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治理问题

2020-05-07张一蝶

现代商贸工业 2020年15期
关键词:治理路径意识形态网络

张一蝶

摘 要: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是国家意识形态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网络社会发展的新动态,对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从网络意识形态的基本内涵、主要价值和治理路径三个角度来分析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并结合当前形势针对网络意识形态的实践路径展开多维探索,为进一步实现网络意识形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网络;意识形态;治理路径

1 网络意识形态的基本内涵

网络意识形态,相对于其他传统意识形态而言,除了遵循意识形态管理工作的一般规律外,还具有特殊的网络运行管理规律,是一种建立在原有互联网意识基础上对于意识形态的不断创新和持续发展。网络意识形态因网络社会而存在,是意识形态领域在网络空间上的延伸,由国家意识形态全局来进行引领。在深入分析我国网络意识形态的基本内涵时,目前学界具有代表性的学术观点大致有以下三种:

观点一认为网络意识形态并非指在网络空间中自然生成的各种社会意识形态,而是指现实社会意识形态在网络空间的各种表现和传播;观点二认为网络意识形态是网民的某种思想、观念或精神状态呈现,是一种对网民的行为活动具有指引功能的思想体系;观点三认为网络意识形态是网络空间中一种具有无产阶级政治属性的意识形态,用于维护特定统治阶级、社会利益集团的根本利益。以上观点虽有一定合理之处,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网络意识形态并不是现实社会意识形态在网络空间的简单移植和直接再现,它是线上网络与线下社会紧密融合的必然产物,具有崭新的意识内容和表达形式;由于网络空间的网民来自于不同国家、不同阶层,依托互联网表达不同的社会价值观,网民的阶级属性何以正确划分也还需要进一步探究。源于以上对已有理论观点的分析,并结合我国现阶段具体国情,将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的基本内涵界定如下:网络意识形态是在线上网络与线下社会紧密融合的背景下,网民积极借助互联网技术进行信息、知识、精神的共享,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核心是价值观念。

2 网络意识形态的主要价值

依据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意识形态属于思想上层建筑的重要内容之一,与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密切相关。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网络意识形态作为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成为当今宣传思想工作领域重中之重。

2.1 政治价值:网络意识形态事关国家政党安全

意识形态斗争往往是一个国家发生社会变革的先导因素。1919年“五四”运动,其本质也是一场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运动。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先导,凝聚千万中华儿女力量,彻底结束了中国反帝反封建统治,翻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崭新篇章。意识形态安全一直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内容,网络空间也作为“第五空间”被许多国家列为重要国防空间范围。意识形态领域没有真空,各种观念、思想、思潮交流异常激烈,在我国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去占领思想阵地,各种非马、反马、假马就会乘虚而入。网络因其即时性、大众性等特点一方面使得国家意识形态可迅速通过互联网得以表达,但另一方面,若网络空间没有及时建构国家意识形态,错误思潮和舆论导向将会放大意识形态的不安全因素,增加政党政权面临的风险。如今,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党长期执政所要面临的“最大变量”。

2.2 经济价值:网络意识形态事关经济社会发展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巨大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其积极地为自己的经济基础建设服务。上层建筑一经产生,便发展成为一种积极的能动力量,促进自己经济基础的不断形成、巩固和发展;同时向可能阻碍、威胁自己经济基础健康发展的其他一切经济利益关系进行斗争。其中,思想上层建筑善于利用各种舆论工具,论证自己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合理性,规范和监督人们的社会思想与政治行动。近年来,受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发展势头影响,全球网络经济社会已步入被互联网深度“渗透”的新发展阶段。作为上层建筑重要组成部分的网络意识形态也对推进国家经济基础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我国,网络意识形态既维护和服务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为新网络经济的蓬勃发展、创新升级提供强大的思想支持。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就是人心的争夺战,争夺到的人民群众越多,人心越统一,社会越稳定,从而经济越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2.3 文化价值:网络意识形态事关坚定文化自信

网络在今日的迅猛发展,大大拓宽了意识形态在现实社会的具体运行范围。复杂多变的网络世界隐藏着各种不同表现形式的意识形态,做好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不仅要有繁荣发展的网络文化景象,还必须要有一个质量过硬的网络信息内容体系建设。在网络空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主旋律就是为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铸魂,是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的文化核心。通过现代互联网技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合到各类网络文化产品中,扩大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影响力,利用互联网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创造一个多元、优良的网络意识形态环境,构建属于中国的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发展繁荣的有中国特色的网络意识形态,坚定文化自信。

3 网络意识形态的治理路径

意识形态建设历来都是一项既复杂又特殊、既专业又审慎的工作。当前,我国构建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仍然有限,还必须重视以下工作。

3.1 巩固马克思主义在网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随着历史前进步伐,马克思主义政党由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得出宝贵政治经验:高度重视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培养党的舆论“喉舌”。习近平总书记根据社会发展和时代变化,与时俱进地将指导思想延伸到网络意识形态领域,深化落实“两个巩固”根本任务不变。做好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要求我们在纷繁复杂的网络环境中必须落实“两个巩固”,统一思想,用坚定态度回应社会上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假马克思主义声音,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精神文化,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强大的网络精神力量。

3.2 坚持执政党在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意识形态强调坚持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最高领导权。2018年3月,党中央根据《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将原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改为中国共产党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负责相关领域重大工作的顶层设计。做好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要求加快建立以各级党委为核心开展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宣传机制,全党齐动手,各级党委及其党组织要负起主体责任意识,建立健全的网络意识形态相关工作实施细则,并指定专人专门负责开展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用广大网民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广泛宣传正能量,做到主动发声、善于发声和正确发声,传播好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

3.3 健全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法治体系

由于当前互联网事业发展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现阶段传统立法工作内容对当前网络社会问题难以奏效,传统立法工作程序在当前网络社会问题中难以有效推行。结合当前互联网发展的新变化,特别是针对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新一代技術发展带来的新问题,我国法制部门应加快完善网络安全立法,强化对责任的追究,解决新形势下相关法律法规不适应以及相互间不协调、不一致的矛盾问题,健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法治保障体系。从法律关系主体上来看,要求网络执法者应主动出击,依法惩治干扰互联网正常秩序、扰乱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要求广大网民进一步树立敬法、守法意识,对利用互联网恶意散布网络谣言,突破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底线的用户依法给予行政、刑事处罚,营造一个天朗气清的网络安全生态环境。

3.4 培育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人才队伍

随着网络空间安全威胁愈加严峻复杂,网络空间安全人才队伍的范围也随之愈加广泛。为推进国家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建设,需要广大科技人才共同努力来落实完成。加强网络空间安全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必须进一步创新政策思想和发展理念,注重对互联网新兴科技领域的专业型人才培养,依靠互联网科技领军人才和一线网络安全管理人员,依托全社会力量,形成建设网络强国的实用型多层次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一支优良的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人才大军,要求网络工作者应努力推出有群众思想、有社会温度、有精神品质的意识形态作品;要求各群团组织、企事业单位、科研职业院校、社会团体等组织应依托自身在群众工作上的特殊地位和优势,协力推进,凝聚全社会力量共同做好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工作。

参考文献

[1]丁强.论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三重向度[J].思想教育研究,2019,(11).

[2]丁强,牟德刚,卓高生.做好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工作[J].党政论刊,2018,(12).

[3]蒋桂芳.关于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1).

[4]王永贵,岳爱武.着力打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网络意识形态治理思想的重要论述[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7,(4).

[5]黄冬霞,吴满意.网络意识形态内涵的新界定[J].社会科学研究,2016,(5).

[6]蔡志强.如何做好网络意识形态工作[J].紫光阁,2015,(12).

[7]郭明飞.互联网时代我国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6).

[8]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9]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6.

[1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11]俞吾金.意识形态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2]习近平主持召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强调在践行新发展理念上先行一步让互联网更好造福国家和人民[N].人民日报,2016-04-20.

猜你喜欢

治理路径意识形态网络
怎样提升乡镇政府治理能力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