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这个项羽有点不一样

2020-05-06谭盛祥

读写月报(高中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垓下汉王项王

谭盛祥

司马迁对项羽是钟爱的,他不但将项羽列入帝王本纪的序列,而且在项羽英雄末路的时刻,不吝笔墨,浓墨重彩,《项羽之死》便是其中最精彩的部分。在文章的最后,项羽终究还是死了,引来了无数文人墨客的讨论:在关键时刻该不该过乌江?过乌江后有没有机会翻盘?似乎是一个永远都没有答案的争论。

如何去理解项羽?我们基于教材但又不能拘泥于教材,应充分利用与之相关的文献,聚拢分析,才能够更精准地把握丰满的人物形象,感受到丰富的审美意味。

危急之中方显英雄情义

垓下之围中,一向无所畏惧的项羽,突然有点不一样,“大惊——夜起——饮帐中——悲歌慷慨——泣数行下”,这一系列动作,真真实实地表现出了项羽的害怕与无助。以常理观之,堂堂西楚霸王怎会如此害怕与无助?他害怕什么呢?似乎可以从他的《垓下歌》中找到一些答案: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不是担心自己殒命绝境,不是担心失去江山,而是担心虞姬——这个跟着他历经人生风雨的红颜知己,把他当做全部世界支柱的女人。项羽深知,自己不再能一吼声震天下诸侯,没法再给虞姬保护,更明白落入敌军的虞姬会有怎样的境遇。此刻项羽的害怕与无助,只因为对一个在大历史中再普通不过的女子动了真情。

若是放在常人身上,这种情义绝对令人钦佩;然而,他是要去争得天下的霸王。故而,从世俗功利的角度来看,他的重情重义未必是一件好事;相比之下,他的对手刘邦则“聪明”多了,我们可以试着从史书中找寻到一些佐证。在《史记·项羽本纪》中,有这样的记载:

楚骑追汉王,汉王急,推堕孝惠、鲁元车下,滕公常下收载之。如是者三。曰:“虽急不可以驱,奈何弃之?”于是遂得脱。

危险时分,哪怕是至亲骨肉,刘邦都敢于舍弃,二者在情义上高下立判,这就是我们常常愿意为失败的项羽而惋惜却不愿意为胜利的刘邦喝彩的原因。

勇猛之下的赤诚可爱

《项羽之死》中,项羽反复说着一句话:“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意思是,是老天要灭亡我,并不是我打仗不行。在东城突围中,项羽不仅是为了突围,更是要再一次证明他打仗的能力。只剩下二十八骑的时候,项羽对部下说:“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明知陷入绝境,既懒得去反思自己的错误,更不太在意如何摆脱困境,只想着要再次证明他的个人战斗力。很多批评家由此批评其自负,然而实际上,如果单纯从战斗力的角度来看,项羽是绝对有理由骄傲的,战斗结果也证明了这点。凭借二十几人,就成功突出汉军几千人的包围,自己才损失两人,所以项羽才会骄傲得像个孩子一般的问道:“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何其可爱!

作为一名战士,能跟随这样一位战神一样的领袖,有时即便战死也是无憾的吧。单纯作为一名将领,有足够的作战能力就够了,可惜项羽承担的使命是与天下诸侯争夺天下。在城府很深的刘邦面前,他的这种孩子气又是致命的。鸿门宴开始之前,刘邦的手下曹无伤跑去给项羽送情报,结果项羽在鸿门宴中随口就把曹无伤给说出来了,导致刘邦逃回去之后“立诛曹无伤”。从世俗政治的视角来看,这种孩子气般的口无遮拦可以称得上无畏,也可以说是无知,只是夺取天下是需要玩一些政治套路的,孩子气般毫无城府的项羽,失败已是必然。

生死情境下耸立的骄傲

项羽是骄傲的,战斗中的项羽如此,临死时的项羽亦是如此。文章末尾有句蛮值得玩味的话:“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这句话说明,项羽突围成功后,还是想渡过乌江。这个时候,好心的司马迁给项羽安排了一位乌江亭长来帮他。不知道是亭长的无心,还是司马迁有意为之,这个时机出现的亭长,恰恰成了压倒项羽的最后一根稻草。

“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亭长的话,很有道理,具体分析了江东的优势;然而,在我看来,恰恰就是“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有点多余了。这句话的意思很明白——只有我有船,我可以帮你渡江,摆脱汉军的追击。这句话深深地刺痛了项羽的骄傲,也让项羽彻底清醒过来。

我们依旧还记得,文章中反复出现的项羽的那句口头禅“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不管形势发展到何等地步,项羽都把一切推给了老天,推给了命运。垓下被围时,项羽说“时不利兮骓不逝”,日行千里的战马不愿意跑了,归结于“时不利”,好像说得过去;垓下突围时,被一个素不相识的老农民欺骗突围方向,导致全军陷入大泽中,归结于“时不利”,貌似也说得过去;可是这次,老天似乎青睐项羽了,派了一个亭长来帮他,如果项羽接受了他的帮助,就意味着要承认一个事实:天并不是要亡他。这便意味着他的失败跟老天没关系,是他自己的错导致了失败。于是,一直以来的信念从此开始崩塌。威震天下的霸王,沦落到需要一个其貌不扬的小小乌江亭长来救他;即使能够逃脱,从此再也不能骄傲地说“非战之罪”了。这对骄傲的项羽来说是致命的,因为他深知,失去骄傲、尊严的项羽,等于失去了灵魂,不再是项羽,更不是霸王。故而,他选择了拒绝亭长的帮助,毅然自刎……

唐代诗人杜牧在《题乌江亭》中云:“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想必是把项羽看成了一个可以俯身弯腰的人。殊不知,在对项羽个性的认知上,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其实更为精准。

最后独白中的悲悯

项羽不过乌江,除了关乎他的骄傲与尊严之外,也关乎苍生。最初,项羽对苍生似乎没什么悲悯:“楚军夜击坑秦卒二十余万人新安城南。”“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从以上行为来看,项羽性子里确实有很强的暴戾成分在,这样做也许有其战略的考量,但坑杀降卒、屠城,也足见其性格中少一份对苍生的悲悯。可是,到了后期,也许是经历了太多的战场厮杀,看多了生命的陨落,我们发现项羽变得有点不一样了:

楚汉久相持未决,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漕。项王谓汉王曰:“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

项羽正是看到了因两军相持不下,给天下百姓带来的苦难,故而想早点结束这场持久的对峙,解放天下苍生,虽然他提供的方法是跟刘邦一对一的单挑,看起来有点天真,但不可否认的是,此时的项羽开始有了悲悯之心。

外黄不下。数日,已降,项王怒,悉令男子年十五已上诣城东,欲阬之。外黄令舍人儿年十三,往说项王曰:“彭越彊劫外黄,外黄恐,故且降,待大王。大王至,又皆阬之,百姓岂有归心?从此以东,梁地十馀城皆恐,莫肯下矣。”项王然其言,乃赦外黄当阬者。

一个小小的外黄,要是放在以前,久攻不下,搞得项羽很头疼,有伤霸王的威名,最后拿下的时候必然是要报复的。可是,此时一个十三岁的小孩就把想要屠城的项羽说服了,赦免了那些要被坑杀的人。是不是因为这个小孩子的口才特别好呢?倒也未必,谋略和口才强如亚父范增,项王亦所听不多;这次能听一个小孩子的话,应是项羽心中对生命的认识有了深入一步的理解。

看看项羽在拒渡乌江时的那句话:“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是啊,项羽心中是有愧的,八千子弟跟随他东征西战,最后一个不剩,背后是多少个家庭的妻离子散……项羽是真的怕了,逃回江东再来一次吗,会有更多的人因战乱而丧命,更多的家庭破碎。与其如此,还不如以自己的死来换取战争的结束,这正是此时项羽心中所愿。自刎而死既是得偿所愿,更是一种对人世的悲悯。

猜你喜欢

垓下汉王项王
成语名场面
楚汉之争最后四个月大致情节梳理(上)
《史记·项羽本纪》(节选)
四面楚歌
移动互联新探索
准确 高效
汉王科技的变革
汉王的退路已被堵死
亚父之死
垓下古战场遗址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