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为意大利经济特区发展注入新活力
2020-05-06在御
在御
意大利是欧盟第二个同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倡议谅解备忘录的国家,并将在英国脱欧后成为欧盟第三大经济体。
历史上,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等港口城市就有自由贸易的传统。今天,意大利更是将自由贸易区和经济特区政策作为促进地区发展、平衡南北差距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意大利对经济园区建设重视日益加强
1991年,意大利政府颁布317/91号法规,赋予工业区以法律地位,该法律标志着意大利政府重视工业区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在通行的欧盟法律外,意大利还专门出台《自由贸易区法》,给予区内更大的经济自由,超出普通的欧盟法律赋予的经济自由。
2017年,意大利政府颁布以振兴南部发展为目的的《南部法令》,明确了在南部设立经济特区的规划,以经济特区为政策工具促进南部经济发展。
不久前,意大利驻华使馆举办意大利经济特区投资洽谈会(下称洽谈会),旨在为意经济特区的中小企业出口在中国寻找新市场,助力物流、基础设施、能源和建筑领域等中小企业国际化。
在当天的洽谈会上,意大利经济发展部副部长斯特法诺·布法尼通过视频发来开幕致辞。他指出,2019年,意大利与中国签署了《(中意政府间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这将为两国源远流长的传统友谊和共同的增长与进步带来重要机遇。
布法尼表示,新一届意大利政府将积极促进对意南部的外来投资以缩小南北经济发展差距,南部经济特区将能够为投资者保障高回报的投资前景,并且,在税收优惠、行政便利化措施等方面给予重要支持。
“意大利在农业食品领域,产品形式多样、品质卓越,将能够很好地适应中国消费升级背景下的市场需求,本届政府也正在拓展与中国在该领域的合作。”布法尼说。
意大利联合圣保罗银行意大利南部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马西莫·德安得雷斯表示,欢迎更多中国企业在经济特区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能源、航空、机械制造、海运、物流、农业、制药、信息及通信技术等领域的业务合作。为此,意联合圣保罗银行制定了专门针对外国投资商的优惠和鼓励政策,将为在经济特区开展业务的公司提供总额为15亿欧元的信贷额度。
中国对外承包商会副会长辛修明在洽谈会上表示,中意两国企业在市场、技术、资金、管理等方面互补性强,具有天然的合作基础。意政府充分挖掘自身港口优势,着力打造经济特区和铁路、公路等配套基础设施,大力推动蓝色经济发展,积极吸引各领域的外国投资。两国在重点领域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不断开创新的合作成果。
园区鼓励发展特色产业
意大利将工业园区定义为“以小型企业高度聚集为特色的区域”。意大利政府希望通过中小型企业在同一产业链上的分工合作,将中小型企业聚集起来形成有特色的产业,形成工业聚集区以促进经济发展和企业成长。
意大利对外贸易委员会及境外直接投资负责人米睿在洽谈会上介绍,根据意大利宪法制度和欧盟治理理念,意大利将工业区的管理权限下放给大区政府管理,由大区政府提供资金支持和保障。根据地方特色及地区财力,各大区制定了不同的工业园区发展策略和不同级别的资金支持。有的大区还成立了“工业聚集区委员会”协调管理各个工业区的发展战略、制定产业政策、发放补助资金。
在意大利的自贸区内经商,享有比欧盟区更优惠的政策。米睿指出,意大利自贸区内的货物享受零关税待遇,且货物不受海关监管措施的限制进行自由流动和加工。对出口欧盟其他国家的货物自离开保税区之日起,180天内缴纳关税。区内还可雇佣投资来源国的劳工和技术人员。
意大利经济特区的相关优惠主要分为三类。米睿介绍,一是区内经济活动与投资活动的税收减免。小型企业享有20%的税收减免(最多可减免5000万欧元),一般企业享有15%的税收减免,大型企业享有10%的税收减免。二是便捷的行政手续办理。三是行政手续费用优惠。
米睿透露,意大利鼓励企业在南部投资,对于在该地区进行投资的企业,意政府还设有专门的“发展合同”基金项目补贴。目前,在坎帕尼亚、普利亚、卡拉布里亚和西西里四个大区投资超过3000万欧元以上的项目可以申请补贴,投资必须是新建工厂、购买设备,并且外资企业在意大利须拥有可信的投资实体。“发展合同”可以给予外资企业30%的项目投资补贴。
米睿表示,意大利将工业园区、自贸区和经济特区的建设列为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专门立法予以支持。然而目前意大利對这些政策工具的使用并不充分,相信在中意签订“一带一路”倡议合作备忘录后,中国企业将为意大利园区的发展注入新活力。
充分了解当地环境
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发布《意大利投资机遇及风险分析》报告指出,在意大利投资并非没有风险。首先,由于意大利签证体制和政府工作效率原因,中国企业派驻意大利的员工在申请签证的过程中经常遇到被无理拒签或等候时间过长等问题。签证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国扩大对意投资和加强中意企业合作的瓶颈,准备赴意大利开展投资合作的中国企业对此要做好准备,预留好申领签证的时间。
受金融危机影响,意大利企业融资环境不断恶化。意大利商会协会分析,无法获得银行贷款融资的企业数量不断增长,主要原因是为应对债务危机蔓延可能对银行业造成冲击,意大利各大银行纷纷收紧信贷条件,致使1/3的企业无法获得业务发展所需的资金。意大利金融体系对外国企业给予融资更是难上加难,中资企业很难从意大利金融机构获得融资。
报告分析,虽然中资企业大多守法经营,但由于意大利法律体系复杂,加上语言障碍的困扰,中资企业很难真正了解、熟悉当地法律,在经营中遭遇了不少法律纠纷。近几年,中意贸易摩擦不断,意大利民众对中国产品和企业产生了一定的抵制情绪。这些负面因素客观上损害了中国企业的形象,对中资企业的经营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对此,意大利投资律师封跃平提醒投资者,首先要做好项目可行性调研,充分了解目标市场状况、项目运营成本、企业融资条件、项目相关方资信情况以及政府行政手续等各项内容。其次,注意投资风险防范,可聘请当地专业法律咨询机构,了解和熟悉当地法律法规,对当地政治风险、商业风险进行分析和规避。还要高度重视并妥善处理企业员工问题,了解意大利《劳工法》中关于雇佣、解雇的相关规定及司法实践,减少纠纷。同时,在申请签证、中方员工办理居留许可或申请居留延期时,应预留足够时间,避免造成中资企业人员非法居留的风险,影响中方员工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另外,意大利环境保护要求严,应充分了解相关法规,重视投资并购项目的环境影响,在严格遵守当地相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开展业务。
“在意大利进行投资时,一定要了解当地投资环境,对当地投资优势、劣势以及投资政策进行全面梳理,再行决定是否投资。”封跃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