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案例教学法在初中生物课堂的运用

2020-05-07韩雄

天津教育·中 2020年1期
关键词:案例教学初中生物

韩雄

[摘要]生物学是研究生物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又被称之为生命科学。在中学课程体系中,生物课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初中生物课堂上运用案例教学法,可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提升学生的生物素养。文章就案例教学法在初中生物课堂中的运用进行了深入剖析,以期为相关教学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案例教学;初中生物;创设问题;引入案例

传统的初中生物课堂以灌输式、填鸭式教学为主,教师只注重课本知识的讲解,却忽略了学生学习兴致的培养,学生吸收知识的效率不高。长此以往,会使学生产生倦怠感,对生物课丧失兴趣。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积极学习和贯彻“新课改精神”,转变教学理念,建设更为人性化的课堂。初中生正处在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他们对一切新鲜事物都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基于此,生物教师要摒弃传统枯燥乏味的教学方式,巧妙运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合理选用案例,适时创设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开拓学生的思维,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最终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此外,案例教学法推动了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对营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一、案例教学法的概念与内涵

顾名思义,案例教学法就是指利用案例开展教学的方法。早在古罗马时期,苏格拉底的“启发式问答法”就已经形成了案例教学法的雏形,二十世纪初,哈佛大学第一次提出了“案例教学”的概念,随后该方法开始被应用于教学实践中。

对于课堂而言,教师是管理者和引导者,因此要担负起引导者的责任,科学制定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教案,选择合适的案例。在课堂进行过程中适时提出问题,将抽象的生物知识形象化,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题的能力。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等特征,剔除繁冗的内容,讲的都是精髓,因此有巨大的教学优势。

二、生物教学案例的选用原则

(一)趣味性原则

初中阶段的学生年龄普遍在12~15岁,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身体快速发育,心理也在蓬勃成长。他们的思维方式更加深化,但依然不够成熟;意志力、好奇心增强,对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兴趣。这样的年龄特征,为案例教学法的运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因此,教师在选用案例时要遵循趣味性原则,搜集和整理学生感兴趣的、新颖有趣的案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

(二)实际性原则

教育不能脱离实际,脱离了实际的教育是没有意义的。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为初中生物教学工作指明了道路,陶行知强调:“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对此,教师在选用生物案例时要确保选用的案例贴近实际生活,不偏离生活。只有让案例富有生活气息,才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感受到知识对于生活点滴的帮助,同时使学生更易于接受知识。

三、案例教学法在初中生物课堂中的应用

(一)案例引导,激发学生兴趣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陶行知先生也认为:“学生有了兴趣,就肯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学生一旦有了兴趣,再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式,那他的学习成绩就会井喷式爆发,教师授课起来也会变得轻松许多。因此,教师要以教材内容为出发点,选用学生感兴趣的、接受面广的案例。通过案例引导来增强知识的趣味性,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于一堂课45分钟,提升初中生物课的教学质量。

例如,在讲解《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第四节“植物的呼吸作用”時,教师为了引入本节课,首先组织学生开展了一个小实验。学生各自准备瓶子、树叶(新鲜的树叶和干树叶)、黑色塑料袋,教师准备石灰,分别在A、B两个瓶子里放入新鲜的树叶和干树叶,用黑色塑料袋做遮光处理。最后,在瓶子里注入50ml的澄清石灰水,并将石灰水倒入试管中,观察石灰水有无变化。学生们发现A瓶子中的石灰水变浑浊了,而B瓶中的石灰水依然澄清。教师此时可以发问:“同学们,A瓶子中的石灰水为什么会变浑浊呢?下面让我们来学习这一节的内容……”实践证明,案例教学的导入,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使课堂取得了良好的开头。

(二)小组学习,强化案例效果

教师是课堂的管理者和引导者,因此要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每位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思想,只有合作学习,才能集思广益,使案例的教学效果得到充分发挥。如在学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来播放事先搜集的动画“变色龙的体色”,以变色龙的体色变化为案例,在森林中,变色龙的体色是绿色的,在枯叶中,变色龙的体色变成了黄色。教师提问:“是环境改变了变色龙的体色,还是变色龙为了适应环境,伪装自己而改变了自身的体色?”并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由于生物进化的内容本来就有很强的探索性,学生们兴趣十足,在讨论中都想找到正确的答案。一堂课下来,学生们学习到了丰富的生物知识,还意犹未尽,教学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三)案例的评价和总结

在课堂收尾阶段,教师要对教学案例进行总结和评价,以起到巩固的作用,使学生对课本上及生活中的生物知识有更加科学、客观的认识。在总结和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夸赞本节课学习过程中思维独特或有着突出表现的学生,对学生的错误认识要从侧面纠正和补充,避免伤到他们的自信心。案例教学是课本知识的强化,只有和课本知识巧妙结合,才能提升生物教学的整体质量,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四、结语

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案例教学更为人性化,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锻炼他们思考、解题的能力有着积极的意义。与此同时,案例教学源自生活,将生物课堂和学生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使课堂更具生活的味道,学生也愿意全身心投入其中,生物素养也能得到有效提升。

猜你喜欢

案例教学初中生物
浅谈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初探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钢琴对环境污染的探讨
浅议课堂教学与管理的体会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案例教学在机械创新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
EXCEL在《投入产出法》案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