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让语文课堂更出彩
2020-05-07赵美提
赵美提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在于提升学生的品读能力。教师需要结合小学生的特点,采取合理恰当的教学手段来保障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升生品读文本的积极性。教师通过倾听、诵读、品评、说写等途径,引领学生感受文字情感,进行情感体验,感受文本内涵,能够提升学生的品鉴能力。
[关键词]品读;倾听;诵读;品评;说写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12-0007-02
语文阅读教学需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以及品读能力,让学生在积累语文知识的同时,形成核心素养。教师在教学中,应引领学生切身去感知文本的美妙之处,让学生在不知不觉间提升自主品读能力。
一、倾听强化感知,感受文字情感
语感的体现在于个体对语言的感受力。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语言习惯,即使说出同样一句话,但因为语气、语调的不同,也会传递出不同的情感。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倾听来强化感知力,让学生能够品出文字背后的情感。
例如,在教学《秋晚的江上》这首诗时,教师首先用充满感情的语调进行朗读,旨在让学生感受到诗歌本身所蕴含的情感。接着,教师再次朗读,这次换一种比较平淡的语气。朗读完毕后让学生比较这两种朗读方式的不同。学生思考了一阵后纷纷表示:前一种方式的朗读效果较好,听上去宛如置身其中;后一种朗读方式非常平淡,很难在头脑中激起画面感。如诗中那句:“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还驮着斜阳回去。”它主要表达的意思是天色已晚,倦游的鸟儿想回巢去。在那一刻,飞鸟的脊背和双翼被斜阳的余晖笼罩,就仿佛是把斜阳驮回巢去一样。在诗人的笔下,黄昏的景色透着淡淡的悲伤。在这一句中,“倦”“驮”是关键字。其中,“倦”字充分说明了诗人对飞鸟的想象。鸟怎么会疲倦呢?这里就写出了诗人的情感。而“驮”字充满了负荷感,一来进一步渲染了瑰丽的景象,二来也再一次渲染了“鸟倦”的程度。学生表示教师在朗读这句诗时,前一种融人感情的朗读让人充分感受到鸟儿飞行中的疲倦以及负荷感;而后一种方式太过平淡,很难激起听众的情感。通过比较,学生很快感觉到,朗读方式的不同,将直接改变诗本身带给人的感受。
案例中,教师通过让学生比较两种朗读方式的不同来训练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情感的渗透对文本解读的重要性,强化了学生对语言的感知力。
二、诵读深化理解,丰富情感体验
除了对语言的感受力之外,语感还可以借助诵读的形式来培养。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的大部分文章都属于内涵丰富、语言优美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借助诵读的形式让学生对文章形成理解,让学生在诵读中比较语音节奏对文本意境的影响,以此来强化学生对文本的感知力,进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例如,在教学《珍珠鸟》这篇课文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我”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教师专门挑出文章中相关的文字片段,让学生进行诵读。比如,文中这句:“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吓跑它……”教师可以让学生以两人一组的形式进行诵读,诵读中需要注意语音语调,然后互相点评。有的學生在朗读中非常注意情感的渗透,读出了当珍珠鸟落在作者的肩上时,作者那种惊喜和惶恐的感觉,非常传神。通过诵读,学生领悟到了一个重要事实:语文学习过程中,需要融人自身情感。即使是文辞优美、情感丰富的文章,如果以“无情”的方式去学习,也很难有真正的收获。
诵读是最快感知文本情感的方式,选择不同的诵读方式意味着会收获不同的情感体验。案例中,教师让学生诵读《珍珠鸟》里寄寓着作者喜爱之情的文字,在诵读中,学生逐渐体会到了人与动物和谐的美妙境界,也感受到了情感融人对文本学习的重要性。
三、在品评中体味。感受文本内涵
品读文章自然离不开品评的过程。所谓品评,指的是在品读中评价,这也是课堂教学的另一重要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文本关键处出发,比较文本中具体的内容,从而发现语言运用的独特之处。这种方式有助于训练学生对文字的感受力,同时也能让学生快速感知文本内涵,形成更加多元化的解读。
例如,《那一定会很好》这篇课文第二段这样写道:“我一定要站起来,大口大口地呼吸空气,那一定会很好。”针对这句话,教师对其进行稍微地变形:“我要站起来呼吸空气,那肯定挺好的。”教师将这两句话呈现在大屏幕上,让学生进行比较。学生默默地诵读,接着纷纷站起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有学生说:“文本中的语言更加形象生动,能够感受到种子对破土而出的向往;而后一句太过平淡,读不出对空气的那种渴望之情。”有学生进一步补充:“去掉了‘一定,使得整个句子都变得模棱两可。换言之,种子觉得虽然站起来挺好的,但是假如没有做到的话也没有任何关系。去掉了这样一个表达肯定的强烈语气词后,整个句子都变得缺乏力量。读了改编过的句子,很难感受到种子那种破土而出的决心。”通过去掉核心词,学生很快读出了不一样的感受,也感受到了文本的精彩之处。
句式的变化能够传递出不同的感情,带给读者的也必然是不同的感受。案例中的教师以比较的方式让学生感知文本语言的精彩之处,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品鉴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在说写中升华,提升品鉴能力
判断学生品读能力是否得到提升的最主要标准是学生能够自如运用语言文字。因此,教师需要充分挖掘文本素材,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发挥想象力进行创作,最后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和原文进行对比,提升品鉴能力。
例如,学习了《少年闰土》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三种写作方向:其一是想象少年闰土和作者之间发生的其他妙趣横生的故事;其二是想象少年闰土被父亲带走以后又会经历怎样的生活、变成怎样的人;其三是扩写文本最后一段,写一写少年闰土和作者分别时的场景。教师要为学生预留充足的创作时间,同时对于没有灵感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其回归文本,在反复阅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进行合理创作。比如,有的学生对分别的场景进行了细致入微地描写:“虽然只是正月认识了闰土,但是彼此产生了深厚的友情。听说他要走了,我是一百个不情愿,真心希望他可以继续留在我身边,可惜父亲不同意。当我去送闰土的时候,我看着他不知道该说什么,他看着我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于是相顾沉默,连说再见都觉得沉重。”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让学生比较和原文的异同处。学生纷纷表示:“原文比较有韵味,能够激发很多联想,而且也有一种无形的悲戚感,压在心头沉甸甸的,而其他同学的作品却显得比较稚嫩,缺乏想象空间。”通过读写结合,学生对文字的感知力再上一层楼,品读水平也得到了明显提升。
当学生直接阅读文字时,没有参照物,所以很难真正感受到文字的精妙之处。而当教师采取读写结合的方式后,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学生逐渐感受到了文本的精彩。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品读能力需要引导学生在聆听中感悟、在诵读中升华、在品评中提升、在创作中领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学会品读,并在品读中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丽。
(责编: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