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长三角地区港口经济发展2019年回顾及2020年展望
2020-05-06
1 2019年我国及长三角地区经济贸易发展回顾
1.1 经济发展回顾
2019年,世界经济增长显著放缓,国外直接投资大幅下降,主要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速持续下行,新兴经济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美国执意推行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导致世界经济增速下滑,而各国尤其是发达经济体货币和财政政策效果减弱以及全球需求不足也严重抑制世界经济增长。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9年10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2019年世界经济预期增长率从3.7%降至3.0%。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和英国《金融时报》联合编制的全球经济复苏追踪指数(Tracking Indexes for the Global Economic Recovery,TIGER)自2018年1月达到峰值后持续下跌。彭博社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世界经济增长率已从2018年初的4.7%降至2019年第三季度的2.2%,其中:美国经济增长率从3.0%降至2.3%;欧盟经济增长率从1.8%降至1.6%;中国经济增长率从6.6%降至6.0%;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经济增长率从1.0%降至0.2%;日本经济增长率从0.8%微升至0.9%;印度经济失速明显,2019年第三季度经济增长率降至4.5%,为6年多来最低水平。总的来看,2019年世界经济依然处于下滑阴影内,并且下滑幅度大大超出预期。
2019年,我国政府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和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积极推动高质量发展,使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且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实现主要预期目标。2019年我国完成国内生产总值990 865亿元(人民币,下同),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1%,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6.0%~6.5%的预期目标。分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增加值为70 467亿元,比上年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为386 165亿元,比上年增长5.7%;第三产业增加值为534 233亿元,比上年增长6.9%。分季度来看:第一季度同比增长6.4%,第二季度同比增长6.2%,第三季度同比增长6.0%,第四季度同比增长6.0%,增幅逐季下降。由于当前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外部风险因素增加,加之国内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交织,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
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全方位推进和深度融合成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必然选择。长三角地区各省市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通过深化改革创新,打破“行政区经济”束缚,扩大对内开放,强化区域分工,构建深度融合的一体化现代经济体系,全面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经济一体化发展区域。2019年长三角地区江苏、浙江、安徽、上海三省一市共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37 25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9%,高出全国经济增长率0.8个百分点,占全国经济总量的比重为23.9%。
上海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講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和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积极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实现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进中固稳。2019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8 155.3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03.88亿元,比上年下降5.0%;第二产业增加值为亿元,比上年增长0.5%;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7 752.28亿元,比上年增长8.2%,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2.7%,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
江苏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认真落实“六稳”工作要求,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2019年全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元,比上年增长6.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亿元,比上年增长1.3%;第二产业增加值为亿元,比上年增长5.9%;第三产业增加值为51 064.73亿元,比上年增长6.6%。
浙江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和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聚焦聚力高质量、竞争力、现代化,实现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高质量发展势头良好。2019年全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2 35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 097亿元,比上年增长2.0%;第二产业增加值为亿元,比上年增长5.9%;第三产业增加值为亿元,比上年增长7.8%。
安徽省坚持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落实“六稳”工作要求,推动高质量发展,使经济运行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态势。2019年全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7 11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 915.7亿元,比上年增长3.2%;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5 337.9亿元,比上年增长8.0%;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8 860.4亿元,比上年增长7.7%。
1.2 贸易发展回顾
世界贸易组织于2019年10月将全球货物贸易预期增长率从2.4%下调至1.2%,创2012年以来新低。面对世界经济和全球贸易增长放缓、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增多的外部环境,我国政府积极贯彻落实稳外贸、稳外资等“六稳”要求,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外贸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实现外贸发展总体平稳、稳中提质。据海关总署统计,2019年我国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亿元,比上年增长3.4%,其中:出口总额亿元,比上年增长5.0%;进口总额亿元,比上年增长1.6%;贸易顺差29 150亿元。总的来看,2019年我国外贸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外贸进出口总额逐季攀升。2019年我国季度外贸进出口总额分别为:第一季度7.03万亿元,第二季度7.68万亿元,第三季度8.26万亿元,第四季度8.59万亿元。
(2)主要贸易伙伴位次发生变化,东盟成为我国第二大贸易伙伴。2019年我国主要贸易伙伴依次为欧盟、东盟、美国和日本,其中:对欧盟进出口总额为4.8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0%;对东盟进出口总额为4.4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对美国进出口总额为3.73万亿元,比上年下降10.7%;对日本进出口总额为2.1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0.4%。此外,2019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为9.2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增幅比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增幅高出7.4个百分点。
(3)民营企业首次超过外商投资企业,成为我国第一大外贸主体。从2019年我国各类所有制企业进出口情况来看:民营企业进出口总额为13.4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占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42.7%,比上年提升3.1个百分点;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总额为12.57万亿元,占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39.8%;国有企业进出口总额为5.32万亿元,占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16.9%。
(4)贸易方式结构进一步优化,一般贸易进出口总额比重上升。2019年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总额为18.6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6%,占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9.0%,比上年提升1.2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总额9.9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8%;进口总额8.6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3.1%。同期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为7.95万亿元,比上年下降5.1%,占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25.2%。
(5)出口商品以机电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从2019年我国主要出口商品情况来看:机电产品出口额为10.0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4.4%,占我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8.4%;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额为3.3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6.1%,占我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为19.2%。
(6)大宗商品进口量增加。2019年我国大宗商品进口情况如下:进口铁矿砂10.69亿t,比上年增长0.5%;进口原油5.06亿t,比上年增长9.5%;进口天然气9 656万t,比上年增长6.9%;进口大豆8 851万t,比上年增长0.5%;进口猪肉210.8万t,比上年增长75.0%;进口牛肉165.9万t,比上年增长59.7%。
2019年我国长三角地区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亿元,比上年增长2.1%,占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35.8%。上海市外贸进出口总额为34 046.8亿元,比上年增长0.1%;江苏省外贸进出口总额为43 379.7亿元,比上年下降1.0%;浙江省外贸进出口总额为30 831.9亿元,比上年增长8.1%;安徽省外贸进出口总额为4 653.0亿元,比上年增长9.3%。
2 2019年长三角地区港口经济发展回顾
2.1 水路货运量和水路貨物周转量
2019年我国水路运输总体平稳增长:预计完成水路货运量74.72亿t,比上年增长6.3%;预计完成水路货物周转量103 963亿t km,比上年增长5.0%。
2019年长三角地区完成水路货运量39.26亿t,比上年增长6.7%,占全国水路货运量的比重为52.5%。上海市完成水路货运量7.00亿t,比上年增长4.6%;江苏省完成水路货运量9.07亿t,比上年增长3.4%;浙江省完成水路货运量10.69亿t,比上年增长8.8%;安徽省完成水路货运量12.50亿t,比上年增长8.8%。
2019年我国长三角地区完成水路货物周转量亿t km,比上年增长6.2%,占全国水路货物周转量的比重为50.2%。上海市完成水路货物周转量29 471亿t km,比上年增长5.3%;江苏省完成水路货物周转量6 379亿t km,比上年增长4.2%;浙江省完成水路货物周转量10 074亿t km,比上年增长7.7%;安徽省完成水路货物周转量6 225亿t km,比上年增长10.6%。
2.2 港口货物吞吐量
2019年全国规模以上港口预计完成货物吞吐量139.51亿t,比上年增长8.8%,其中:沿海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91.88亿t,内河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47.63亿t。
2019年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49.68亿t,比上年增长7.8%,占全国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的比重为35.6%。上海港完成货物吞吐量7.20亿t,比上年下降1.4%;江苏省主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24.00亿t,比上年增长15.4%;浙江省主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4.70亿t,比上年增长2.1%;安徽省主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3.78亿t,比上年增长1.7%(见图1)。
2.3 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
2019年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43.20亿t,比上年增长4.8%,其中:沿海港口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38.55亿t,内河港口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4.65亿t。
2019年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14.54亿t,比上年增长3.0%,占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的比重为33.7%。上海港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3.97亿t,比上年下降1.4%;江苏省主要港口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5.06亿t,比上年增长6.8%;浙江省主要港口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5.36亿t,比上年增长3.1%;安徽省主要港口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0.15亿t,比上年下降5.1%(见图2)。
2.4 港口集装箱吞吐量
2019年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比上年增长4.4%。沿海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3 092万TEU,内河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 015万TEU。
2019年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9 407.82万TEU,比上年增长4.2%,占全国规模以上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比重为36.0%。上海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4 330.25万TEU,比上年增长3.1%,继续保持世界首位;浙江省主要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 115.79万 TEU,比上年增长5.7%;江苏省主要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 803.80万TEU,比上年增长3.4%;安徽省主要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57.98万TEU,比上年增长19.1%(见图3)。
3 2020年长三角地区港口经济发展展望
美国奉行的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严重抑制全球贸易投资,因贸易摩擦而造成的累计经济损失或将达到7 000亿美元,占全球经济总量的0.8%。2020年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下调2020年和2021年世界经济预期增长率:2020年世界经济预期增长率下调至3.3%,比2019年10月预测值低0.1个百分点;2021年世界经济预期增长率下调至3.4%,比2019年10月预测值低0.2个百分点。由于新冠肺炎疫情(以下简称“疫情”)在世界范围内迅速蔓延并对世界经济增长造成负面影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可能将继续下调世界经济增长预期。
受疫情影响,2020年第一季度我国企业生产活动减少,居民购买力和消费力下降,制造业和交通物流业在短期内处于停滞状态。可以预见,2020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将有所下滑,预计国内生产总值将增长5.6%~6.1%。2019年12月,中美两国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就第一阶段贸易协议文本达成一致。这无疑有利于增强市场信心和稳定市场预期,从而为世界经济贸易增长注入新动力。2020年我国对外贸易面临的主要风险来自国内疫情控制情况和疫情在其他经济体的发展情况。如果其他主要经济体的疫情发展超出预期,世界经济将面临进一步冲击,从而对我国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增长造成不利影响。综合上述因素,预计2020年全国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和外贸货物吞吐量将继续保持小幅增长,增幅在3%左右,较2019年增幅有所下降。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后,长三角地区港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区域港口一体化稳步推进,内河高等级航道高标准贯通,港口、航道等基础设施实现互联互通和融合协同,互联网科技助力港口经济发展和资源优化配置,铁水联运、江海联运、公水联运等融合发展,从而将进一步推动长三角地区港口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预计2020年长三角地区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将突破50亿t,外贸货物吞吐量将达到15亿t,集装箱吞吐量将突破9 500万TEU。
(编辑:张敏 收稿日期:2020-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