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浙江省高校招生职业技能操作考试数控车工项目的教学策略
2020-05-06施姚来
施姚来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在浙江省机械类技能高考教学中出现的诸多现状以及现在以及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哪些措施在有限的实训中提高教学质量,取得优异的高考成绩。
【关键词】技能高考 机械 教学措施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2-0013-01
一、浙江省高校招生职业技能考试现状
浙江省高校招生职业技能考试实施于2014年,2017年起全部17个类别专业开考,包括技能操作考试(150分)和理论知识考试(150分)两部分考试内容,全省统一命题。专业技能操作考试时间在每年的11月份至12月份,专业理论考试时间为第二年的4月份。
机械专业是技能操作考试最多的专业,技能操作考试由于专业特性,学生可以选择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普通车工、数控车工和钳工四个工种中的一个工种进行考试,学生根据自己的技能学习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工种进行高考。数控车工总成绩150分(工件质量分数120分,现场操作规范30分),工件质量分数配分如下:直径(主要尺寸、5-10个、30—45分)、長度(主要尺寸、4-8个、25-35分)、螺纹(主要尺寸、1-2个、5-10分)、直径(次要尺寸、2-10个、2-20分)、长度(次要尺寸、4-10个、4-12分)、圆弧(次要尺寸、2-5个、6-12分)、锥度(次要尺寸、2-4个、3-10分)、几何公差(平行度、垂直度、圆跳动、同轴度、3-8分)、外观(粗糙度Ra、4-10分;倒角、倒锐、2-6分;有无损伤、夹伤、2-6分)。
二、数控车工技能操作的教学措施
数控车工技能教学一般安排在学生掌握钳工、普车等专业技能课程之后,学生具备了一定专业理论基础和技能操作能力。数控车床在企业的使用率越来越广,数控车工技能的掌握程度不仅影响学生的高考成绩,也影响着学生日后就业、择业等。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需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学习效果。
(一)夯实技能基本功是技能高考的基石
通过历届高考试题分析,不难发现基本的外圆、内孔、槽等基本尺寸占120分一半左右,这部分属于数控车加工操作中最基本的内容,也是最简单的内容;一般不会失分也不允许失分。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侧重这部分内容的训练,确保减少失分。
(二)减少螺纹、长度的失误是高分的关键
在数控车工技能高考中螺纹、长度是失分的重点。螺纹一般配分10分左右,由于采用螺纹通止规进行检测,螺纹一旦做错了,10分则全部扣掉;长度是采用普通的深度游标卡尺进行检测的,测量误差较大。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加强对螺纹、长度的单项训练,确保学生螺纹、长度的准确率,避免因刀具安装、刀片安装、测量等问题产生螺纹错误的问题。
(三)外观尺寸影响最后的得分
粗糙度、倒角、倒锐、工件有无损伤夹伤等方面尽管单项的分值很少,但是积少成多,这四项的总分一般在15分左右,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总分数的变化。尤其是倒角、夹痕,不仅会扣相应的分数,还影响外圆、长度等方向的尺寸。学生在平时工作过程中注意工件细节的掌控,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步骤的精益求精,才会摒弃错误操作陋习,形成好的职业素养。
(四)注意差异化教学,满足各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每个学生的技能学习和掌握能力是不一样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差异较大,因此任课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差异化的教学方案,因材施教,让技能掌握能力强的同学能持续优势劲头,技能掌握能力差的同学能快速赶上进度,在高考中不要出现劣势。
(五)以良好的心态应对每一次练习
学生在技能训练过程中难免出现测量出错、撞刀等失误,对学生心态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教师应积极引导,以确保每一次的训练都投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态度,每一次训练都取得预期的效果。
(六)教师及时掌握技能高考新动态
省教育考试院在每年的九月份会对技能高考的考试大纲进行调整并及时公布,任课教师应及时关注省教育考试院的官方网站,了解当年的考纲,根据考试大纲调整训练内容。此时教学阶段一般为高考综合训练阶段,教师应和学生一起分析考试大纲;并针对大纲,教研组进行集体研讨,并提交相应的模拟试卷。
三、结语
数控车工技能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分析、总结学生技能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思考解决方法并付诸行动,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技能水平,技能高考时正常或超长发挥,取得优异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孙孟琴.数控车实训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45-147,152.
[2]吴东亮.“三三交互式”教学模式在数控车实训中的实践[J].考试周刊.2016(9):118-119.
[3]王伟.“任务驱动、小组合作、多元评价”在施工图识读实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亚太教育.2015(36):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