农业生产有了较大发展,手工业和商业也随之发展起来。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促进了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和小农经济的形成,推动了封建经济的发展。随着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新的封建剥削方式产生,地主和农民阶级应势而生。这是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了生产关系的变化。

经济基础的变化,对上层建筑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兴地主阶级为保障自身利益,强烈要求获得政治地位、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建立和强化封建专制统治。于是诸侯各国纷纷开展变法运动,对旧制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变革,以选贤任能、奖励军功来取代世卿世禄,以中央集权制代替君主与贵族联合执政。

而经济基础、政治制度、阶级关系等方面的社会大变革又为百家争鸣提供了舞台,各派学说纷纷提出了治国安邦的主张。这就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总之,高中生的历史学习过程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历史教师的课堂教学不能止于知识的传授,而要让学生透过历史的纷繁表象去认识历史的本质。而对历史认识的逐步加深,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探寻,离不开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从宏观上理解并把握历史发展的趋势,提高历史学习的深度与广度,提高对历史问题的分析能力。历史教学只有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才能将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融入对历史的叙述和评判中,让学生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猜你喜欢

唯物史观考查历史
唯物史观视域下的资本主义发展史教学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共产党宣言》看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初心
唯物史观下史料实证素养培养实践研究的思考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
毛泽东青年思想的唯物史观底蕴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