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冠肺炎期间“停课不停学”高校在线教学案例分析

2020-05-07汪红信胡舒婷徐进

现代商贸工业 2020年15期
关键词:停课不停学在线教育新冠肺炎

汪红信 胡舒婷 徐进

摘 要: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各大高校依托各类在线教育平台,利用线上已有的教学资源,通过在线课程观看,直播教学等方式,采用定时答疑,论坛交流等手段保证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武汉科技大学提出了“一学院一方案”“一专业一方案”的教学战略,依此对恒大管理学院“证券投资学”教学班2831的完全线上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并对高校在线教育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实践证明,在疫情背景下此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果,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为疫情背景下各大高校开展线上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冠肺炎;在线教育;“停课不停学”;一学院一方案

1 背景

岁末年初,具有长潜伏期和高传染性的新冠肺炎席卷全国。2020年1月23日武汉迫不得已采取封城策略,各省陆续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振兴的希望,学校作为高密度人群聚集公共场所。在疫情尚未得到完全控制的情况下,如何在保障全国大中小学师生生命安全的前提下有效利用疫情防控期开展春季入学教育,保证教学进度与教学质量成为广大教育者必须思考与回答的问题。早在17年前非典期间,为保证学生放假不停学,国家教育部采取紧急措施,开展远程教育,利用电视、网络和广播等方式来满足百万学生在家自主学习的需要。受新冠肺炎影响的今天,2020年1月27日,教育部下发了2020年春季延期开学通知。紧接着在2月5日,教育部发布了《疫情防控期间做好高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疫情期间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

SARS爆发之时,互联网还十分稚嫩,学生所依托的几乎只是电视和广播教育。而如今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在线教育凭借其方便、灵活的学习方式备受人们青睐。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19-2020中国在线教育行业发展研究报告》显示,在线教育在2019年,市场交易总额达4041亿元,平台注册人数达2.61亿。在疫情导致2.7亿学生不得不在家学习的大背景下,为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在线教育成为唯一方案。而在线教育主要分为网络在线课程、网络直播教学、学生自主学习、电视空中课堂等几种典型方案。面对此次疫情的突击检验,如何选取合适的网络课程平台和在线教学资源,如何保证在线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是各大高校首先面临的难题。

2 武汉各大高校纷纷出招

身处疫情中心拥有82所高校的武汉积极响应教育部号召,充分利用线上已有的优质课程资源,在各大在线课程平台、校内网络学习空间上积极进行线上授课与学习。

武汉大学现拥有100余门本校课程和教学资料的在线教育平台—珞珈在线,鼓励教师充分利用平台上已有的教学资源。对已在珞珈在线上建有慕课的课程,采用MOOC+SPOC方式进行授课,通过直播答疑,在线讨论等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为避免武大学子同时在线学习所导致的系统崩溃,武汉大学对其它各类在线课程平台进行对比评测调研,并主动与相关平台建立联系,取得资源支持,并编制相关平台操作说明,方便教师和学生使用。同时针对延期开学期间普通本科生报到注册问题,提出了先加入课程QQ群、微信群,在虚拟教室查看核对课表,开始线上教学活动,再根据学校通知返校时间报到注册的建议。

华中科技大学鼓励“共享一门课,共上一门课”。1月27日开展线上教育,2300余门本科课程启动,3000余名教师、300余位教学管理人员为线上教学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同时为了保证研究生群体在疫情防控期,学习不停顿,研究不中断,研究生院组织授课教师利用学堂在线、雨课堂等网络课程平台开展线上教学。学校还积极扩宽在线教学资源,与超星网、智慧树等各大网络平台开展合作。在这一过程中,华中科技大学鼓励教师充分利用优质公共资源,此外,在清华大学的帮助之下,华中科技大学克隆班顺利开课,与清华学子共上一门课。

华中农业大学采用ZOOM、腾讯乐享、超星直播客户端、超星学习通同步课程等多个平台,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优质资源,对接中国大学MOOC、智慧树等公共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和相关出版社,取得优质的课程和电子版教材资源等的支持。此外,为方便不在校教师科研项目的顺利进行,学校信息化部门提供单点登录的远程云桌面。对接教育网CARSI平台,让师生在疫情期间能够利用国内外学术资源进行学习。

3 疫情防控期间网络教学案例分析

武汉科技大学作为省属高校,在落实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应教育部号召,积极组织全校师生进行线上的授课和学习。面对此次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网络教学,武汉科技大学从平台、资源、老师和学生等多个层面出发,提出了“一学院一方案”“一专业一方案”的教学战略。根据武汉科技大学的课程清单,武科大共有理论课程3238门次,实验(含上机)课程775门次,实习实训课程19门次,且在之后的一周内完成了各课程教学班的计划制定。根据此教学战略,從2月24日正常开课至今,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对疫情之下的恒大管理学院《证券投资学》2831教学班完全线上教学模式进行剖析,同时对该教学模式的筹备、授课、讨论、学习效果检验等环节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

3.1 课前准备

作为全国高校精品课堂之一的《证券投资学》在此次疫情期间承担了全校范围内5个教学班的授课任务,学校也按照以往经验直接选定中国大学MOOC作为此次课程的教学平台。主讲教师余学斌结合这门课程的特点,利用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在教学设计上大胆地改变了以往传统课堂从书本到书本的做法,采用多个案例教学方式,并展开实验教学、师生论坛互动、小组连线展示等新的教学方法以弥补师生由于空间距离带来的互动不足。从案例教学的角度看,教师在参考吴晓求编写的《中国证券市场典型案例》后,又结合证券投资学课程的内容增加了必要的实例,并在教学课件中引入了多段精彩的影视内容和纪录片节选,使得学生在理解证券投资实战风险的同时,感受到更多趣味性。从实践教学的角度看,教师围绕课程内容设计了利用证券投资分析软件(同花顺APP)进行实战模拟的环节,从而让学生熟悉相关实务操作方法。

余学斌教授在创建QQ交流群后,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和探讨,决定将以往课堂上“投资还是投机”的现场辩论活动调整为分小组制作PPT并连线展示的方式。就选择哪种网络平台进行小组展示的问题,余学斌教授发起了群内投票,学生可根据已有的使用经验,在学校建议的雨课堂直播平台、腾讯会议、QQ直播、钉钉等几种工具中,选择最优的,尽量防止由于平台不堪重负而频频“崩溃”、视频“卡顿”、网络延迟等情况发生。最终腾讯会议以19票的优势被同学们选为最后进行小组展示的网络平台。

作为有一定教学资源积累的高校,武汉科技大学的课程中心也在不断完善。浏览量已达363376次的资源中心涵盖了哲学、经济学、教育学、法学等若干学科,当前已有27996份资料,供全校师生疫情期间免费使用,学生可在资源中心自主下载所需上课文件,此次证券投资学配套教材电子档已由余学斌教授上传。且课件每周公布一次,方便学生按时、科学地完成规定任务,每章节课后留有作业,教师会在下一周的答疑区进行讲解,尽力仿照“课后作业”模式让学生最大程度地接受知识。

3.2 课上学习

有以下两种方式:

(1)觀看视频资料,记录疑点。

学生应根据学习规律有计划地进行,并在观看过程中记录下疑点。以该课件第四章第二节为例,有较多学生在以下习题中犯了错“华谊兄弟每日开盘价665元,前一日收盘价658元,今日涨跌+018元,今日收盘价多少?”部分学生没有发现“应以前一日收盘价为基础”,而是想当然的以当日开盘价为基础,由于线上课堂缺乏教师及时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相应知识点及易错点的强调,因此更需要学生在认真观看视频的同时,做好记录。

(2)小组制作PPT,连线展示。

以教学班2831为例,30名学生分为5组进行展示。学生提前将PPT发到QQ交流群里,再通过腾讯会议平台进行连线展示,每组6分钟,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相比于学生独自在家观看视频,显然连线的方式更能引起学生的重视和兴趣,不仅如此,30人的视频会议多了些“热闹”和“热情”,少了些抗疫背景下的“孤单”。

3.3 “课间”互动

师生交互一直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鉴于此次远程教学的种种局限,如课程调整引起的部分学时变动、空间距离导致的师生交流不畅、疑难问题的解决不够及时等,余学斌教授采取了多种方式。上传了同学们较为关注的有关学时问题的文件,且提供了《投资最重要的事》等专业相关书籍的分享。其次,每周定时解答学生在QQ上的留言、回复在讨论区的发言。建立了证券投资论坛,其中不乏炒股多年的行家,适合初入股市的学生观摩和学习。引导学生在同花顺APP上进行模拟实战,并提供专业指导。余学斌教授通过QQ、论坛等媒介增加了师生间的互动次数,提高了交互质量。除此之外,教师还可通过在线弹幕等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或布置适量有挑战性的作业来创造师生交互的机会。

3.4 “课后”作业

《证券投资学》作为管理学院的一门投资理财类课程,在开课时就已提出了较为明确的目标,即学会买卖金融产品、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培育财商并提升情商。以下是该课程的考核标准:

(1)完成单元测验题,每一章节测试题有三次提交次数、每次有效测试成绩有记录,错题提示明显,方便学生修改,占总分20%。

(2)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在“课堂交流区”中回复3条有效数量的帖子,占总分10%。

(3)完成PPT展示的小组作业,占总分20%。

(4)完成期末测试题,占总分50%。

网络教学的考核标准应体现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该考核评价的公平合理正成为《证券投资学》在疫情背景下继良好的师生互动、有趣的影视片段、因时制宜的课程调整之后广受学生好评的原因。

4 高校在线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

17年前的教育模式以线下为主、线上为辅,且各大网络平台可供选择的教学资源种类匮乏、用户数量较少。而17年后的今天,网络课程、直播教学等借助互联网方式的新兴教学途径已逐渐成为主流,更在此次新冠肺炎导致的全国范围内学生停课不停学的背景下发挥着巨大作用。我们或许可以推测,在某种程度上,疫情激发了在线教育的活力,诸如中国大学MOOC、智慧树、超星网等在线网络教育已达到发展的黄金阶段。此外,5G技术的突破将使在线教育踏上发展的快车道。在线教育凭借着学习时间可随意调配、学习地点灵活方便、学习速度快,具有即时性、视频可反复观看、个性化学习、丰富的交互性和协作性越来越受众多高校学子的青睐。未来高校在线教育的发展趋势将呈以下发展趋势。

(1)线上线下混合教育模式。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和内容的多样化使得单纯的线上或者线下已无法满足高校学子未来的学习要求。未来的教育模式将会是老师录播线上课程,学生线上自主学习;老师通过线下开展见面会、交流会、实践课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核。

(2)高校教师的信息素养迅速提升。除此次疫情期间的临时培训外,政府部门、各大高校和教育企业平时也会注重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和提升,例如把信息素养纳入考核标准中,鼓励教师录制线上配套课程等,从而避免在重大突发事件下的技术恐慌和本领恐慌。学生也会渐渐适应在线学习模式,平时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极大地锻炼学生的客户端APP操作能力和数字化学习能力。

(3)各大高校建立自己的在线教育平台。随着在线教育规模的扩大,市场规模和用户量不断扩大,各个在线网络平台良莠不齐,收费标准参差不齐,客户端频频“崩溃”,视频“卡顿”。为解决这些问题,各大高校将会自己建立自己的在线教育平台,统一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2/t20200205_418138.html,2020G02G05.

[2]王渊,贾悦,屈美辰,等.基于“见屏如面”在线教学的实践和思考[J/OL].中国医学教育技术:1-5[2020-03-18].http://kns.cnki.net.wust.dr2am.cn/kcms/detail/61.1317.G4.20200310.1613.002.html.

[3]马骁飞,马亚鲁,田昀,等.疫情背景下“完全线上”远程混合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OL].大学化学:1-4[2020-03-18].http://kns.cnki.net.wust.dr2am.cn/kcms/detail/11.1815.06.20200311.0933.002.html.

[4]焦建利,周晓清,陈泽璇.疫情防控背景下“停课不停学”在线教学案例研究[J/OL].中国电化教育,2020,(03):106-113[2020-03-18].http://kns.cnki.net.wust.dr2am.cn/kcms/detail/11.3792.G4.20200310.1628.030.html.

猜你喜欢

停课不停学在线教育新冠肺炎
政府要做好公共价值的创造者和守护者
新冠肺炎疫情前期应急防控的“五情”大数据分析
科学与价值: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的风险决策机制及其优化
关于“停课不停学”北京特级教师这么说……
台陆委会正式改称“新冠肺炎”
应用在线教育平台实现恶劣天气下的“停课不停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