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翻转课堂的《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课堂实践

2020-05-06吴丹

艺术评鉴 2020年6期
关键词:翻转课堂实践教学

吴丹

摘要:在高校音乐专业的课程教学中,《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是一门让学生了解中国音乐发展史,懂得如何鉴赏音乐的课程,对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有着莫大的帮助。传统的《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教学存在着许多弊端,难以让学生提高对音乐学习的兴趣,较为枯燥的理论讲解无法让学生从音乐发展的角度去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翻转课堂通过转变师生关系,让学生通过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去理解音乐,对音乐课堂学习效果的提升有着极大的帮助。本文从《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的课堂实践出发,分析了翻转课堂在这门课程当中的应用,从而为今后高校音乐教学中翻转课堂的运用提供了更好的参考实践。

关键词:翻转课堂   《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   教学   实践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06-0098-03

随着教育理念和教学手段的不断更新,在21世纪的今天,翻轉课堂在全世界各个国家开始广泛的应用开来,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实践成果。因此,被称之为“现代的教学方法”的翻转课堂也逐渐的被我国各个高校应用到了不同的学科中去,并在不断的研究和改革过程中找到了较为合适的应用方法。通过应用翻转课堂,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极大的发挥,教师也从主动的教学地位转化为学生的指引者,让学生更为积极的参与到课堂内容的学习中来,从而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高校音乐课堂一直以来都充满着激情的氛围,但是《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作为一门理论课却往往难以让学生提起兴趣。通过将翻转课堂应用到《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这门课程中来,采取较好的方式去转变师生地位,让学生开始主动学习,从而引导学生更好的体会这门课的内涵,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一、翻转课堂概述

翻转课堂起源于美国,并在教学实践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2007年,在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的一个山区小镇学校,有两位教师为了给缺课的学生补课,特意制作了PPT将课堂上的内容传到了互联网上供这些学生学习,让他们能够弥补好之前没有学习到的内容。然而,教师发现这些学生如果没有经过他们的指导仍然无法很好地消化课堂上的内容,因此他们会让学生们在课堂中提出疑问,并为他们做出解答。这种教学形式完全区别于以往教师占主导地位的教学模式,反过来让学生事先进行预习,教师只是在课堂中进行指导和讲解,为学生们答疑解惑。久而久之,这种在互联网上的在线视频教学内容引起了其他学校的关注,这些学校的教师发现这样的教学方式更能够让学生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开始引入翻转课堂的教学形式,最终翻转课堂的实践大获成功,开始在美国中小学广泛的推广开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翻转课堂出现了多种多样的形式,其中可汗学院的出现让翻转课堂在全世界都具备了一定的影响力。在21世纪的今天,随着网络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地区和学校也都能够广泛的了解到翻转课堂所带来的教学效果并不一般,因此应用的学校也变得越来越多,这一实践也在中国开展开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从翻转课堂的发展历史来看,我们可以得知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的实践形式是“相反”的。传统课堂是教师在课堂上讲授新的内容,学生学习后在课后完成作业,而翻转课堂则是由教师制作一个大约10-25分钟的视频,将学生需要学习的新内容放在视频中让学生进行学习,在视频的最后还会提出一些让学生思考的问题,从而可以让学生带到课堂上来进行共同探讨。在课堂实践过程中,教师主要是考察学生在课前学习的效果,从而有针对性的对他们学习的效果进行讲解,特别是学生没有理解的知识点则会进行深入指导,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作用下更好的理解了自己之前自学所无法深入理解的内容,从而主动的掌握了书本知识,获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通过教师与学生的通力合作,翻转课堂帮助学生更好的发散了思维,养成了主动学习的好习惯。

二、翻转课堂的主要特征

翻转课堂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方法,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来充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充分的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创造性的思维发散中懂得如何去自己学习,然后在老师的指点中获得真知。

(一)师生地位发生转变,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传统的课堂当中,教师承担的是传业、授道、解惑的职责,而在翻转课堂中,教师则主要是解惑。由于传统课堂的学生必须从上课的45分钟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难免会因为各种原因无法集中精神或是没有将知识理解到位,造成后续学习无法跟上进度。翻转课堂则是教师通过一个个小视频的形式事先将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精简的录制出来,转变了以往教师占主导地位的方式,这些小视频能够让学生自主的在网络上开始学习,从而占据了学习的主导性,教师在课堂中则只是为学生解答一些他们所无法理解的问题,这样的教学模式更好的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师生转变了交流方式,提升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众所周知,以往的课堂形式是教师在课堂中讲解新的知识,随机的会考察学生掌握的情况。由于学生在听讲时只有45分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往往还不能很好的学习到老师所教授的知识,因此他们在回答问题时往往缺乏主动性,被老师点名回答问题的学生也可能是有些“畏缩”。而翻转课堂则恰好相反,学生能够提前学习到这堂课老师所教授的内容,他们可以通过反复的观看视频的内容去内化自己的知识体系,不懂的地方还可以和同学之间进行相互讨论,这样一来他们在课前就已经将大部分知识掌握好,在课堂中只是需要将自己不懂的地方向老师提问由老师解答即可,完全的放松了自己学习的心态,让自己有了一个更好的学习态度,学习的效率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因此,翻转课堂转变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方式,让师生的交流变得更加的简单和轻松,师生之间的关系也更为和谐和融洽,让学生学习变得不再困难。

三、《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课堂实践存在的问题

《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的课堂教学模式主要还是“口传心授”为主,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从中国音乐发展的历史由古至今逐渐开始讲解,然后会在课堂中加入一些作品赏析的内容,让学生通过教师内容的传达去理解中国音乐的一些演变过程,从而对中国音乐发展歷史有着更为深刻透彻的理解。然而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可以发现,一方面教师单纯的教授中国音乐史会让学生感觉到有些枯燥,而且按部就班的讲解久而久之失去了对学生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在赏析音乐作品时,教师主要采用的是多媒体的形式去播放视频、图片,虽然对学生而言会产生一定的兴趣,但是缺乏深度的教学会让学生只是浅显的停留在“听”音乐的过程中,没有更好的去透彻理解这一阶段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音乐体系。

综上所述,当今高校《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的课程教学主要存在的问题在于:教学模式是集体教学,主要以讲师讲解为主,学生听讲为辅,教师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然而理论教学其实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课程,很多知识并不仅仅局限于教材,而是需要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因此,高校中国音乐史的课程改革迫在眉睫。

四、《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的翻转课堂教学实践

(一)课前分析,为课堂开展做好铺垫

翻转课堂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需要在课堂开展之前制作好相应的教学视频,让学生在课前就能够进行一定程度的提前学习,并预设好思考问题留待课堂中进行解答。《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主要的教学内容是中国音乐史和音乐作品欣赏两个部分,教师在每次录制视频时都要根据这节课音乐史教学的进展来划分内容,并安排合适的欣赏部分留给学生们事先进行赏析,让学生们思考这一阶段的历史是如何延续之前历史发展而来的,有什么样的音乐特征,音乐作品欣赏后能够得出的感悟等等。这时,通过提前发放的视频,让学生可以事先预习到课堂内容的精髓,通过在网络上查阅相关的资料以及反复的鉴赏音乐作品,并记录下自己学习的感受,以及在观看视频时所遇到的问题,从而加强了自己对某一段音乐史的理解,也能更好的对这一阶段的音乐作品进行赏析。例如,“伯牙抚琴遇知音”历史典故就是出自于中国音乐史中的春秋战国时期历史阶段,最早记录伯牙抚琴的故事是在《列子》当中。史志载钟子期为汉阳集贤村人氏,乡民以子期为荣,口耳相传一句俚语:“子期遇伯牙,千古传知音”。如果在课堂上学习这些知识,那么学生基本上就是盲目的记忆这些内容而不是知其所以然,通过提前学习,能够让学生自主的通过网络去了解这一段历史,对相关的古文做一个深入的分析,从而才能更好的去理解其中所表达的含义。

(二)课中教学,分组学习获得真知

翻转课堂以先学后教的模式,强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自主性和独立思考能力。《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课程作为一门高校理论课,它不只需要学生熟练中国音乐的发展历史,更需要培养学生有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力。翻转课堂和传统课堂最大的不同在于课堂中知识的传授,传统课堂是在课堂上传授新知,学生需要的是在45分钟内掌握好所有的新知识,而翻转课堂则是学生带着已有的知识点和疑问到课堂中来和教师共同讨论。例如,在《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课堂的近代音乐作曲家的了解方面,教师可以先将学生分为4-6个小组,让这些小组整合自己所遇到的主要问题,如对冼星海作品《救国军歌》《茫茫的西伯利亚》《黄河大合唱》《生产大合唱》的理解,李叔同《送别》收入到《早春二月》《城南旧事》中作为插曲和主题歌的原因、聂耳创作《义勇军进行曲》的复杂心情等,并每组派组长提出这些问题,教师可以让其他小组也参与到这些问题的导论中来,这样就无形中提高了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够帮助其他小组答疑解惑。最后,教师需要将所有的问题进行整合,特别重视那些学生无法解答的难题,通过共同讨论最后总结出答案。这样做不仅能够实现教学环境的激励,同时还能够保证对课前学习的充分利用,真正的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三)课后反馈,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

《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虽然是一门理论课程,但是却是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关键课程,因此教师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去了解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掌握程度,从而才能更好地开展下一次的翻转课堂。所以,等到翻转课堂课程结束之后,教师的教学并没有结束,最后还需要教师与学生能够充分将自身的感受及学习心得进行分享,并对自身整个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其中包括所遇到的问题,得到解答的途径及方法,这样不仅能够充分实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认清自我。翻转课堂的教学对于学生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未来的教育发展来说都具有非常大的影响。课后反馈工作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充分的反馈,所以,就需要对考察方式进行转变,要以学生为主体,对学生自身的独立学习能力、合作能力、组织能力等各个方面进行提升。

由此可见,翻转课堂是一个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部分互相整合、互相促进的阶段,通过这样一个循环让教师可以更好的把握《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的课堂节奏,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最终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

五、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出现对传统课堂的教学产生了冲击,动摇了传统教学环境下的传统教学观念。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被迅速提上日程。音乐课程作为传统专业的必修课程,它的教学模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曾经的辉煌。当下,翻转课堂这一新兴教学模式给高校的音乐教学吹来了改革的春风。我们要抓住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模式的优势,探索高校音乐课程教学改革的科学举措,提高教学效率,为音乐学专业其他必修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做好榜样。

参考文献:

[1]吴开志.翻转课堂模式在高职声乐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黄河之声,2019,(16):104.

[2]吴倩.刍议微课在高校音乐艺术教学中的应用[J].艺术教育,2019,(10):74-75.

[3]古颂.翻转课堂模式在公共艺术-音乐课程教学研究[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9,(04):122-124.

[4]陈娟.翻转课堂在高校音乐表演专业中的应用[J].黄河之声,2019,(13):66-67.

[5]杨文文.“互联网+”时代高校钢琴微课教学与翻转课堂的开展[J].当代音乐,2019,(07):31-32.

[6]张晓青.“翻转课堂”模式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浅析[J].黄河之声,2019,(10):116.

[7]刘文娟.“翻转课堂”模式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北方音乐,2019,(12):202-203.

猜你喜欢

翻转课堂实践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