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高血压血清脂肪因子胃饥饿素 摄食抑制因子-1变化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

2020-05-07

安徽医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摄食骨质疏松症骨密度

王 枚 张 玲 张 蕾

骨质疏松症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人体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从而使骨脆性增加,易引起骨折的一种临床常见的中老年骨骼疾病。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全身疼痛、身长逐渐缩短或驼背、骨折,甚至还会引起患者呼吸功能下降等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同时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1-3]。目前,临床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使患者痊愈,而多以预防为主。研究[4]表明,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更容易引起骨质疏松症,两种疾病的发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至今关于此类的研究甚少。近来,有研究[5-6]显示,血清脂肪因子胃饥饿素、摄食抑制因子-1与骨代谢有关。基于此,本研究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脂肪因子胃饥饿素、摄食抑制因子-1变化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进行探讨,旨在为临床预测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症的风险提供新的指标和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骨密度分为骨质疏松组(45例)与非骨质疏松组(55例),骨质疏松组患者T-值≤-2.5,非骨质疏松组患者>-2.5。另选择同期7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3组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吸烟、饮酒及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比较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高血压诊断标准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7]中规定;骨质疏松症诊断参考《中国人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专家共识》[8]中的有关标准。纳入标准:①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者;②年龄>65岁者;③配合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有严重影响骨代谢的疾病者,如内分泌系统疾病、风湿免疫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等;②有恶性肿瘤或急性感染性疾病者;③肝、肾功能障碍者;④精神病患者。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3 方法 ①骨密度测量:采用双能X线吸收检测法测量患者左髋部股骨颈近端及腰椎(L1~4)椎体正位的骨密度值(T-值),T-值=(测量值-骨峰值)/正常成人骨密度标准差[8]。②血清脂肪因子胃饥饿素、摄食抑制因子-1的测定:采集所有研究对象的清晨空腹肘静脉血4 mL,离心分离(转速为3 000 r/min),取上层血清,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胃饥饿素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摄食抑制因子-1水平。上述操作均严格按照说明书由专业人员执行。

2 结果

2.1 血清脂肪因子胃饥饿素、摄食抑制因子-1水平比较 3组研究对象的血清胃饥饿素、摄食抑制因子-1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非骨质疏松组、骨质疏松组患者血清胃饥饿素水平降低,血清摄食抑制因子-1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骨质疏松组相比,骨质疏松组患者血清胃饥饿素水平降低,血清摄食抑制因子-1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3组研究对象血清脂肪因子胃饥饿素、摄食抑制因子-1水平比较

注:与对照组相比,aP<0.05;与非骨质疏松组相比,bP<0.05

2.2 骨质疏松组和非骨质疏松组患者骨密度T-值比较 非骨质疏松组患者骨密度T-值为(-0.16±0.06),骨质疏松组为(-0.38±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638,P<0.001)。

2.3 血清脂肪因子胃饥饿素、摄食抑制因子-1水平与骨密度的相关性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胃饥饿素水平与骨密度T-值呈正相关(r=0.386,P=0.001),血清摄食抑制因子-1水平与骨密度T-值呈负相关(r=-0.527,P=0.001)。见图1、2。

图1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胃饥饿素水平与骨密度的相关性散点图

图2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摄食抑制因子-1水平与

2.4 血清脂肪因子胃饥饿素、摄食抑制因子-1水平及二者联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预测价值 以胃饥饿素、摄食抑制因子-1水平作为检验变量,并将骨质疏松症患者状态变量设为1,非骨质疏松症患者设为0,分别制作ROC。ROC结果显示,血清脂肪因子胃饥饿素水平的曲线下面积为 0.758(95 CI:0.662~0.854),截断值是445.71 pg/mL,灵敏性、特异性分别为71.1%和76.4%;血清摄食抑制因子-1水平的曲线下面积为 0.709(95%CI:0.608~0.810),截断值为4.444 ng/mL,灵敏性、特异性分别为73.3%和58.2%;二者联合的曲线下面积为 0.839(95%CI:0.758~0.920),灵敏性、特异性分别为66.7%和92.7%。见图3。

图3 血清脂肪因子胃饥饿素、摄食抑制因子-1水平及二者联合预测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ROC

2.5 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以老年高血压患者是否合并骨质疏松症为因变量(0=否,1=是),将血清脂肪因子胃饥饿素、摄食抑制因子-1的为自变量(实测值),采用Forward(向前)-LR自变量筛选方法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摄食抑制因子-1是影响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P<0.05),而胃饥饿素因子是其保护因素(P<0.05)。见表3。

表3 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全身性骨病,极易引起骨折,多发于绝经后女性和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引起的骨折有很大的危害,是导致老年人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研究[9-11]表明,骨质疏松症患者发生髋部骨折后1年之内,约20%患者会因各种并发症而死亡,50%患者残疾。目前,我国对该疾病的治疗临床多以预防为主,因此,寻找能有效预测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症的指标,有利于进行早期筛查和识别,降低疾病发生的风险。

胃饥饿素又被称为生长激素释放促分泌素受体配体,具有调节食欲、进食和能量平衡的功能,还可调节生长激素的分泌。研究[12-13]发现,胃饥饿素因子还可参与骨代谢和骨密度的调节,刺激成骨细胞的增殖,促进骨生长。毛筝等[14]研究发现,血清胃饥饿素水平与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其表达水平反映了疾病的严重程度,提示血清胃饥饿素可能参与骨疾病的发生、发展。本研究中,非骨质疏松组和骨质疏松组患者血清胃饥饿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健康人群;另与非骨质疏松组相比,骨质疏松组患者血清胃饥饿素水平更低,且其水平与骨密度T-值呈正相关,表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及发展可能与胃饥饿素有关。摄食抑制因子-1是另一种具有调节摄食和能量平衡作用的肽类激素。研究[15-16]显示,摄食抑制因子-1可能与胰岛素具有相同的作用,可降低血糖,在肥胖和糖尿病治疗方面应用广泛。张玉松[6]研究表明,摄食抑制因子-1能降低骨性关节炎病理过程中的炎症反应水平,抑制细胞调亡,提示摄食抑制因子-1因子与某些骨病有关。本研究中,非骨质疏松组和骨质疏松组患者血清摄食抑制因子-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与非骨质疏松组相比,骨质疏松组患者血清摄食抑制因子-1水平更高,并其水平与骨密度T-值有中等强度负相关,提示该因子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骨质疏松症的严重程度,可能是预防疾病发生的保护因素。另外,ROC结果显示,血清胃饥饿素、摄食抑制因子-1因子均有望成为预测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症的指标,且二者联合的诊断价值高于任一单一因子,有利于为临床患者进行及时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综上所述,胃饥饿素因子在老年高血压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中水平降低,摄食抑制因子-1升高,且二者均与骨密度T-值有相关关系,均有望成为预测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症的指标,有助于及时指导患者进行预防和治疗,降低骨质疏松症发生的风险,临床价值较高。但本研究因纳入例数偏少可能影响结果,为进一步提高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后期应扩大样本量,进行深入探究。

猜你喜欢

摄食骨质疏松症骨密度
“贵蚕1号”“华康2号”对人工饲料摄食效果评价
预防骨质疏松,运动提高骨密度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有些骨质疏松可治愈
中华大蟾蜍幼蟾的摄食节律研究※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骨密度水平分三级
天天喝牛奶,为什么骨密度还偏低
两种不同投喂策略对加州鲈摄食量和生长的影响
“川山×蜀水”小蚕人工饲料摄食性改良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