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艺术歌曲中艺术特征及演唱意境探究
2020-05-06林木子
林木子
摘要:古诗词充分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是其精髓所在。古典诗词与曲调的相互结合,让古诗词艺术歌曲赋予了中国艺术新的活力。本首作品《幽兰操》的词作者是韩愈,为它谱曲的是我国当代的著名作曲家赵季平。本文以《幽兰操》这首作品为例,从艺术特征入手,对歌曲的演唱风格及其审美意境进行探究。希望可以让大家更多地了解古诗词艺术歌曲的魅力,并且能为日后其他声乐学习者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古诗词歌曲 《幽兰操》 艺术特征 审美意境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06-0168-02
随着当今社会的飞快发展,人们对古诗词歌曲的关注越来越高。在这个快速前进的时代,古诗词歌曲可以让人“慢”下来,享受在悠扬的琴曲中,领略古代的风韵,感受古代名家的意境。在欣赏歌曲的同时,对我们的传统文化也进行了学习。古诗词歌曲也时常成为当下的热点,得到了众多音乐爱好者的青睐。
一、古诗词歌曲的概述及《幽兰操》的历史背景
(一)古诗词艺术歌曲概述
古诗词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其载体经历了不断的演变发展,从春秋战国时期的《诗经》《楚辞》,到汉唐朝的乐府诗还有格律诗,宋元时期的曲词,明清朝的散曲等。这些体现出了中华文化在不同时期都留下了时代的印记。中国古诗词歌曲,大部分都是以古典诗词为基础,结合了优美的曲调,编配出了一首首艺术歌曲。近年来,国家重视音乐和文化的发展,让音乐界和文化界对古诗词艺术歌曲十分重视,产生了像《经典咏流传》这样一系列的优质节目,让古诗词歌曲有了新的活力。而且引发了一段古诗词歌曲热风,让不同年龄段的人都能领略古诗词歌曲的魅力所在。
(二)古诗词歌曲《幽兰操》的历史背景
“幽兰操”,又名“猗兰操”,其最早的记述是蔡邕在《琴操》中说,孔子诚不是隐士,也不愿成为一个隐士,只不过因不逢时,有些感伤、喟叹而已,却从没改变其如兰草一般的高洁之志。此诗是孔子所作,孔子结合当时的处境,有感而发写下的。后来经过唐代的诗人韩愈改编,根据“兰为王者香”,作成了另一首流传至今的《幽兰操》,来讴歌和致敬孔子。而后经过当代的作曲家赵季平老师谱曲,改编成了一首优秀的艺术歌曲。
二、古诗词歌曲《幽兰操》的艺术特征
(一)文学特征
1.语言文字的分析
在古诗词艺术歌曲中,诗词与曲调的统一十分重要。从《幽兰操》这三个字可以看出兰花的操守。这首诗歌共分为了上阙、中阙、下阙三个部分。上阙道出了兰花既貌美又有香气,相比之下,任何花香都不及兰花。作者由此联想到了自己的处境,即使未被人赏识,但是想到兰花不畏严寒,依然在不利的环境中生长,展现了自己的自信与豁达的态度。中阙的中心思想是兰只为王者而香,引用了周文王的典故,透过此典故反映了作者对明君知遇的渴望,由此表达出了如若遇到明主的赏识,自己会散发清香,表示忠诚,愿意为明主所用,并毫无保留地奉献自己的才华。下阙表现出了兰花要经过冰雪覆盖,在严寒萧条下仍然努力坚持,不低頭,坚韧自信。世人要从兰花身上学习它高贵的品质,学会坚忍,保持初心。
2.气息与咬字
相对而言,在古诗词歌曲中对气息还有咬字关注度比较高。首先,气息是演唱的基础,在诠释歌曲时,气息的控制很重要,为了让气息流动起来,为了让演唱歌曲时不生硬,这就需要演唱者在下面做足准备,努力地练习,把握好度。咬字清晰也是在演唱时的基本要求,在古诗词艺术歌曲中要注意“字正腔圆”。“字正”就是咬字要正确,“腔圆”就是要保持好腔体的圆润、饱满。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修养,修养越高,对作品的视角和理解就会更有一些深度。这样在演唱歌曲时,能够更好的理解歌曲的语境。在《幽兰操》中,有一些叠词,例如“猗猗”“扬扬”“幽幽”等。这些叠词咬字看似容易,要注意在演唱时把握住字头、字尾,注意一些音节的归韵,音节要清晰。
“兰之猗猗”中的“猗猗”的韵母“i”韵母相对好发音,切勿咬的过于死,要注意共鸣的位置。第一句“兰之猗猗”这四个字要一气呵成,在这四个字中,第一个字“兰”还有第四个字“猗”的用气很重要,由于“兰”字是开口演唱的第一个字,并且为了防止后面几个字的气不够用,在演唱“兰”字时需要保持住气息。“扬扬其香,众香拱之”的“扬扬”中韵母“ang”,要注意腔体的共鸣,尽量避免鼻音,气息要推动音乐的进行。“幽幽其芳”的“幽幽”是叠词,在一种安静的氛围下,所以要根据环境,用弱声演唱。“子孙之昌”的“昌”就要归韵在“ang”上。在接下来的每一句演唱中气息运用都要相对均匀,节奏也比较紧凑。全曲对每一个字要求都十分严谨,如“扬,幽”等字。这首曲子虽然是描写兰花,但是主要描写的是圣人,所以音色要更加统一。旋律不宜太过张扬。我们还可以通过朗读寻找它的韵脚,利于更好的咬字,也能感受诗歌的节奏。
(二)音乐特征
1.曲式结构
这首作品作曲家赵季平在创作中遵循了古诗词的韵律,结构简单的原则,而且在此基础上还力求词与曲的统一。这首《幽兰操》是A+B+A1的三段式再现的曲式结构,结构相对规整,节奏是4/4拍,调性是G调。
开头前8小节是引子部分,从第9-18小节是A段,也就是上阙部分,接下来B段包括了中阙和下阙。A段由a和a1两个乐句组成,每个字都和每个音相对,两个乐句的开始都是大跳,最后的收尾都很平缓。第一乐句有5个小节,从“兰之猗猗”到“幽幽其芳”,第二乐句也是5个小节,“不采而佩”到“我行四方”。B段分为两个小段,每小段都由三个乐句构成。然后由一段3小节的间奏过渡到第22小节,进入到了B段。“文王梦熊”开始的5小节是B段第一小段的第一句,“采而佩之”是B段第一小段的第二乐句,这两句的节奏很相似,旋律都集中在高音部分。从“雪霜茂茂”到“子孙之昌”是第三句,开始节奏变快,而且还加了休止。第二小段的结构和第一小段的很相似,不多加谈论了。中间还有一段间奏。在1小节的间奏以后再现A段,A1和A段相互呼应,最后一段乐句加上一小节尾声,让曲子更加完整。
2.旋律织体
《幽兰操》的曲调浓郁,韵味盎然,是g徵调式,旋律比较稳定、自由。A段有大跳部分,相对自由缓慢。之后B段节奏有加快的部分,首尾呼应。在歌曲的旋律处理中,还借鉴了汉字中的声调特点,让歌曲显得更加的巧妙。古诗词艺术歌曲的旋律节奏比较有特点,没有过多的起伏,没有过多的技巧,通过含蓄的韵律,呈现的作品往往让人回味无穷,留有余味,引发共鸣,令人深思。
三、古诗词歌曲《幽兰操》演唱的情感意境
通过吟唱还有诵读一些技巧的运用,能让古诗词与曲调结合,展现出了古诗词艺术歌曲的魅力,让古诗词歌曲富有美感。《幽兰操》的曲风鲜明,并且古人表达情感十分委婉,借兰花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在诠释古诗词歌曲时,更多是静下心体会作者的心情,置身情境中,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从文化的角度来把握住情感还有意境,并结合当下进行演唱。在呈现歌曲时,演唱者要保持一个舒适的站姿及良好的气息控制,肩膀稍放松后张,脖子还有脊椎都要自然挺立。根据歌词的变化进行调整,眼睛里要有画面,投入到歌曲当中。通过掌握这些,对情感的把握会更加容易一些。此曲应该唱出坚毅的态度,豁达的情感,表达出圣人的超然之感,坚韧之品格,还有对社会的责任和文化的传承。
四、结语
本文以《幽兰操》此曲为例,对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进行了探究,其本身是音樂与文学的融合,由此使二者有了紧密的联系。不管是在古诗词歌曲的创作上,演唱意境上,这些都影响着中国声乐,让人无法忽视它的地位和价值。《幽兰操》的不断改编,让歌曲得到了升华,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还有要求。在古典传统的古诗词基础上,和现代音乐以新的形式进行编曲,能让人在演唱中感受到音韵之美和文学之美,给人以全新的听觉享受。在新的时代,虽然每天接受着新的文化,但是我们也不能忘记传统的文化。通过浅析古诗词艺术歌曲认识到了要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要让古诗词艺术歌曲继续传唱下去,让更多人领略到瑰宝之美。
参考文献:
[1]白芯泽.古诗词艺术歌曲《幽兰操》的创作、演唱特征及审美价值[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9年.
[2]杜佩金.赵季平古诗词艺术歌曲《幽兰操》《别董大》演唱探析[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8年.
[3]王士苹.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幽兰操》演唱风格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9年.
[4]金王倩姝.古诗词歌曲演唱中的音乐修养——以《晚晴》为例[D]合肥:安徽大学音乐学院,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