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平面构成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

2020-05-06曹政姣

工业设计 2020年4期
关键词:平面构成视觉传达设计应用

摘要:平面构成作为三大构成之一,其构成元素通过形式美法则形成视觉美感,是一个设计作品中最基本的、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平面构成的运用是调动一切平面要素,因此本文通过平面构成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应用的三个原则进行研究,对视觉传达设计中的海报和标志设计案例进行分析,并希望通过既定的视觉规律达到丰富设计,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进一步解构对事物形态感知能力,并且将所要传达的视觉信息准确地传递给受众人群,同时也能够激起大众心理情感的需求与满足。

关键词:平面构成;视觉传达设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7053(2020)04-0111-02

1 平面构成的概述

1.1平面构成的概念

平面构成是根据视觉效果和力学原理,在二维平面上对视觉元素的排列和组合。它是一种通过合理的逻辑推理来生成图像并研究图像之间的排列方式的方法,是理性和感性的结合。在二维平面上按照一定的视觉美感原则将现有形态(具体形态或抽象形态)进行解构和重组,从而形成各种视觉形式。因此,平面构成是建立在现代科技美学的基础上的,它融合了现代物理学、光学、数学、心理学、美学等诸多领域的成果和新的概念元素。

1.2平面构成的造型要素

平面构成的造型要素包含点要素、线要素和面要素。

1.2.1点

在不同的视角下对于点的理解是不同的。当观赏者的视觉与物体之间产生的距离较远时,视角会变小,物体也会变小,从而形成一个点;当两者之间的距离较近时,视角和物体也逐之变大,形成一个面。在一幅画面中各个元素之间通过面积、大小的对比,无论元素的形状是简单还是复杂,相对较小的会被看做画面中的点。如我们在一张纸上滴一滴墨水,它相对于整个白色背景就是一个点。无论在版面设计、海报设计、标志设计等等中,点的位置都起着不一样的作用,同时也带来不一样的心理感受。它可以成为视觉的中心点或焦点,将所要表达的设计主题以最直观的方式传递给大众;它可以位于整个画面的左上方与我们的视觉习惯相符合,从人体的感知习惯入手满足大众的心理需求;它可以位于整体的左下方往往带来的可能是惊喜、是点睛之笔。

1.2.2线

线的表现形态是最具有灵活性和变化性的。在自然中它并不存在,它的形成是点的延续,是点在运动中形成的轨迹。当“点”向一个方向运动时形成的是直线;当“点”在运动中经常发生变化时形成的是曲线;当“点”的运动方向以间隔方式变换时形成的则是折线。直线可以划分出垂直线、水平线及各个方向性很强的倾斜线,从视觉感知上往往让人感到坚定、明确和延伸感,而曲线可划分为封闭的曲线,如圆、椭圆、心形等,未封闭的曲线,如弧、漩涡线、抛物线、双曲线等,它更趋于感性与直线相比更具有律动感。任何可视的线条都有长短、宽窄的不同,应用到设计的画面中也会产生强烈的对比关系。同类线条在有规律的组织下可以形成放射、平衡、交叉、相切的状态,从而为整个画面增加了空间感和层次感。

1.2.3面

面的形成往往都有特定的前提条件,线的连续移动可形成面,线自由移动或组合可形成有机图形,点在相对画面中不断放大可形成面,面与面的结合也可形成面。在平面设计当中面的应用能够给整个画面带来视觉的突出感,并且当与点、线巧妙结合时能够产生相对平衡的构图效果。在二维空间中面的形状往往是由封闭的轮廓线决定,轮廓线的形态使面有了不一样的性质。当一个面没有明显的轮廓线时,它可能以某一种图形为基础分散在不同的位置在我们的意识中构成一个面。

2 平面构成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原则

2.1对称与均衡

所谓对称的意思是指等形等量或等量不等形、依据画面的中轴或焦点出现的构图形式。对称可以使得画面整体稳固、平衡和完整。一个艺术作品中如运用了对称的构图手法会让作品呈现出庄重、严谨的感觉,而均衡相对于对称更多的是讲究画面中大小图形如何放置才能使得视觉平衡。例如,要根据物理学中的力学原理让大图形靠近中心,小图形靠近边框来获得平衡那往往适得其反。因此,在画面中大小图形的位置是要不斷尝试变换直到找到画面的平衡感。在平面构成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平衡不仅要涉及到形,还关系到背景空间对大小的影响,所以要时刻关注形与形之间、形与画面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和谐的视觉效果。

2.2节奏与韵律

画面中节奏和韵律更多体现的是思维的条理与和谐。相似形组合在一起能取得和谐效果,具有节奏动感,引导大众的视线方向并满足其带来的快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节奏可以分为重复节奏、交替节奏和渐变节奏,它们所带来的韵律是不一样的。重复节奏是以一个基本元素为主体用重复的方式排列,排列的方向、位置有序变动,它重视排列时间隔的作用所形成的规律,而这种节奏带来的总是呆板与无趣之感;交替节奏更多体现的是多样性,这种多样性在形状、线条、方向、位置、色调或肌理上存在变化,由于它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所以不会显得很乏味;渐变节奏如听到的乐谱渐强渐弱的变化一样,或呈递增变化或呈递减变化,可能是形状、大小上的节奏变化也有可能是色彩、方向上的节奏变化,它所带来的韵律更丰富。

2.3对比与统一

对比是要有效地运用任何一种差异,形成视觉上的张力给观赏者一种肯定、清晰、强烈的感觉。在视觉传达设计作品中.当整体统一后就要进行细节的对比,如形状之间的对比、大小的对比、色彩的对比、方向的对比、位置的对比、空间的对比,只有不断地找寻对比关系才能突出所要强调的设计重点。

3 平面构成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视觉传达设计是依赖于视觉向大众传递信息,它包括视觉符号和传达两个概念。构成视觉传达设计的主要要素包括图形、文字和标志,通过元素之间的组合来传达设计师所要表现的内容,因此,平面构成的应用在其中起到了基础性作用。以下从海报设计和标志设计两个方面对平面构成在视觉设计中的应用进行案例分析。

3.1平面构成在海报中的应用

海报在当代生活中是无处不见的,电影院的影片宣传、商品折捆信息、各类活动展览等,都需要通过海报以文字、色彩、图形的方式向大众传递最精炼、准确的信息。平面构成中的基本要素如何组合、运用是设计好一张海报的关键。点线面在一幅海报中是不可缺少的的视觉单位,它可以转换为图形、文字或是色块,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排列、组合,使得整个画面出现不一样的视觉效果。例如,图1中字母就是以点的形态连接着上下两个部分,使得版面更具有灵动性和完整性。点线面之间并没有准确的划分,只是巧妙地运用构图才能看着更加舒服。再如,图2中靳埭强在《名古屋香港著名画家十三人展》中,将绘画工具与水墨笔触相结合,上方用石砚与墨线组合形成“中”字,代表中国,中间用红色的墨点代表日本,下方用一支毛笔与墨线相连接使海报左右两边对称,将点线面完美地应用其中,大片的留白使得整体有了强烈的虚实对比。任何好的设计作品是脱离不开点线面、黑白灰这些基础的平面范畴,需要我们用多种形式将其转换为符合设计意图的视觉展现。

3.2平面构成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

标志作为一种符号、一种图形,它承载着一个品牌的形象特征,表现着一个设计师背后的设计理念和主题,它以精准的图形向大众传递着信息和含义,并将独有的形象刻印在大众的头脑中。任何标志都需要反复地斟酌以极简的方式,将抽象的形象物化为可视化的图形。因此,标志设计同其他设计门类一样也是脱离不开平面构成要素。例如,图3可回收的图形、图4中国人民银行的标志、图5日本三菱集团的标志等等,是运用重复的构成方式。它指的是基于某一个形状不断反复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和谐的能够让大众认知的图形;渐变构成方式也是经常会使用的一种,相比较于重复构成它出现了一些有规律的变化,让整体不会显得过于单调、乏味,又如图6,第八届中国花卉博览会的標志设计以花的轮廓作为基本形,用渐变的方式由大到小展现出一朵盛开的鲜花从而突出主题。

4 结语

设计中的点线面、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对比与统一都不是凭空出现的,是需要我们观察思考,将一个物体、一组画面进行分解、剖析,从不同的角度了解清楚每一个要素,然后进行不断地重构才能产生新的、带有审美韵味的设计作品。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会呈现出不同的组合方式,而带来的视觉效果也会各有特点。平面构成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对提高设计作品的关注度和影响力也有着不可估量作用。平面构成的研究为我们做出好的设计打下了基础,但如何转换并应用到实际中是需要我们不断尝试和发现,以最好的效果让大众所认知。

参考文献

[1]补毅.构成设计中的视觉传达设计原理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

[2]逯菲菲.点在海报设计中的运用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3]辛华泉.美术技法大全[M].四川:四川美术出版社,1995.

[4]贾永楠,王琪.构成设计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西部皮革,2019(05).

[5]武怡帆,全小民.平面设计中点、线、面的形式表现[J].美术教育研究,2019(08).

[6]杨雪.浅析平面构成基本要素——点在设计中的应用[J].工业设计,2017(07):90-91.

作者简介

曹政姣/1997年生/女/山西临汾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为平面设计(山西临汾041000)

猜你喜欢

平面构成视觉传达设计应用
新媒体环境下的平面构成教学研究
中国画章法与构成原理
浅析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信息化教学课程改革研究
数字时代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观念的创新
基于数字媒体环境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改问题探究
Excel图表中平面设计元素的运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