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价值取向与学生计算能力培养

2020-05-07徐咸祯

天津教育·中 2020年1期
关键词:价值取向计算教学计算能力

徐咸祯

[摘要]数学是小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为其认知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计算教学受到教育界的高度重视,传统教学价值取向产生了一定的变化,这也给教学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教师应该转变传统教育理念与方法,认识到当前教学价值取向的新特点,以逐步提升教学工作水平。计算教学除了应该帮助学生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外,更重要的是数学能力素养的培养。本文将通过分析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价值取向,探索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价值取向;计算能力;培养

价值取向是在冲突与矛盾处理中,主体所坚持的价值立场与价值观等。明确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价值取向,能够确保现代教育发展处于正确的轨道当中,同时也是决定教学质量与学习效率的主要因素。在新时期教育工作当中,价值取向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教师必须顺应教育发展的趋势与潮流,积极尝试新的教学模式,与先进的价值取向保持一致,满足教学实践工作的要求。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尚未成熟,因此在学习中难免会遇到较大的困难。坚持素质教育下的价值取向,能够引导教师采用合理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为基本目标,实现对传统课堂的不断优化与改进。

一、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价值取向

(一)培养四则运算能力

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此阶段养成的学习习惯与思维方式,将会对其一生产生影响。我国教育部门一直十分重视学生计算技术与能力的培养,这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和目标。在能力培养方面,以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为主,为教学实践工作指明了方向和道路。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该引导学生对算理加以充分理解,同时在计算中加强对实物的应用,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小学计算教学当中,还应该加强与学生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满足心算和笔算教学的要求,激发学生对计算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引发其独立思考。在我国教育改革的潮流当中,小学计算教学的价值取向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这主要体现在课标和大纲当中。在删减繁杂的四则运算的同时,实现了珠算、口算和笔算的有效结合。计算教学价值取向的变化,使“算术”从过往的以计算为核心,真正转化为具备现代学科特点的“数学”。同时,应该以口算为基础增强学生的笔算能力,除了应该掌握基本的珠算知识外,还应该明确珠算的工具性特点。此外,计算器也得到有效使用,教师也更加重视对学生估算能力的引导。

(二)培养综合素养

在课程标准当中,对小学计算教学的目标做了明确要求,其中包括了“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和“情感与态度”四个不同层次的目标。对于四则运算意义的了解和运算技能的掌握,是“知识与技能”中的基本要求;在对现实世界进行描述时可以灵活运用数学符号,促进学生符号感的构建与抽象思维的培养,是“数学思考”中的基本要求;引導学生在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解决问题”中的基本要求,同时需要掌握丰富的问题解决方法,并能够在实践当中增强创新意识;对于学生自信心的激发与质疑能力的引导,是“情感与态度”中的基本要求,旨在使学生理解数学本门学科的特点与规律,实现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衔接。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与改革,课程标准与价值取向也在发生着变化,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估算能力,同时树立基本的数学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从不同角度出发,增强数学知识运用的灵活性。因此,当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价值取向已经向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过渡,真正符合现代化综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与要求。

二、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应该明确教学目标,这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基础与前提,应该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落实“四基”与“四能”的教学要求。在帮助学生掌握丰富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能够引导学生学习多种计算方法,重视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满足新时期教育改革的要求。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只注重对学生笔算方法和算理理解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数学意识与数学思想的培养。因此,教师在确立小学计算教学目标时,应该从“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和“发展学生哪些能力”两方面人手,在掌握丰富的计算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能够促进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提升。在算理和笔算方法的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情境当中增强认知体验。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合作交流与独立思考,培养其探究能力,使学生发现数学世界的魅力。

(二)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对于新鲜的事物往往充满好奇心,在计算教学中激发其学习兴趣,是增强其持久学习动力的关键。因此,教师应该以趣味性课堂的构建为基础,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真正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丰富而有趣的教学情境,可以消除学生的审美疲劳,使其在情境当中更加快速地理解与掌握计算知识、方法。

在情境创设当中,教师应该重视与学生日常生活的密切衔接,消除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枯燥感与陌生感。此外,还应该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使其能够在小组中针对数学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在思想碰撞的过程中提升计算能力。趣味化的课堂小游戏,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在游戏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实现计算知识的内化吸收。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也应该增强评价方法与内容的多元化,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引导其自信心的树立。

(三)引导自主探究

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计算能力。在此过程中,有利于学生对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以便选择合适的探究方式。由于计算知识存在较为紧密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以自身的计算知识掌握能力为基础进行自主探究,是构建高效化课堂的有效途径。这就需要教师对小学计算教学内容进行充分整合,实现新知识与旧知识的有效衔接,为学生探索新知识打下基础。在此过程中,教师作为一个课堂组织者与引导者,可以通过具有层次性的问题加以引导,增强计算能力培养的层次性。自主探究也应该与合作探究结合在一起,促进学生团结合作能力的养成,激发创造性思维。

(四)加强实践应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理论教学当中,而是应该引导学生在实践当中实现知识与技能的内化吸收,从而更加牢固地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将实际问题与计算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加快学生应用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计算只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工具,这也是体现数学计算价值的最直接途径。为此,教师应该在课堂当中组织类型丰富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实现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在具体的生活情境当中,学生可以形成认知冲突,更加深刻地理解计算方法的内涵。同时,可以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有利于高效化课堂的构建。

三、结语

综上所述,四则运算能力与数学综合素养的培养,是当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主要价值取向,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教学实践工作当中,教师应该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通过激发学习兴趣、引导自主探究和加强实践应用等途径,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为其成长发展铺平道路。

猜你喜欢

价值取向计算教学计算能力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厘清算理,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提升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
中学生化学计算能力的进阶式培养策略
小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分析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思考
让计算教学不再枯燥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