垓下古战场遗址探寻
2009-06-08浔阳
浔 阳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叹的就是两千多年前在垓下兵败的楚霸王项羽。
公元前202年,四面楚歌,十面埋伏,天昏地暗,项王只身率领800壮士突出重围,败走乌江,面对滔滔江水,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说罢。拔剑自刎。这位让汉军肝胆惧裂的真正战神,起兵时24岁,少年英雄,威震四海;自刎时31岁,宁死不失气节!
垓下之战,规模空前,在中国和世界战争史上影响深远,列为世界古代战争史中著名的七大战役之一,垓下古战场也被专家们称为“东方滑铁卢”的遗址。当年的古战场今安在?让我们走进两千多年前硝烟弥漫的战场,探访古人的足迹……
据专家考证,垓下古战场俗称霸王遗址,现在叫濠城,当年的垓下古战场就位于今天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城东24千米处沱河南岸的垓下一带,现在的垓下村就是两千多年前的霸王古城。
霸王城位于濠城镇北侧,紧临沱河(古汶水),是垓下遗址的核心保护区,该城为一椭圆形的汉代城池,占地近30万平方米,虽经两千多年的风摧雨浸,城墙仍高出地表2.5~4米。垓下霸王城呈不太规则的四方形,大多数地段的城垣仍耸立在地面,保存完好,城的拐角处均构筑成弧形。城北濒临沱河,城东、南、西三面开掘有护城河,当初的霸王城其实是一座土筑的营垒,地势偏高,四面环水,作为军事要塞易守难攻。据当地群众说,以往每当大雨过后,在土城的周围常有残剑和箭簇露出地面,可见这里当年的战斗规模之大。
目前史学界已基本认定:现实中的“垓下村”就是历史上的“垓下”,而整个古战场的范围应该是以此为中心,分布于现在的泗县、灵壁、五河、固镇等县交界处的方圆百余平方公里的广大地域上。因此这些地方都有“霸王城”,灵壁县境内不仅有“霸王城”,附近还有韩信吹箫台、虞姬墓等。这些县的县志均有垓下之战的记载,足以说明当时战争规模之大和分布之广。
如今的垓下已是一座村庄,住着几十户农家。而民间广为流传的“四面楚歌”、“十面埋伏”、“霸王别姬”等动人凄美的故事均出于此。村头立有大型的项羽怀抱死去虞姬的雕像。雕塑中两把青铜利剑拔地而起,对峙形成一个大三角,寒光剑影象征着战争阴霾,预示着楚汉战争的惨烈,也正是这两把利剑决定了楚、汉各自的命运。利剑底座还雕刻着左青龙右白虎图形,以示龙虎之争。雕塑向人们诉说了霸王别姬这个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刻画出西楚霸王项羽与虞姬的生离死别、爱恨交加的感人情景。雕塑的四角,安放了楚国最具代表性的乐器——编钟,警示后人警钟长鸣,要和平,不要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