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度学习:撬动思维的支点

2020-05-06季科平

江西教育B 2020年2期
关键词:国人农夫古文

本案是在“童真语文”的教学思想观照下展开的,较好地体现童真课堂“在儿童中学”的教学原则。教师巧妙地“化教为学”,不待教师讲,让儿童自主地借助注释、借助和现代文的比较阅读来真正读懂小古文,让学习真实地发生在儿童身上。儿童运用理性思维展开自主质疑,通过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促进深度学习,在“来回走”的过程中自然地读出故事内涵。整堂课体现的就是儿童“学出来的好”,深度学习的增量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课堂实录】

一、由故事入手,自主初解题意

师:看仔细喽,我们先来玩一个“看图画猜成语”的游戏。

(生依次说出“揠苗助长、刻舟求剑、南辕北辙、守株待兔”)

师:这四个成语有什么共同特点吗?

生:它们都是寓言故事。

生:它们都是四字成语。

师:“守株待兔”是我们学过的故事,守的是——

生(齐):“株”。

师:“株”指的是——

生:指的是树桩。

师:“待”的意思是——

生:“待”的意思是等待。

师:哪位小朋友来说一说“守株待兔”的字面意思?

生:守在树桩前面等待兔子。

师:“守株待兔”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不过,今天我们学的是小古文版的“守株待兔”。请你拿起笔,把“守株待兔”这个成语工工整整地写到课题上方。

师:请注意,“株”是——木字旁,“待”是——

生(齐):双人旁。

师:变成“单人旁”就读——

生(齐)读:侍。

师:“服侍”的“侍”。

(生书写,师巡视,提醒写字姿势要端正,表揚字写得漂亮的同学)

二、古今比较,自主扫除障碍

师:你的手里分别有古文版和现代文版的《守株待兔》,请你快速地浏览,看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一眼就能看出来的不一样。

生:古时候的字很少,现代版的字很多。

师:“字很少”说明古文版的篇幅比较短小,语言比较精练。现在就让我们读读古文版的,请你自由地、大声地读两遍。

(生自由地读古文)

师:你感觉哪句话比较难读?

生(疙里疙瘩地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师:确实有点难读,我们一起来看看。“耒”读lěi,它是古代耕田用的一种农具,耕者正拿着这个农具在劳动呢!“耕”和“耒”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生:“耒”是“耕”的偏旁。

师:“释”也是我们要学写的字。

(课件出示“釆”和“释”,“耒”和“耕”)

师:仔细观察,看看“耕”和“释”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两个字偏旁的“捺”都变成了点。

生:“释”和“耕”都是左窄右宽。

师:“释”的偏旁你认识吗?

生(部分):是“采”。

生(部分):好像不是“采”。

师:像“采”不是“采”,它读biàn。让我们一起伸出手指,一起书空“釆”这个偏旁。

(师生一起书空偏旁“釆”,强调笔画“点”)

师:写好了这个偏旁,你一定能写好“释”字。现在和老师一起来写写“耕”字。

(师板书范写“耕”,特别提示穿插的笔画。生书空。)

师:请你拿起笔认认真真地各写一个,写完以后,如果发现哪一个写得不够好,就再写第二个,争取一个比一个写得好。

(生写字,师巡视,提醒写字姿势要端正,表扬字写得漂亮的同学)

师:我们学了这几个字后再来读这个长句子,肯定能读好。老师先读一读,你听听,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生:“因”后面要空一下,然后读“释其耒”,然后再空一下,读“而守株”,然后空一下,再读“冀复得兔”。

师:掌声送给她,她有了一个伟大的发现:读小古文要注意停顿。谁也来读读这个句子?

(课件出示: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生读句子)(刻意停顿)

师:停顿时,要音断气不断。如果音断了,气也断了,那这个句子就没有生命了。我们大家一起读一读。

(生齐读)(停顿自然)

三、古今参读,自主读懂故事

课件出示: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合作读小古文吧,老师读画横线的部分,你们读其他部分。

(师生合作读)

师:交换一下,现在你们来读画横线的部分。

(师生再合作读)

师:小古文可不能这样读,让我们一个句子一个句子地来读。看看,它一共有几个句子?

生(数句子):5个。

师:那我们就请5个同学来进行“开火车”读吧。

(生“开火车”读小古文)

师:一个句子一个句子连起来就成了一篇,现在请大家自己读读这篇小古文,边读边想“哪个字哪个词自己读不懂”。

(生自由读小古文)

师:读不懂怎么办?今天老师不讲,请小朋友自己来读懂小古文,我们可以借助注释,可以借助现代文版的《守株待兔》来读懂小古文。比如“耕者”的意思我不懂,我就把它画出来,然后先去看注释,注释里没有解释,我就去读现代文版的故事,一读,我就知道“耕者”的意思就是——

生(齐):农夫。

师:好,我们就这样来自己读懂小古文。

(学生静静地展开“独学”,教师充分保证了独学的时间)

师:已经完成学习任务的同学,可以和同桌分享一下自己学懂的字词,注意让平常不太说话的同学先交流哦。

(同桌学生展开“对学”,课堂里交流热烈)

师:刚刚是一个字一个词的解释,集体交流的时候要稍微提高一点难度,哪句话的意思你读懂了?

生:我读懂了“兔走触株,折颈而死”的意思,就是——有一天,一只兔子撞到了木桩上,然后折断脖子死了。

生:兔子忽然从树丛里窜出来,撞在了树桩上,折断了脖子死了。

师:那我就要考考你了,“走”的意思是?

生:“走”的意思是“跑”。

师:那“兔走”就是——

生(齐):兔子跑。

师:那“龟兔竞走”呢?

生:就是“龟兔赛跑”。

师:“百兽见之皆走”就是——

生:百兽看到了老虎,都跑了。

师:这让我们想到了哪个故事?

生:狐假虎威。

师:古文中的“走”是“跑”的意思,古诗中的“走”也是“跑”的意思。“儿童急走追黄蝶”就是——

生:儿童奔跑着追赶着黄蝶。

师:儿童急走追黄蝶——

生:飞入菜花无处寻。

师:好,让我们把这些积累下来,一起读一读。

(生齐读积累)

生:“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的意思是兔子不可能再次得到,而他一直被宋国人笑话。

师:如果现在你能够不看现代文,把意思说出来,那才叫读懂。

生:“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的意思是“于是他放下农具守着树桩,还希望得到撞死的兔子”。

师:“冀复得兔”里有一个“复”,“复”的意思是——

生:“复”的意思是“再”。

师:那“冀复得兔”就是——

生:希望再得到兔子。

生:“田中有株”的意思是他的田里有一个树桩。

生:“宋人有耕者”的意思是宋国有一个农夫。

师:那现在就让我们连起来和同桌讲一件这个故事吧!不看现代文,就看着小古文讲,看着小古文能讲故事,才算真正读懂了。

(同桌讲故事)(气氛热烈)

四、聚焦古文,自主悟出内涵

师:我们借助注释、借助现代文自己读懂了这个故事,可真不简单!读书想要有更多的收获,就要积极动脑,试着读出自己的疑问来。现在请大家轻轻地读读课文的最后一句话,联系我们已经了解的内容,试着提出自己的问题。

生:兔子为什么不能复得?

生:他为什么会被宋国人笑话?

生:宋国人在笑话他什么?

师:真好!我们自己提出了三个问题。现在,我们可以利用手中的现代文、小古文来一一解答这几个问题。我们先来说说兔子为什么不能复得?

生:已经有兔子撞死,其他的兔子就有自我保护的意识了。

生:这只是个偶然的事情,不可能再发生。

生:农夫一直守在那里,兔子不可能自己送上门来。

生:这只是农夫的运气而已,运气不可能一直都这么好。

师:第一天,耕者在守株待兔,他美美地想着——

生读(美美地):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师:一个星期过去了,他照样在守株待兔,他痴痴地盼着——

生读(痴痴地):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师:一个月过去了,他还是在守株待兔,他傻傻地等着——

生读(傻傻地):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师:这可能吗?

生:不可能,他在做白日梦。

生:不可能,他在想不劳而获。

(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把关键的词语板书在黑板上)

师:第二个问题是“为什么会被宋国人笑呢”,这个问题很简单。

生:农夫一直在守株待兔,所以被宋国人笑话了。

师:好,现在你就是宋國人,我们一起来想象一下。春天,当你忙着播种的时候,你看见农夫——

生读:释其耒而守株。

师:夏天,当你忙着耕耘的时候,你看见农夫——

生读:释其耒而守株。

师:秋天,当你忙着收获时,你照样看见农夫——

生1读:释其耒而守株。

师:秋天,当你忙着收获时,你照样看见农夫——

生2读:释其耒而守株。

师:你都快忍不住了,你是不是有话想对农夫说?拿起笔,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特别要注意,今天我们已经学了小古文,如果你能把小古文中的词句用进去就更棒了。

师(提示):写到后面,你如果能再给农夫讲一点道理,估计农夫会听得更明白。

(学生静静地写话——宋国人笑着对农夫说)

师:同桌两人都已经写完的,可以先交流交流。

(部分同桌交流,部分学生继续写话)

师:宋国人会笑着对农夫说些什么呢,我们来听听。注意,现在你就是宋国人哦!

生:哪有人像你这么笨的,不劳而获是没有好回报的,现在你的庄稼都枯萎了,你怎么过日子啊?

师:有谁把古文中的词句用进去了?

生:哎呀,你简直是痴心妄想,兔子是不可能经常“触株”,然后“折颈而死”的。你想不劳而获,整天做白日梦罢了,你这样什么事都做不好。

生:你真傻,兔不可复得,你这样没日没夜地守株是没用的,还不如去耕地。

师:谁觉得自己非读不可,写出了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

生:你不能“释其耒而守株”,这样整天想着不劳而获,还不如自己去劳动,去收获粮食。

生:你这样“释其耒而守株”,得到过兔子吗?你还是好好耕田,和你的妻子孩子一起生活吧!

生:耕者啊,你怎么那么笨呀,世界上不可能有免费的午餐,你别在那儿坐着空想了,“兔走触株”只是偶然,只是你运气好而已。跟我一起来耕地吧!

五、拓展积累,自然传承文化

师:在同学们的交流里,大大的道理就蕴含在其中了。《守株待兔》选自古代思想家、散文家韩非的文章《韩非子·五蠹》中,现在让我们一起把这个小小的寓言故事送进自己的记忆仓库里。

(师生一起有感情地背诵《守株待兔》)

师:《守株待兔》是中国古代寓言里的其中一个,像这样的中国古代寓言还有很多很多。

(课件出示“《揠苗助长》《南辕北辙》《刻舟求剑》的小古文”)

师:我们一起读读这几个寓言故事的题目。

生(齐读):揠苗助长、南辕北辙、刻舟求剑。

师:我们回去怎么读懂这几篇小古文呢?

生:借助注释、借助老师提供的现代文版的故事就可以读懂。

师:真好!学会了这个方法,我们就可以读懂更多的小古文。下课。

【专家评析】

著名特级教师 周一贯

总观语文课改的推进,其方向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习为重点,以深度学习为指向,培育好能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德才兼备的新一代。“深度学习”从本质上来说就是语文发展思维力的学习,无论是语文知识的习得,语文能力的养成,还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他们的基础都是人的思维力。没有思维的深度参与,就不可能有深度学习。

古诗文的教学,因为时代的阻隔和文言与白话的差异,一般都会比较重视以讲析为主的“授予”,但由特级教师季科平执导的小古文《守株待兔》却不是这样,而是借助文言文与白话文的比较阅读,用学生质疑和合作解疑等教学策略,体现了以学为主、撬动思维支点的新思路,体现了古文导读一样可以指向“深度学习”的课改精神之成功实践。

一、从“已知”到“未知”,铺垫深度学习的起点

新课伊始,教师首先从学生的“已知”出发,用游戏化的“看图猜成语”,让学生回顾一些熟知的成语故事:“揠苗助长”“刻舟求剑”“南辕北辙”“守株待兔”等。所有的认知活动都会遵循从“已知”到“未知”这一客观规律。所谓“温故而知新”就不会使学生视“新知”为畏途,这不仅有着“触类旁通”的学理依据,而且也深层地揭示了“深度学习”并非仅仅以“深”为求,而是要由浅入深,步步为营,稳扎稳打。这个富有情趣的进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接下来的比较阅读(白话文的《守株待兔》与文言文的《守株待兔》),找到了一个十分合适的起点。

二、从“白话”到“文言”,克服深度学习的难点

教师充分运用了学生熟知的《守株待兔》的现代文版(下发资料)和新学的文言文版,让学生开展自主的比较阅读,巧妙地把本来应当以教为主的文言字、词的解读,完全转化为让学生在两种版本的比较对照中自主阅读的活动,从而撬动了激发学生思维力的支点。这样,教师可以更多地把力气投放到生难字的识与写上。“解读”历来是文言文教学的难点,但在本案中教师巧妙地借用了两种版本的比较阅读,把“听教师讲解”转化为“让学生自己思考”,充分显示了在小古文教学中学生一样可以拥有自读自悟的天地,克服了学生在阅读小古文中如何实施深度学习的难点。

三、从“一处”到“多处”,沟通深度学习的基点

学生阅读小古文并非没有一点学习基础,问题在于教师是否有足够的教学智慧,去沟通“一处”新知的掌握与“多处”已知的联通上,这是本案中十分突出的一个亮点。《守株待兔》小古文中“走”的古今异义现象无疑是“一处”新知,如何与学生“已知”的知识经验链接,化难为易,真正达到理解积累的目的。“兔走触株”中的“走”,课文注释中就有“跑”的解释,教师就接着引导学生链接“龟兔竞走”的“走”,“百兽见之皆走”的“走”,“儿童急走追黄蝶”的“走”,等等,进一步理解古诗文中的“走”的意思。在理解的基础上再加以誦读积累,真正领会了“走”的古今异义。这种联系知识储备来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本质是善于触发思维的联动功能,而这也正是进入深度学习的重要基点。

四、从“质疑”到“解疑”,凸显深度学习的力点

深度学习的关键是“学须有疑”,质疑、解疑的过程,才是触发思维进入深度学习的有效过程。对此朱熹说得好:(读书)“若用工粗卤,不务精思,只道无可疑处。非无可疑,理会未到,不知有疑尔。”(《朱子语类辑略》卷二)读过季科平老师好几个课例,都有“学生质疑”的环节,这实在太重要了。质疑本身既是一种重要的读书习惯,更是指向深度学习的根本能力。请注意在本案中教师鼓励学生提出的问题:“兔子为什么不能复得”,“耕者为什么会被宋国人笑话”,“宋国人会笑话他什么”等,确实都有相当的价值。“兔子为什么不能复得”,这里所指不是复得一般的兔子,而是“触株折颈而死的兔子”。兔子因惊吓而奔,才会“触株”,也才会伤得如此厉害。这纯属偶然,当然不太可能再次重现。“他为什么会被宋国人笑话”,教师借机让学生展开联想:第一天,耕者在守株待兔,他美美地想着……一个月过去了,他还在傻傻地等着、想着……春天到了,耕者不去备耕种田,还在做什么……夏天呢……秋天呢……学生的思维被教师在质疑中激发,自然也就更深刻地感知了“守株待兔”的寓意。至于第三个问题“宋国人会笑话他什么”,正好被老师巧妙地转化为语言运用,让大家作为宋国人把“会笑话他什么”写在作业本上。而且老师鼓励大家用上古文中的词句来表达,深化了书面表达的内涵。

教育的目标是“育人”,育人的关键在于“育心”,育心的重点在“育脑”。学习的过程就是开动大脑的过程,深度学习就是旨在发展思维的学习。这即使是学习古文也不应例外。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漓渚镇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敖小英

E-mail:545126112@qq.com

猜你喜欢

国人农夫古文
中古文學劄叢之二(五題)
古文中走出的“超能力者”
称象
农夫和蛇
农夫和蛇
口腔健康,为何不被国人重视
被嫌弃的宋国人
读《隶定古文疏证》札记
国人赴日“抢盖”引反思
回归自然做个城市农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