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问题驱动,同伴学习”的探索与思考
2020-05-06张素芬
张素芬
新一轮教改强调培养学生“核心素养”。2017年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教学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途径。“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绝不是取决于对现成的历史结论的记忆,而是要在解决学习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历史,在说明自己对学习问题的看法中解释历史。”“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不能凭空形成,也不能只靠灌输形成。只有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在做中学,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认识历史的过程中联系和运用知识、掌握探究历史的方法和技能,逐步学会全面、发展、辩证、客观地看待和论证历史问题,才能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以提升和发展。”[1]为了有效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笔者尝试用“问题驱动,同伴学习”模式开展教学探索。
“问题驱动,同伴学习”模式的探索,以实际教学需要为依据,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分组,合理预设探究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指导并促进同伴间的共商互助,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以下是笔者在《罗斯福新政》一课教学中“问题驱动,同伴学习”模式的具体操作与思考。
一、创设情境,问题驱动,激发探究兴趣
首先,高中历史教学活动中,课堂氛围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参与度,教师应该给学生创设生动激趣的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质疑、思考探索的环境。明代学者陈献章说过:“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2]诚然,有疑才有所思,有思必有所得。
在探究“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时,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教材信息,一方面“在经济危机影响下……失业人数急剧增长、农民大量破产”,人民生活水平骤降,等待救济;另一方面却是“垄断资产阶级销毁产品,如美国就把大量的牛奶倒入密西西比河”、“另有大量的农产品被销毁或当燃料烧掉”……[3]看似矛盾、令人生疑的情境,引人一探究竟,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不能直接把过剩的产品给贫穷的人民呢……带着这些疑问,学生们开展课堂同伴学习,寻找答案。
其次,驱动同伴学习的重要手段是“问题”。好的问题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好问题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课堂真正地走进学生的内心。[4]怎样的“问题”才是好问题,才能有效“驱动”同伴互助学习呢?仍以“罗斯福新政”的教学为例,了解了新政的背景之后,教学的重点在于面对严重的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如何实行(即新政的主要内容)。此处涉及几个常见的疑問:新政的突破口是什么?结合工业领域采取的措施,罗斯福新政有没有偏离资本主义方向?传统的直接救济和以工代赈哪个更显优势? 在主问题的引领下,再辅以问题串,同伴们合作探究得出结论。
以“新政的突破口”学习为例, 在上面提及的情境中,笔者尝试了以下设问串,由学生同伴合作交流完成。
1.经济危机中,生产是否绝对过剩?(不,是相对过剩,因为人民生活物资仍严重缺乏。)
2. 人民所需物资要购买得来,怎样让人民提高购买力?(有工作才有购买力)
3. 要让人民有工作,工业企业部门必须恢复生产,恢复生产的资金哪里来?(向银行贷款)
4. 可见,罗斯福新政的突破口在哪里?(整顿金融领域)回顾经济危机的同时,也理解了罗斯福新政为何从金融领域着手改革,可以说一举两得。
对于“新政实质”的学习,从以下情境入手,辅以设问串,引起学生质疑和思考。
材料:罗斯福“新政”从一开始就遭到一部分资本家的反对。……报纸上连篇咒骂罗斯福是“向富人敲竹杠”,说罗斯福天天都吃“烤百万富翁”。在关于《社会保障法》的听证会上,有人高喊“这个法案是从《共产党宣言》第18页逐字逐句抄来的”。
——王春良等《世界现代史》
1. 罗斯福新政实施中,是哪些措施令他遭到非议、攻击?(学生思考,与资本家利益相冲突的措施就会遭到反对,如限制生产规模、保护工人利益等,此问题容易解决。)
2. 新政中明确工人最低工资、最高工时的直接目的、最终目的是什么?(结合前面的探究,学生不难发现最低工资的设置,可以让工人有一定的生活来源,购买生活必需品,刺激消费;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最高工时的规定也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更是有利于缓和劳资矛盾,稳定资本主义社会。)
3. 这些人对罗斯福的攻击是否成立?(否)可见罗斯福实行新政这些措施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始终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一连串的设问由材料入手,由浅入深,符合学生思维特点,一步步引导学生把握新政的实质。创设情境,有效设问,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积极地思考,迫切地求知,并在探索中感受到乐趣,从而达到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主动学习的效果。
二、同伴学习,交流互助,提升综合能力
在“问题驱动同伴学习”的教学中,情境、问题的设置固然重要,但同伴学习的组织和开展也同样值得关注和研究。俄罗斯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指“由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决定的实际发展水平和由成人指导或更有能力的同伴合作解决问题能力决定的潜在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距离”,在他的表述中,就近发展区“唤醒了各种内在发展过程,这些过程只有儿童在与其环境中的人进行交流时才能运行”,可见,同伴角色在合作学习中有其独特的意义。
在掌握课程要求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时,学习者的个性和学力都存在差异。借鉴同伴教育的基本理念,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和结识同伴,组建相对稳定的互惠的学习共同体,同伴学习贯穿整个学习过程,通过相互示范、学习、帮助、督促、评价等同伴间的互动,实现个体生命共同关照、共同成长。同伴学习可以是同桌间的互动,如预复习中,同桌之间的互相带动,有助于学力弱的一方跟上脚步,以更充分的准备参与课堂学习。同伴学习也可以在学习小组中展开,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教师引领,学生分工合作,开展探究学习,增强彼此交流,培养彼此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当然还有团结协作能力。后者的开展对教师、学生的要求更高,怎样更有效地进行此类同伴学习是探索的重点。
初期的“同伴学习”尝试中,学生们兴趣有余,实际操作不足,往往无法完成既定教学任务,而且在学习中出现总是那么几位学生在“行动”、有些学生就是听众甚至游离于同伴学习之外,以及同伴学习后评价不到位,结果不了了之的现象。在不断的尝试和磨合中,我们共同寻找合理的对策,不断探索,不断完善。
首先,按照性格、所长自由组队,5人左右形成同伴学习小组,成员组成上,有些是共同喜欢历史学科便于经常交流讨论,有些是平时好友组队但各偏文理,以求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其次,明确分工,明确小组中的主持人、记录者、总结者、展示者、补充者……各司其职,轮流担任,既可以保证每位组员在合作学习中的参与度,又让大家在体验各种身份中培养自身综合能力。
第三,自主评分,每次同伴学习组内按职能、评分等级(优秀、良好、合格、有待合格)记录评价。对于活动展示,则由各组交流评价。每一次的自评和互评,同学们按照实际情况公平公正地记录下来,评价其他组员的表现同时,更是对自己表现的反思及激励,相互促进,更加积极主动融入到同伴学习中去。
作为教师,应该是同伴学习的助力,我们应该给学生多一分关爱,多一分期待,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在适当的时候,用分类标准进行评价,大力表扬表现较佳的学生,如:表述很有逻辑性,表达能力强;鼓励表现暂时不理想的学生,如有细致的观察、与众不同的思考角度……如探究“以工代赈”,设问“比起直接给予救济,以工代赈有哪些优势?”问题引领加以书本上形象的图片情境,同伴学习探究展开。张同学默默地仔细观察图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正在工作的人们是积极忙碌的,直接领救济的人们估计不会有这种状态……”有学习同伴笑起来。经过的教师参与到合作学习中,“观察得很仔细,的确,靠工作得到收入要比直接领救济让人高兴。”及时的肯定让学生很有成就感,更积极地与同伴讨论起“以工代赈”的其他优势来。
在同伴学习中,学生如能感受到来自教师、同伴的肯定、欣赏,他们就能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产生成就感,甚至有“意犹未尽”的感觉,对接下来的学习充满期待,对历史学习充满信心,历史教学活动就能够顺利开展并不断深入。
在“同伴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学生们慢慢学会了倾听,习惯了质疑,适应了同伴学习的各个环节,也在和同伴们的交流和碰撞中,更加理解和尊重他人,共同分享思维方法和学习成果。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们有充足的时间沉浸在“探究”中,感受到“探究”的快乐和成就感,并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
三、多思多行,教学相长,优化教学效果
在“问题驱动同伴学习”教学模式的不断探索中,不仅学生获益匪浅,教师也是受益良多。教师的观念进一步深刻转变,教学中以学生为本,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与学生共同搭建学习的“舞台”,用精心设计的情境、问题,引导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以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不断的探索中,教与学双方都面临新的环境、新的能力要求,双方在这个过程中都得以成长。教师自身在“问题驱动同伴学习”中将会受到更多的挑战和启发,对学生提出相关学习要求的同时,也是对自己教学行为、教学能力的促进,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安排、组织好课堂同伴学习。
在“问题驱动同伴学习”的实际操作中也存在较多困惑。关于时间的安排,寻找整理资料、合作学习、展示评价等需要大量的时间,对于课程不轻松的高中学生来说,是一个不容忽視的问题;面对学生差异,设问的难易度直接影响学生的参与度,如何才能让各层次学生积极参与到同伴学习中来;平时的“合作学习”、“综合能力培养”对各类考试的有效应对……有待我们一线教师在探索中不断思考和调整!不断的教学探索中,我们高中历史教师还须再接再厉,在“情境创设”、“问题驱动”、“同伴学习”上多一些思考、多一些实践,将“问题驱动同伴学习”真正融入到历史课堂中,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开阔思路、合作提升,力争历史课堂教学从“有效”走向“高效”。
【注释】
[1]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51、50页。
[2]陈献章:《陈献章集》(全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165页。
[3]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二册),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11页。
[4]魏勇:《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7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