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数控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之改革

2020-05-06黄兆绪

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20年3期
关键词:数控专业理论与实践理实一体化

摘 要:职业中学的学生,不仅需要有动手操作能力,也需要一定的理论水平。坚持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才能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专业教师认识到了数控专业的理实一体化改革重要意义后,应该采取一系列合理的教学方式和改进授课方式,推动改革的进行。

关键词:数控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

随着教育改革的进行和中职学校的教学方式的探索,逐渐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理论知识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逐渐成为了中职学校的改革方向。本文就数控专业的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

一、进行理实一体化改革的背景

对于数控专业而言,需要学生具有较高的操作水平来进行数控的编程和操作的学习,是需要学生的理论课程的学习和实际动手能力相结合的学习方式。传统的数控专业并不是将两者同时学习的,而是分开授课,这样的教学方式其实是具有诸多缺点的,比如将理论知识和实习操作分开授课,甚至由不同的老师做不同的授课安排,由于理论学习和实习操作的授课时间和方式不一,很容易导致授课的进度不一致。可能出现学生学习了理论知识,却没有得到实际操作,导致掌握不扎实,动手能力难以得到提高的现象,或者是学生提前进行实习操作,却没有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使得学生难以理解其中的原理,难以达到理想的实习效果。此外,对学生进行理论和实习授课的老师,往往是两个人,不同老师的授课方式和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是不一致的,容易使得学生感到对于知识的混乱,难以把握重点。比如数控机床的操作流程,由于理论课本和具体的实习状况的不一样,理论和实践的教师的讲课内容的不一致,所以让学生无所适从。只是对学生进行数控专业理论课程的讲授,而没有实际的参与和具体的案例,往往是枯燥无聊的,很难提起学生的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数控课程的一些内容是很难用语言能讲述清楚的,需要直观得进行展示。有些内容老师动手操作一次学生就能理解,然而理论授课的方式可能讲解很多遍,学生也难以理解,这就容易导致一个知识点反复讲解,在理论课上耽误了大量时间,影响课程的学习进度。

二、当前数控专业进行理实一体化改革的原因

(一)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是进行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

理实一体就是将理论知识和理论课程和具体的实践操作、实训课程相结合,相辅相成形成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一门课程的理论与实践课程通常是由一名老师教授,教学场地和教学活动的进行通常实在实习的车间里,一边对学生进行理论课程的讲述,一边对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演示,向学生同时进行理论和实践知识的讲解,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目标。例如:在数控专业的数控机床编程的教学中,在讲授不同指令之间的差距时,单单从数字的变化和书面的讲解来看,区别不大,很难使得学生理解并记忆,但是如果老师亲自操作,演示给学生看不同的操作指令之间的区别,让学生能够清晰的看到各个指令的操作,增强理解和对相关知识的掌握能力,能够尽快掌握不同的指令的用法,提高学习效率。

(二)实施理实一体化的改革能够改进教学模式,弥补目前教学现状中存在的不足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将理论与实践课程分开教授的教学方式,造成了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学生难以将两者加以联系,难以形成融合,在课堂中学习的理论知识难以应用到具体的实习操作中,进而难以形成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质量也难以提高。要使得这种教学状况加以改变,就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授课方法,创造和推动新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推动学生的学习进程。

(三)当前的中职院校的发展为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了可能

随着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的推广,一些中职院校也积极进行了试点改革,为其它的专业和学校提供了经验借鉴,提高教学模式推广的可行性。这种可行性主要体现在:一方面,大多数的中职院校配备了完善的教学设备,如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手工编程等软件,这些是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的基础,也是进行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式的推进提供了设备基础,同时也为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和手工编程提供了基础。另一方面,教师的知识和实践水平也是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基础。当前大多数的中职院校都要求教师同时具备理论和实践能力,同时能够具有进行这两方面教学的能力,不但能够带领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还能带领学生们进行实际的车间操作。

三、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改革的实施

(一)构建良好的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环境

1.建立企业化的实训环境。模拟企业化的教学环境,主要是复合中职学生培养目标,可以使学生能够更加适应在企业的工作环境。这就要求实习车间的授课环境,尽量与企业的车间一致,并且要尽量保证有足够的操作设备。就数控设备来说,还是要从基础的设备出发,选择数控机床为主要的教学设备,有助于学生在进行了理论学习后,能进行实际的操作,掌握其中的运行原理,增强对数控机床的操作和使用能力。

2.建立模块化的课程设置。要实现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必须要推动模块化的课程设置。在传统的理论授课方式中,十几分钟所讲授的内容,在实习课程中一节课未必讲得完,因此,老师在授课前做合理的课程安排。可以进行模块化的教学设计,将课程进行重新的安排,分成不同的教学模块,制定阶段性的课程计划。

3.推动“双师化”的教学队伍的建立。想要实现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目标,就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实现“双师化”教学队伍的建立。提高实训课程在教学中的比重,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时间能力,增强学生的专业素养,实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需要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法的实现,就需要提高老师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水平,能够带领学生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学习,这就要求数控教学的老师不仅需要丰富的理论素养,而且需要扎实的实践经验。

(二)优化教学课程的设计

1.在理实一体化的实训车间进行授课。将传统的教室学习转移到车间学习,实现教学环境的转变,推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推进。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应班级轮训的方法,每周安排两个班级进行轮流上课,在两节课中间可以安排其他的课程,来推动数控专业的实际操作的学习,提高实训的效果。

2.完善教学评价。每一次实训课结束以后,都要对学生进行及时的课程评价。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下的成绩考核,不仅看重学生的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因此会采用社会化和考试相结合的考核标准。社会化的考核标准是要求学生要取得一个或者几个与本专业相关的技术证书,有助于学生在未来的求职过程中获得一定的优势;而考试的考核方式,可以采用评级的方式,在实训结束后,根据学生所做樣品的质量打出成绩,以及学习卡上的学生的学习状况,做出评价。在期末结课时,可以将学生的理论和实践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综合性的考量。

四、结语

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的短板,更加适合中职院校学生的学习方式,成为了当前中职院校进行改革的方向。就数控专业而言,实行数理一体化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实现教学目标和培养目的,提高教学质量。在进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也应该采取一定的方式方法,如教学环境的优化,更加完善的课程设计,来推动教学改革的实施,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冷红军.中职数控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9(6):43-44.

[2] 殷肖玲.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在中职数控专业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经济信息,2018(21):382.

[3] 胡伟锋.中职数控加工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8,5(28):128-129.

【作者简介】 黄兆绪(1980—),男,本科,研究方向:数控技术应用。

猜你喜欢

数控专业理论与实践理实一体化
数控专业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
以数控专业毕业生企业调查促进教学改革
数控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
胶囊剂的制备课程教学设计
浅谈一体化教学在数控专业中的应用
高职院校汽车营销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电子商务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