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语境下典籍英译策略探究
2020-05-06卓云贝
摘 要:当今,翻译人员承担着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担。尽管前人在此方面多有研究,但笔者根据自己的翻译实践,提出了新的见解。笔者将从《声声慢·寻寻觅觅》的翻译实践着手,分析当代语境下中国典籍翻译的翻译策略,希望能指导未来的典籍翻译研究。
关键词:典籍翻译;翻译实践;翻译策略
作者简介:卓云贝(1996-),女,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2018级全日制翻译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英语笔译。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09-0-02
1.引言
当前,英译中国典籍成了当代翻译人员肩上的重要使命。换言之,中国未来的生存和发展与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密切相关。在这种大背景,典籍英译不可或缺。进入21世纪以来,典籍英译研究广度与深度齐头并进,研究路径和方法日趋多元化。本文将以《声声慢·寻寻觅觅》的两个译本着手,分析当代语境下中国典籍的翻译策略,并对未来的研究做出指导。
2.《声声慢·寻寻觅觅》文本分析
下面将对《声声慢·寻寻觅觅》的两个译本进行分析。通过比较两个译本在翻译策略上的异同,总结出典籍英译的翻译策略。
《声声慢》这首词的开篇,堪称经典,七组叠词开门见山的渲染了整首词的感情基调。词人悲怆的心情和孤独的境遇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开篇四字“寻寻觅觅”,从表面上看似乎是在找寻物品,但事实上词人要找寻的,是过往惬意的闲适生活。这四个字体现了作者对眼前一切事物的茫然之感。接下来的四个字“冷冷清清”则是找寻之后的结果,表达了作者在“寻觅”之后,找不回丢失的事物时内心的感受。最后六个叠字“凄凄惨惨戚戚”,更强调了有所失时,词人悲凉和寂寞的心情。许渊冲的译本中,显示出了原词中的“我”想寻觅的对象及结果,原词中包含的情感色彩也随之传达了出来,表达了词人的心理情感一如冷清的环境一般。从内容上来说,运用叠词起到了加强语气的效果。译文用“so sad, so, drear, so lonely”这种重复的表达方式,形象生动的凸显了原词中想传达的愁苦的心情。这一小节也是按照许渊冲先生提出的“意美”原则进行翻译的。译文中“miss”与“is”,“drear”与“cheer”是押尾韵的,运用压头韵的修辞手法让英文读起来朗朗上口,符合了原词中叠词运用给原文读者带来的节奏感与美感。同时“miss”和“cheer”还与原文中的“觅觅”和“戚戚”的发音进行了对应,这实属不易,也符合许老说的“音美”。但美中不足的是,此段译文没能再现原词的形美,虽然“so sad, so drear, so lonely”与原词中的叠词运用有共通的地方,但对这一部分整体的处理在形美上仍存在待改进的地方。众多学者皆认为,诗歌是不可译的,作品的魅力不仅限于华丽的辞藻,其多变的文本形式也是诗歌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诗歌翻译的确存在很大的难度。
Turner的译本相比较而言,略逊色于许老的译本。因为中国古代诗词在格式上有许多要求,对仗工整、字数相等、隔行押韵等等。从Turner的译本来看,与原文字数相差过多,原文仅寥寥14个字,但译文达到了38个字,篇幅过大,与原文相去甚远。从内容上来说,Turner有点过分解读原文了,李清照这一节中,想表达的是自己内心苦涩,忧郁的情绪,但在Turner的译本中,译者添加了大篇幅的主观理解,夸大了原文中渲染的氛围,营造了一种恐怖的氛围。但在选词上,Turner也做了很多的努力,这一节中“pine and peak”,不禁使人联想到莎翁的“peak and pine”,意思是日渐消瘦,符合译入语应当具有的文学语言特色。我们再举另外一个例子进行说明。李清照在描述了自身状态、渲染了氛围之后,谈到了气温,实则还是在表现主人公内心无奈、哀怨的状态。“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原词中“乍暖还寒时候”,词人看似在描写不定的天气,实则在暗示自己心中的悲苦,许老将其译为“lingering cold”,其妙处不言自明,在字典中“lingering”意為“取之不散的,持续的”,这就不仅传达出了天气持续的寒,同时也表达出了心中挥之不去的苦。“hardly warmed up”是译者自己增加的,词人在寒风中饮酒,可是酒也并没有给她带来一丝温暖,这完全贴合原词的意境。古人在诗词中列举的数字大多都为虚指,此处“三杯两盏”也不例外,译者没有译为“three cups”,而是用了“cup on cup”,这样的描写也能让英文读者更能体会原词作者借酒浇愁的无奈与无助。“淡酒”中的“淡”是与词人的“愁”相比较而言的,词人借酒消愁,没想到只是更愁,酒则相比之下变淡了,词人凄凉的晚年生活也因此得到体现。在西方文化中,“wine”只是日常的饮料,许老在其前加上“dry”一词,在字典中,dry包含“not sweet”之意,因此此处“dry wine”也就反映了原词作者心中的愁苦。在遣词方面,可以说译者很好地展现了原词的内容与所暗含的情感。而且译文中,“it”和“fit”、“up”和“cup”等都相互压尾韵,这一处理,加深了译文对读者的吸引力。
而在Turner的译本中,其一,仍然是篇幅的问题,译文过长,导致略微冗余,不如许译本简洁。过大的篇幅会让读者产生阅读压力,而这是许多外国译者翻译中国典籍时的通病。其二,Turner的译本中,文学性还不够。简单地将几个句子罗列在一起,没有考虑其深层关系。其三,将“淡酒”译为了“tasteless wine”显然不对,淡酒在古代强调的是过滤掉后的酒液,“tasteless”表示的是无味的,因此有悖于原文。
综上所述,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译者,在对中国典籍进行翻译时,凸显了其不同的针对重点。中国译者善于保留中国文化的特点,常用异化的策略对其翻译。外国译者由于对原文的认识不够,实践活动常停留在表层。
3.中国典籍英译翻译策略探究
笔者从前一节的研究中,归纳出了以下几点策略:一、异化为主,归化为辅。无论译者来自何种文化背景,在进行典籍翻译时,应尽可能地采取异化策略。这是因为采用异化策略能够最大程度的保留中国典籍的特点。二、译意为主,力求形神兼备。要想做到准确的翻译,并非易事。传达其内涵才是重点,中国典籍,尤其是诗词,注重形式美。谋篇布局的方式都与作者想要传达的情感息息相关。三、保留译本文学性。翻译中国典籍作品,从目的论的角度来说,其译本面对的自然也是读者,典籍作品的译本同样也是应是一部文学作品。这是其可以被称为典籍作品译本的必要条件。
4.结语
本文通过对具体的典籍作品的译文进行对比赏析,提出了典籍翻译的三个翻译策略。正是由于“原汁原味”的中国典籍译作走出国门,“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翻译策略也因此得到众多译者的青睐;同时,要求译者不仅注重意义的传达,而且还力争做到典籍作品的“形”“神”兼得,将中国典籍作品完整的输送至译入语文化;并且在翻译时要关注作品的特殊历史背景,深入学习相关文献,这样才能将典籍作品文学性和艺术性准确地翻译出来。笔者提出的以上三个典籍翻译策略,希望能为今后的翻译活动提供经验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平萍. 《声声慢》译文之对比赏析[J].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4(8).
[2]王宏,刘性峰.当代语境下的中国典籍英译研究[J]. 中国文化研究, 2015(2).
[3]谢菲. 许渊冲的“三美”原则在《声声慢》英译本中的体现[J].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9).
[4]张琰. 宋词英译策略探究——以李清照《声声慢》为中心[J]. 中国文化研究, 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