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语言生活研究初探

2020-05-06刘丹

现代语文 2020年12期
关键词:研究价值研究内容研究综述

摘  要:梳理汉语学界关于当代中国语言生活相关问题的研究,对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和阐述。在这一基础上,提出可在理论探索和实践探讨方面开拓更多的研究空间。基于对现有相关研究的成果和局限进行的深入研讨和审视、基于当代语言生活复杂性,对当代网络语言生活中的相关问题进行新的观察和阐释;探索语言生活及其建设的理论内涵;对当代国民语言文明等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探索语言生活建设机制。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语言生活;研究综述;研究价值;研究内容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当代语言生活日益呈现多元化发展面貌。互联网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语言生产方式和语言生活状态。信息化为人们提供了广阔多元的话语自由空间,但话语秩序失范、网络谣言等各种语言生活问题也日益凸显,这对语言生活与语言文明建设的内涵和构成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当代语言生活研究综述

“语言生活”研究是语言规划研究的重要部分,也是社会语言学的核心概念。20世纪60年代中叶,社会语言学作为语言学和社会学的交叉学科而形成并发展。“语言生活”概念一般认为是始创于日本的社会语言学研究,社会的变化会引起语言功能和体系的矛盾,能促使语言发展,日本真正的社会语言学的研究始于地域社会的“语言生活”这一领域。将“语言生活”引入语言规划研究并提升为社会语言学的核心概念的,则是以李宇明为代表的一批中国学者。

汉语学界历来密切关注当代中国的现实语言生活问题。早在1981年,吕叔湘先生为《语言研究》创刊号题词,就已经涉及“语言生活”的内容:“语言的研究不应局限于语言本身,也要研究人们怎样使用语言,研究语言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李宇明为“语言生活”进行了这样的界定:运用和应用语言文字的各种社会活动和个人活动,同时也指出了语言生活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概念[1];他还提出要立足语言生活解决时代需求,努力构建和谐语言生活[2]、[3]。江蓝生提出要直面现实语言生活,加强语言生活研究理论建设,也列举了许多当今中国语言生活的新问题[4]。陆俭明提出树立新时代意识,并论述了提升国民个人语言能力的意义[5]。刘丹青基于当下濒危语言的事实,提出不仅要在有些地区进行以推广普通话为主导的“语言扶贫”,还要在大量城市地区以方言的活态保护为重要目标,对方言传承不利的政策需要检讨和调整,以建设一个以国家通用语言为主导的健康有序的多语多言社会[6]。徐大明将汉语学界“语言生活研究”的理论建树总结为以下方面:(1)提出了“语言生活”的新定義,将其定位在国家语言规划的层面,超越了日常语言的层次,并且将语言研究和语言文字工作也纳入语言生活的范畴;(2)提倡积极主动的语言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从而排除了“被动语言规划”的观念,推动了面向社会现实的对策性研究的发展;(3)将“语言生活”与“语言管理”衔接起来,提出“语言管理的对象不是语言,而是语言生活”的观点[7]。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组织编写的“语言生活皮书”系列,其中的语言生活绿皮书《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主要反映我国语言生活的重大事件、热点问题及各种调查报告和实态数据,为语言研究和语言决策提供参考和服务。从2006年开始,《中国语言生活报告》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密切关注了网络语言的发展变化及其对现实社会生活的影响,对每年国家语言生活的若干方面作了实态调查报告,形成了庞大的动态数据库,极大地推动了整个社会对现实语言生活的关注,成为引导社会语言生活健康和谐发展的有力推手,也为政府相关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和参考。可见,近年来汉语学界在语言生活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方面取得了有事实、有数据、有分析又有对策建议的丰硕成果。

同时,汉语学界对当代语言生活的关注也体现在对网络语言的研究上。网络语言的产生和广泛使用,是一个全球性的语言文化现象。自上世纪90年代,汉语学界的研究者们密切关注并追踪网络语言发生、发展轨迹,探究网络语言现象的传播机制及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取得了一些代表性的成果。如张云辉系统论述了网络语言的词汇、语法特征[8];施春宏以深厚的理论基础、宽广的研究视野,深入探讨了网络语言的语言价值及语言学价值[9]。当前学界不仅积极关注网络语言现象的发生、发展过程,对其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而且密切关注网络语言作为一种传播现象、文化现象所带来的各种社会影响,并努力运用当代语言学、传播学等相关理论,对网络语言现象的构成、衍生和功能作出科学的阐述。可以说,网络语言研究正走向成熟和理性,但也存在重复性分析较多、理论建设不足等问题。网络语言生活是一种独特的语言生活,有其自身的语用特点,我们要直面当代中国网络话语环境中所出现的问题,努力探索网络空间语言生活的治理与语言文明建设。

对语言生活进行研究,也要对语言文明及其建设作出相应思考。在语言研究的历史上,“语言文明”不是一个新近出现的概念,但它的确是在当代语文生活中必须加以重视的概念。语言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是人类在语言或与语言密切相关的方面取得的进步成就。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之根,也是民族文化的图腾;语言文字是个人的人文素养,也是个人归属、个人发展的重要凭借。汉语学界对语言文明的理论探讨最具代表性的是陈汝东,他系统阐述了“语言文明”中的重要问题,并论述了语言文明的语言性、进步性、社会性、民族性、时代性等方面的特点[10]。他还进一步探讨了中国话语文明的历史走向问题,即在全球话语体系建构中,中国应怎样建构自己的国家话语体系[11]。其他学者如姜德军[12]、孟迎辉[13]等,也对语言文明进行了深入探讨。此外,还有结合具体语言使用群体进行的语言文明研究,如张焕香和李卫红[14]等。需要指出的是,语言文明在理论建设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我们需要在理论上对语言文明与整个社会生活的互动关系进行全面的认识,需要从理论上深刻阐述语言生活、语言文明、语言规划之间的密切关系,需要在学术上厘清语言文明这一研究领域在社会语言学中的位置。

二、互联网时代语言生活研究的价值

总的来说,对互联网时代的语言生活进行系统研究与深入探讨,既是出于语言生活现实的必然要求,也是出于语言理论建设的必然要求。

就语言生活现实而言,互联网时代产生了很多网络新媒体,如微博、微信、微电影、短视频以及其他自媒体平台与传统媒体的网络版,同时,还在网络空间产生了大量新词新语和新的语法现象。网络语言生活虽然与现实语言生活有深刻的关联,但是它也有不同于现实语言生活的一面,具有自己的运行特点和语言运用特点。我们有必要深入观察、思考当代中国语言生活现状,探究网络语境下某些语言形式何以获得使用频率、语境相关性等方面的表达优势,进一步探究网络时代语言动态发展变化的规律。互联网时代的语言生活为我们提供了挖掘语言动态性内涵、探究更多语言生活相关问题的丰富资源。语言文明等相关概念在互联网时代的语言生活中亦被赋予新的解读和阐释,语言文明建设的内涵和构成也要适应新的现实要求。就此来说,在实践探探索方面,我们可以对语言生活中的各种语言现象进行考察与分析,制定出既合乎语言规律又符合我国语言生活国情的语言文明建设规划,进而加快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提高语言文字服务能力,构建和谐语言生活。

就语言理论建设而言,研究语言生活现实离不开理论的支撑与指导。通过上文对语言生活研究动态的梳理,可以看出,现有研究大多是从语言结构本身出发,对互联网时代语言生活中的各种语言现象进行个案研究与微观剖析,而对语言生活、语言文明建设等层面进行高屋建瓴的宏观研究与理论阐释的论著还比较少见。在理论探索方面,我们可以进一步挖掘语言生活的理论内涵,推进语言文明建设的理论阐释,开拓学术研究视野,丰富相关研究成果。

互联网时代的语言生活不仅从现实和理论两个方面为学术界的相关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它本身也具有多方面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从学术价值来看,对互联网时代的语言生活和整个社会生活的互动关系进行思考,尝试厘清相关术语和概念的准确内涵,厘清语言生活研究领域在社会语言学、应用语言学中的位置,有利于加强语言生活研究领域的理论构建,可以进一步推进“语言生活理论中国化”学科建设。同时,对互联网时代的语言生活的研究也势必会促进汉语语言文明的研究,使语言文明研究在事实观察及理论阐释方面均有所提升,丰富语言文明建设的研究成果。

从应用价值来看,关注互联网时代的语言生活,追踪新兴语言现象,可以为各层次的汉语教学提供强有力的实证支撑与理论支持,也可以为汉语的信息处理提供有益的借鉴:充分分析各种网络创新表达形式的句法语义内容与语用功能,这将有助于汉语语法信息库的建立与更新,并将为这些词语的自然语言理解与人机接口研究提供颇有价值的参考。同时,研究当代网络空间的语言生活,有利于加强语言文明建设进而促进公民文化建设,助力网络空间治理,促进语言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互联网时代的语言生活,还可以为国家语言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和依据。关注语言文明现象并探寻语言文明秩序建设及其发展规律,其研究成果可为构建和谐语言生态、推动社会文明建设、提升国民语言能力和国家语言竞争力的各项语言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撑。

三、互联网时代语言生活研究的主要内容

基于互联网时代语言生活的复杂性,我们可以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当代网络语言生活中的相关问题进行新的观察和阐释,并以此为核心建立新的研究框架、研究范式。具体来说,首先,要对互联网时代的语言生活进行全方位、多层面的的学术性考察,对当代语言生活中的语言文明现象、语言生活秩序、信息化条件下的语言文字规范体系、当代语言文化研究等开展针对性研究;其次,应促进语言生活研究与多学科多领域的有效对话;再次,在大量事实分析的基础上,对语言生活中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挖掘概念新内涵、强化新观念、获得新认识,阐述当代语言生活的独特性内涵,探索既合乎语言动态变化规律又符合我国国情的语言生活建设机制,以促进当代我国语言生活的和谐发展。我们认为,互联网时代语言生活研究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语言生活中的各种语言现象进行考察与分析

在互联网时代,语言文字的应用方式及手段日益现代化,同时,社会对语言文字应用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在实践探讨方面,我们可以基于网络时代语言生活的复杂性,梳理当代语言生活中的种种现象,如网络话语秩序失范、网络谣言横行、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语言文字应用检测、当代语言文化研究、国民言语行为的质量及言语素养水平、公众言语环境的文明程度等。在此基础上,深度阐释语言生活现象的二重性:语域性与普遍性、传承性与时代性、稳定性与可变性,并积极思考当代语言生活言语交际秩序的完善性、科学性。这些观察和思考,可以促使我们深入挖掘当代语言生活动态变化的动因和机制,分析语言动态性特征的内涵及表現,阐述语言发展动态机制的系统性和协同性,以进一步认识互联网时代语言生活动态运行的独特性。

2.阐释语言生活、语言文明建设的理论内涵

从理论上深刻阐述语言生活、语言文明、语言规范、语言规划、国家软实力等概念之间的关系,在学术上厘清语言文明这一研究领域在社会语言学、应用语言学中的位置,也是互联网时代语言生活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和重要的组成部分。

3.当代国民语言文明问题调查研究

在对当代国民语言文明问题调查研究时,可以搭建多学科、跨领域合作平台,利用舆情监测软件调查、调查问卷等方法,探索新时代语言文明建设与话语体系、话语主体的关系,深入探究种种语言不文明现象形成的主客观因素,如语言文字规范意识、认知水平、趋同心理、语用惯性等。

4.探索语言生活建设机制

在探索语言生活建设机制时,我们可以系统分析语言生活建设的多方面保障,如法制保障、政策保障、社会管理与服务领域语言效能提升等;深度阐述语言生活建设的策略,如科学化、大众化、国际化策略等;积极探索推进语言生活建设的具体措施,如语言教育改革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新媒体话语引导与示范、加强语言文字法制建设、健全语言文字测评体系、强化重点领域语言文字监督检查(尤其要加强对网络语言、新词新语等的监测研究和规范引导)、打造中国语言文化传播品牌等;深入思考跨文化交际、汉语国际传播中语言文明建设策略研究,以制定出既合乎语言规律又符合我国国情的语言文明建设规划,加快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提高语言文字服务能力。

总的来看,关注当代中国语言国情,探讨当代语言生活问题,有利于提高公民的语言能力、营造美好的语言生态环境、构建健康和谐的语言生活,这也是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任务目标之一。社会需要有多元和谐的语言生活,个人也需要有文明健康的语言生活,今后我们可以进一步加强对互联网时代的语言生活问题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李宇明.语言生活与精神文明[J].语文建设,1997,(1).

[2]李宇明.语言生活与语言生活研究[J].语言战略研究, 2016,(3).

[3]李宇明.立足语言生活解决时代需求[J].语文建设, 2018,(12).

[4]江蓝生.直面现实语言生活[J].语言战略研究, 2016,(1).

[5]陆俭明.树立“新时代”意识 做好语言服务研究[J].中国语言战略,2018,(5).

[6]刘丹青.语言资源保护与差异化语文政策[J].语言战略研究,2019,(3).

[7]徐大明.城市语言管理与城市语言文明建设[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3).

[8]张云辉.网络语言的词汇语法特征[J].中国语文, 2007,(6).

[9]施春宏.网络语言的语言价值和语言学价值[J].语言文字应用,2010,(3).

[10]陈汝东.论语言文明[J].语文建设,1996,(11).

[11]陈汝东.论中国话语文明的历史走向[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6,(6).

[12]姜德军.语言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J].前沿, 2002,(11).

[13]孟迎辉.语言文明与社会主义行政文化建设[J].党政干部学刊,2016,(10).

[14]张焕香,李卫红.北京高校大学生语言文明状况调查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2013,(3).

猜你喜欢

研究价值研究内容研究综述
广元石窟摩崖题记的资料及其价值
内蒙古民办高校教育发展现状与提升的研究价值
我国会展物流研究综述
我国会展物流研究综述
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文献综述
近三十年《诗经·周颂》的研究综述
生态翻译学研究简述
英语虚拟语气的认知研究综述
关于重游意愿的研究综述
关于图像处理中几个关键算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