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新路径
2020-05-06李悦
李悦
摘 要:本文旨在研究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问题,独辟蹊径,致力于通过调查研究青年教师的现状,从高职教师专业化的现实需求与目前困境出发,分析其内涵与逻辑起点,提出实现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改革策略和成长新路径,探索一条适合当地职业院校教师发展并服务区域经济的全新道路。
关键词:新时代;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师专业化
目前,职业教育已成为支撑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职院校是我国新时代高职教育的发展目标,要想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师资队伍的建设,尤其是青年教师。青年教师是教育的希望,建设一支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青年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也是青年教师发展现状的要求。因此,研究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专业化成长问题,旨在为新时代青年教师的培养提供可靠的理论指导和可行的实践办法,对于增强学校管理的科学性,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内涵
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更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成长过程。教师专业化成长,是指个体成为教师后,在整个从教职业生涯中,不断学习成长和逐渐转变优化,使其成为专业化教师的整个成长过程。其内涵包括专业化精神、职业道德、教学反思和教学组织等方面。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内涵是指青年教师通过学习培训,逐步丰富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并不断增强自身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其自身能够合理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并融合先进、高效的教学方法,熟练掌握和运用自己本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大量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过程。由此可见,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在其专业化发展的过程中,既要求具备教师基本素质和高技能型人才应有的素质,又要求具备雄厚的在实际工作场所的实践经验和多学科的知识背景。
二、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中存在的问题
众所周知,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高职院校不断改革和壮大,不但招生规模逐年扩大,教师队伍也在连年壮大,尤其是青年教师。青年教师已逐渐成为高职院校的骨干力量,但对于刚走出大学校门的青年教师来说,自身有很多优势。比如精力充沛,思维活跃,创造力强,勇于创新,敢于改革等。
然而,青年教师在专业化成长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综合来看,主要面临着三大问题。
一是青年教师职前教育不符合高职教师的职业性需求。大部分青年教师来自普通高校,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师范教育和专业培养,缺乏系统的课堂教学训练以及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教育规范训练。
二是缺乏实际的教育教学经验与能力,缺少职业规划,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青年教师在课堂活动的掌控上,课堂气氛的调动上,以及如何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等方面的经验上明显不足。其次,教育教学能力也亟需提高,尤其是教育教学改革能力、课程开发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评价能力、科研能力、教学反思能力等。而且相当一部分青年教师不大注重教育观念或教育理念的整体构建,往往体现为零星的看法和片面的理解。
三是专业化青年教师数量、质量与迅速发展的高职教育事业不匹配。目前,青年教师知识结构与服务能力培养不均衡。在知识结构方面,高等职业教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高职教师除了具备职业岗位技术技能和专业理论实践知识外,还要有与专业密切相关的职业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以及教育科学方面的知识,因此,无论是引进普通高校教师还是师范类高校教师,教师实践能力与职业性知识相对缺失,都不利于高职教师专业化的均衡发展。
三、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路径
(一)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青年教师的职业素养
所谓教育,就是教书育人,以教学生学会做人为先,先成人后成才。因此我们要求,每一个青年教师从走上讲台的那一刻起,就要时刻注意自己品质素养的提高,不断优化和提升自己思想道德水平,树立正确的、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健康阳光的心理和高雅的审美情趣,并以此影响和引导学生的健康成长。可以说,品质素养是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第一要务,是一项前提性的任务。鼓励年轻教师坚持不懈、多方面、多渠道加强师德规范的学习,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以各项教育法规为依据,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全体青年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念,从而提高青年教师职业道德的整体水平。
(二)加强学习,提高青年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教师专业化成长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一个适应时代的教师首先必须具有扎实系统的专业学科知识,掌握所教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并了解所教学科的最新成就、最新水平及未来发展趋势,掌握新技术和新技能,只有不断学习,才能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教学技能和教育教学理念。作为一名新时代背景下的新型教师,教育思想和理念必须科学,要形成自己独特的管理观、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等,不断提升教学能力和现代化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达到信息化技术与课程教学有效融合,这样才能更好地改进教育教学行为。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是信息化社会教师必备能力,尤其是青年教师,易于接受新事物,学习能力强,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的多媒体性、交互性、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等特征,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不但要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更要提高专业技能在教学中的综合运用水平。
(三)加强校企合作,提升青年教师专业实践知识和动手能力
将校企合作作为突破口,能有效解决高职青年教师知识结构失衡和技术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一是校企联手共育“双师”团队。依托校企共建的平台,帮助教师获取以实践操作和技术应用为主、专业匹配、国内外行业企业普遍认可的高级技能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提升“双师”素质,完善教师的职后培训制度。二是校企联姻完善教师补充机制。借鉴德国“双元制”,落实专业教师定期轮训制度,支持教师到企业兼职、挂职或短期工作,提高教师的专業能力、实践环节教学能力和应用性科研能力。三是校企联合规划建设青年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密切开展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师资,打造“双师型”教师团队是职业教育的特点。切实做到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全面提升青年教师专业实践知识和动手能力。
(四)丰富课程改革活动,提升青年教师的课程改革实施能力
首先,提升教师课程改革适应能力,要以专业对接、师生对接、校企对接。专业对接是同行间共同研究探讨本专业的最新动态、最新成果、最新问题。师生对接,一方面是让学生参与课程改革,另一方面是让教师了解施教群体的需求。校企对接,一方面是让教师了解行业企业对人才的基本需要,另一方面是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参与课程改革。其次,以示范引领提升课程改革探究能力。在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要求教师采取由简到繁、分层推进的做法,通过示范引领,带动教师提升课程改革探究能力。还有,发挥榜样的力量,让专业带头人示范课程改革,提升教师课程实施能力。在操作上可以先要求系部负责人和专业带头人率先实施课程改革,通过举办公开课、说课等活动先行示范。然后要求教师多上实验课、多听观摩课、多看示范课,在教学实践中掌握教学技巧,提升自身的课程实施能力。最后,开展课程改革优秀教师评选活动,提高教师自我升华能力。
(五)加强示范引领和校本研究,促进青年教师提高教学科研能力
“教師即研究者”是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理念,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离不开科研,科研是现代教师的重要特征,是教育改革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手段。为使教师向“研究型”转变,学校可邀请专家来校为教师举办专题讲座,重点培养青年教师的发现问题能力、理论思考能力、课题研究能力和论文撰写能力。同时,还可以通过组织教师外出调研,参加有关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培训班,拓宽视野、提高教科研水平。
学校领导应示范引领,带头参与教学研究,努力使自己成为研究型教育专家。学校领导的示范引领,可以增强教师的教科研意识,营造浓厚的教科研氛围,推动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同时,应深入开展校本研究,提高教师课程开发技术和能力,校本研究在课程改革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事关教师自身能力的完善和发展。通过加强示范引领和校本研究,切实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和水平。
四、结语
新时代,新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四有好教师标准,并强调指出,要“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面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时代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新形势、新要求,深化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是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一项紧迫任务。对高职院校青年教师而言,重新思考专业化发展的目标,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实践,敢于创新,不断挑战自我,在挑战中历练,在历练中成长,是其专业化成长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段峻,黎炜.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论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683(31):60-63.
[2]吴金祥.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途径研究[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2(7):28.
[3]左彦鹏.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6.
[4]李军锁,杨朝晖.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发展要素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3(12):194-195.
[5]李娟芳,赵丹.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探究[J].学周刊,2016(3):13.
[6]刘捷.教师职业专业化与我国师范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