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养蟹达人刘四清养殖经验分享

2020-05-08孙修云

科学养鱼 2020年3期
关键词:环沟蜕壳肥水

刘四清,55岁,自1990年开始从事河蟹养殖和一龄蟹种培育,至今已30年,积累了丰富的养殖经验。2018年被评为“江苏十大金牌扣蟹培育师”,2019年被中国渔业协会河蟹分会评为“中国河蟹产业杰出贡献人物”。2018年在江苏省现代农业(河蟹)产业技术体系泗洪推广示范基地负责技术管理,该基地2018年开展“长江1号”河蟹池塘生态健康养殖示范400亩,共10口池塘。单塘面积40亩,为环沟型池塘,亩均放养规格为110~170只/千克的蟹种900~1200只,收获雄蟹平均规格为238克/只、雌蟹平均规格为167克/只、总重5.25万千克,亩均131.25千克,亩利润1.35万元。基地实现当年新建、当年投产、当年盈利。针对泗洪地区河蟹成熟晚、放养密度偏高、水草管理难度大、养殖早期特别是第一次蜕壳死亡率高、翻倍率低等河蟹养殖技术管理薄弱环节,笔者曾多次向其请教、进行探讨,现将养蟹达人刘四清2018年在该基地的相关管理经验整理分享如下。

一、促进河蟹早成熟、早上市措施

影响河蟹蜕壳生长的主要因素有光照、营养积累,因此若要河蟹早成熟,实现早上市主要从以下3个方面着手。

1.加强补钙 正常每次蜕壳补3次钙,当发现有1只蟹蜕壳时补1次,蜕壳高峰期补1次,蜕壳1周后补1次葡萄糖酸钙(离子钙),特别是最后1次蜕壳时。

2.及时控草 第4次蜕壳时开始做准备工作,池塘水草不能太多。水草越多、光照越弱,河蟹成熟越迟、上市就越迟。如想河蟹早上市,就要及时稀疏水草,第4次蜕壳完成后,保持池内水草覆盖率在50%左右。第5次蜕壳完成后,把沟边靠岸及青坎上的水草全部捞除,创造空间让成熟的蟹“跑步”。成熟的河蟹有沿岸活动的习性(生殖洄游习性),饵料、水质调控同时跟上,经常打水,加大打水频率,促使成熟蟹活动,促进营养转换与积累。

3.加强投喂 后期投喂高蛋白质饲料或饵料鱼,为促进河蟹成熟,可适当添加煮熟的黄豆投喂3~5天,但应注意喂过黄豆的成蟹不适宜长期暂养。

二、强化早期管理,提高河蟹第1次蜕壳成活率和翻倍率

早期饵料投喂和肥水管理直接影响河蟹第1次蜕壳的翻倍率。

1.加强投喂 早期一定要喂好,保证河蟹充足的营养,投喂45%的高蛋白质颗粒料,甚至南美白对虾料。

2.注重肥水、解毒 采用黄腐酸钾(可促进水草生长)+腐植酸钠+氨基酸肥水膏,早期肥水相对较难,第1次加量用,比如正常可用10亩那就用6亩,第二次起正常用量即可。同时,缩短肥水时间,增加肥水频率,如正常每10~15天用1次,缩短到每7~8天用1次;必须定期肥水,以维持水体相对稳定的藻相和菌相,正常每月肥水3~4次。肥水前一般需对水体进行解毒,即先解毒、后肥水。早期解毒要勤些,因为前期不管用漂白粉、敌百虫、敌杀死等杀菌、杀虫,多多少少都有残留。解毒产品可选有机酸(降解藻毒素)或大苏打(硫代硫酸钠降解农药),两者不能同时使用,否则会增加底泥中硫化物的含量。

三、环沟塘水草栽种与管护方法

环沟塘一般青坎宽5米、环沟上口宽10米、沟深0.6~0.7米。距离沟边5米滩面插隔离围网,围网内面积占池塘面积的40%~60%。围网外栽伊乐藻,围网内栽种以轮叶黑藻和苦草为主、少栽或不栽伊乐藻。

1.伊乐藻移栽方法 对于环沟塘,伊乐藻栽植采取同塘分批移栽的方法。第1批在3月栽种,栽于环沟内和沟边。株行距根据亩均放养蟹种密度确定,如亩放蟹种800~1000只,株行距为4~5米;亩放1500只,株行距为3米;亩放1500只以上,株行距1.5米。第2批在4月底第2次蜕壳前栽种,从环沟内移出部分伊乐藻栽于网围外的滩面上,株距3.5~4米。第3批在5月栽种,从网围的水草中移出部分栽到网围内。草簇直径30厘米左右,两行间应以“品”字形交错栽植,利于通风和水体交换。移取伊乐藻时应连根挖取草团中心活力好的嫩草,栽植前事先挖好直径30厘米左右、深度为8~10厘米、坡平缓的浅坑;栽时将草在坑内铺开用土压,尽量增加草与泥土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草生根;同时视池塘底泥肥度适量在草坑中施黄腐酸钾或其他壮根肥。最好不用脚踩或叉插的方式栽草,以防草茎、草根受损。

2.围区内水草栽种方法 滩面网围内可栽种3种草,按东西走向(当地季风方向),两边各栽4行伊乐藻、中间栽轮叶黑藻、苦草全网围区遍撒,保证网围内至少保证有一种水草成为优势。

(1)苦草种植:清明节前池塘水位加到围区滩面水深2~3厘米,在围区内遍撒苦草种,亩均1~1.5千克,5~10天等苦草发芽扎根后,再上水至围区滩面水深10厘米。苦草种播种前应晒干,越干越好,然后充分揉搓,把草籽搓揉出来再干撒。也可将种子分装于袋(饲料包装袋)内,每袋不超过5千克,置于网箱内浸泡,待外壳完全腐烂后即可播撒,和水浸泡处理的种子一旦发出白芽必须及时播种。

(2)轮叶黑藻栽种:先挖好草坑,株行距2米×2米,条带状布局,每5行为一条带,每条带间隔6~8米。若播种芽苞,可于苦草播种后5~10天点播于草坑,每3~5颗芽苞用少量土覆盖;播种时最好顶风点播,避免搅动的浑水遮挡住草坑;如果是移栽“把子草”,5-6月均可移栽。

3.水草管护

(1)及时割草头、捞草稀疏。伊乐藻必须在5月10日前割1次草头,促进扎根。割草头需分批次、分片交错割。割草头后不急着上水,让草扎根;用塘泥压草心,利于草茎接触地面生根的同时控制水草高度,防止水草漂浮。同时,伊乐藻保持团簇状、不封行、不连片。养大规格蟹,于第3次蜕壳后把环沟内的伊乐藻全部清除。苦草为高温水草,到7-8月生长旺盛,当水草长出水面时应及时割草1~2次(留根部20厘米左右),同样要分条块交替割。

(2)常用EM菌调水质,防止水中悬浮的有机碎屑、死亡的藻类等附着在水草叶面上使水草“挂脏”,如果水草“挂脏”可用黄腐酸钾+腐植酸钠+EM合剂,直接洒在草头上,不需要满塘洒。

(3)控制水位,始终保持水草在水面下20~30厘米,不出水面。

(4)定期补充碳源,结合肥水,可施用葡萄糖离子钙等。

四、河蟹病害防控措施

主要措施是抗应激、消毒、改底、调水。

1.抗应激 蟹种放养前1小时或提前半天全池用Vc或葡萄糖等抗应激产品,养殖过程中如遇降温、大风、暴雨等天气变化应提前做好抗应激工作。

2.消毒 蟹种下塘3~5天全池用碘制剂消毒,养殖全程每10~15天用碘制剂消毒1次。

3.改底 第1~2次蜕壳,蟹在环沟内,滩面未上水,每15~20天用过硫酸氢钾复合盐改底1次。第3次蜕壳,水位加至滩面30~40厘米,每7~10天改底1次。后期视情况3~5天改底1次。

4.有益菌调水 使用乳酸菌、芽孢杆菌、EM等有益微生物调节水质,每3~5天选择晴好天气交替使用1次,不可与消毒剂、杀虫剂同时使用。

5.内服免疫增强剂,提高河蟹免疫能力 可全程使用黄芪多糖拌料内服,6-8月饵料投喂高峰期同时拌三黄粉和大蒜素,每隔1周连续喂1周或3~4天。

6.加强补钙 每次蜕壳水体都需补充钙离子,正常蜕壳前、蜕壳高峰期、蜕壳后1周内分别补1次,特别是第5次蜕壳可增加补钙频率。

猜你喜欢

环沟蜕壳肥水
苏南地区虾稻鳅综合种养模式初探
在灌水定额下设施黄瓜肥水高效耦合技术研究
早春水难肥,了解原因最重要!正确肥水,这三样必须补
蜕壳的歌唱家
螃蟹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沿海缢蛏养殖春季肥水技术
虾稻共生生态高效养殖难点及改进措施
稻虾共生、连作生态高效模式试验
蜘蛛蟹:我的蜕壳“苦”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