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限水条件对小麦藁优2018产量的影响

2020-05-06王贺任红晓朱晓龙郭佳宗丽娟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8期
关键词:品质小麦产量

王贺 任红晓 朱晓龙 郭佳 宗丽娟

摘要    在石家庄市藁城区小麦生产中灌溉水次数是影响小麦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试验采取了3个限水模式设计,明确不同限水条件对藁优2018基本苗、经济性状、品种的影响,为在藁城区大面积推广节水稳产高产技术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苗期各处理地力相同,没有灌水,因而基本苗、越冬茎数及起身期茎数差异不明显;由于播期推迟,加上越冬返青期有几天极端低温天气,造成越冬期群体苗小、苗弱,冬前三叶大蘖少,所以1水和2水處理的成熟期穗数与0水处理相比增加不明显;春季浇水能增加籽粒中蛋白质和湿面筋的含量,尤其是浇2水增加较明显。综合产量三因素所得的理论产量,1水和2水处理均高于0水处理,增幅分别为4.82%和11.33%,实产增幅分别为17.52%和15.30%。因此,灌水对小麦藁优2018产量和品质影响比较明显。

关键词    小麦;藁优2018;灌水次数;产量;品质

中图分类号    S5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08-0011-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石家庄市藁城区是我国小麦的主要产区之一,也是冀中南平原的典型生产区域。藁城地处河北省西南部,太行山东麓河北平原中南部,年平均气温12.5 ℃,年有效积温4 100 ℃,年日照时数2 711.4 h,日照率56.7%,年平均降水量494 mm,无霜期196 d[1]。灌溉用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7[2],冬小麦生育期内的降水量仅占年降水量的20%~30%[3]。地下水资源的逐年减少和不断增加的需水量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而小麦又是一个主要的耗水作物[4-7]。本试验通过分析藁优2018生育期内节水抗旱性、丰产性和抗逆性等关键农艺性状,为在藁城区大面积推广提供技术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18年在梅花镇高玉千亩示范方位内进行。试验地常年种植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制作物。整地施肥前取0~20 cm土样测定,土壤pH值为8.2,含有机质24.989 g/kg、全氮2.020 g/kg、硝态氮11 mg/kg、速效磷40.9 mg/kg、速效钾170 mg/kg。前茬作物玉米,全部秸秆还田。供试作物:小麦,品种为藁优2018(藁城区农科所提供)。

1.2    试验设计

设计春季灌水次数0水、1水和2水3个水平。3次重复,以0水作为对照(CK),小区面积1 333.3 m2左右。氮肥50%底施,50%拔节期施用;0水处理全部底施。

1.3    试验过程

基肥施用复合肥(15-15-15)600 kg/hm2,播种时间10月16日,播量225 kg/hm2,种植形式是15 cm等行距,采用播种前2次镇压。4月1日浇春一水并追施氮肥75 kg/hm2,5月18 日浇春二水。11月8日采用5%双氟磺草胺225 g/hm2、40%唑草酮30 g/hm2兑水450 kg/hm2冬前除草喷雾。3月14日早春“一喷多效”,采用25%己唑醇150 g/hm2、40%毒死蜱750 mL/hm2兑水450 kg/hm2冬前除草喷雾,主要用于防治早春纹枯病、麦蜘蛛等病虫害。5月1日中后期“一喷综防”,采用25%己唑醇150 g/hm2、25%吡虫啉150 g/hm2、15%高效氯氟氰菊酯150 g/hm2、98%磷酸二氢钾1 500 g/hm2兑水450 kg/hm2冬前除草喷雾,主要用于防治蚜虫、白粉病、叶枯病、叶锈病等病虫害,并增施叶面肥。

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在田间及室内进行观察、测量、记录,试验数据用Excel 2003和SPSS 17.0软件进行计算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基本苗

由表1可以看出,基本苗、越冬茎数及起身期茎数3个处理差异不明显。拔节期茎数1水和2水2个处理明显高于0水处理,增幅分别为9.16%和8.34%。成熟期穗数1水处理略高于0水处理(3.74%),而2水处理高于0水处理5.88%。

2.2    经济性状

由表2可以看出,1水处理的穗粒数略高于0水处理(3.55%),2水处理则明显高于0水处理(13.12%)。1水处理的千粒重与0水处理基本持平,而2水处理千粒重低于0水处理(7.05%),差异较明显。综合产量三因素所得的理论产量中,1水和2水处理的产量均高于0水处理,增幅分别为4.82%和11.33%。实产方面,1水和2水处理也均明显高于0水处理,增幅分别为17.52%和15.30%。

2.3    品质

由表3可以看出,3个处理的籽粒水分含量差异不明显。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1水处理均略高于0水处理,增幅分别为1.41%和1.95%;而2水处理则分别高于0水处理4.93%和4.87%。因此,春季浇水能增加籽粒中蛋白质和湿面筋的含量,尤其是浇2水增加较明显。

3    结论与讨论

由于10月7—10日遭遇连续阴雨天气,总降水量为179.8 mm,造成播期推迟到10月16日,因而冬前各品种越冬茎数基数偏小,且苗期各处理地力相同,没有灌水,基本苗、越冬茎数及起身期茎数差异不明显。

由于1水和2水处理拔节期浇春一水,所以分蘖明显高于0水,但由于播期推迟,加上越冬返青期有几天极端低温天气,造成越冬期群体苗小、苗弱,冬前三叶大蘖少,所以1水和2水的成熟期穗数与0水相比增加不明显。

进入6月,小麦正处于灌浆期,持续的高温天气造成灌浆期缩短,提前成熟,造成无效小穗和秕粒增多,所以0水、1水和2水3个处理的穗粒数、千粒重及产量较往年试验数值偏小。

4    参考文献

[1] 张胜爱,郝秀钗,崔爱珍,等.不同播种措施对河北冬小麦产量影响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13,29(15):98-102.

[2] 吕长安.河北省水资源现状分析及解决措施[J].中国水利,2003(6):76-78.

[3] 王春泽,乔光建.河北省降水特性与农业需水耦合关系分析[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08,6(6):90-93.

[4] 李新强,高阳,黄玲,等.播期和播量对冬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灌溉排水学报,2014(2):17-20.

[5] 闫学梅,于振文,张永丽,等.不同小麦品种耗水特性和籽粒产量的差异[J].应用生态学报,2011(3):694-700.

[6] 裴宏伟,孙宏勇,沈彦俊,等.不同灌溉处理下冬小麦水平衡与灌溉增产效率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1(5):1054-1059.

[7] 马香花,周秋峰,王保林,等.浇水因子对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08(9):203-205.

猜你喜欢

品质小麦产量
解读山东小麦栽培技术要点及发展前景
小麦,你好
4月份有色金属行业运行情况
防止小麦倒伏和增加穗数及穗重的措施
浅谈民生新闻栏目特色的挖掘
工商联副主席潘刚:让中国企业成为“品质”代名词
国际茶叶产量少量增加
2014年6月印度橡胶产量增长65.8%
我的英国朋友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