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守正创新中找到价值依归

2020-05-06程志

江西教育B 2020年2期
关键词:文章内容演讲稿作文题

程志

任务驱动型作文,其实在高考作文题中早已出现,且有论者归纳出2015年至2018年全国卷高考作文的发展趋势,认为自“2015年高考全国新课标Ⅰ、Ⅱ两卷作文题同时使用了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命题形式,突破了传统写作教学和测试中的话题随意性和写作任务缺乏情境性的局限”开始,到2018年,全国卷作文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的任务类型,“前一阶段的作文试题聚焦于规则意识、人生理想、教育发展等个人成长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和必须具备的能力”,“而以2017年为分界线,家国情怀、历史使命、文化自信、大国崛起、责任传承等侧重于国家层面的价值取向不断得到提升和发展”,后者更加注重“讲好中国故事”,注重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

如果查看2019年全国Ⅰ卷的作文题,不难发现命题风格基本承袭了近年来的任务驱动型特点,这属于“守正”部分。很明显,这是积极落实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而从全国Ⅰ卷高考作文命题来看,的确真正落实了“将立德树人贯穿于试题工作全过程,突出高考育人功能和核心价值观”的建设使命。

笔者深入分析2019年的全国Ⅰ卷,发现其也有自身特点。比如任务更加明确——“面向全校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和思考,提出希望与建议”,也就是说要求考生不仅有明确的主题,即“热爱劳动,从我做起”,而且要求考生在文章内容结构上体现出最后的“建议”(即措施部分)。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这是一篇行文结构有所限定的文章,从题设就可以看出不仅要注意演讲稿应有的格式和逻辑,还要注意文章主体必须谈到劳动的意义,因为在材料当中有“夙兴夜寐,洒扫庭内”“民生在勤,勤则不匮”等提示,这明显是要求考生进行意义的阐释与探讨。所以,在任务驱动型作文当中,这又是一道强调行文结构和内容构思,同时展示个人精神成长的作文题。

从这个意义上讲,笔者认为2019年的全国Ⅰ卷作文是前文所述的“前一阶段”体现个人成长和“后一阶段”侧重国家层面两者的综合,可以说是一种完美的融合。

创新一:题目富有情境性、应用性

相较于以往“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写一篇文章”等类似的在 “测试中的话题随意性和写作任务缺乏情境性”的问题,2019年全国Ⅰ卷作文的任务驱动更加明确聚焦,且极具场景感、情境性和应用性。因为对于演讲稿这种文体而言,它必须是极富场景性和氛围感的。众所周知,演讲稿是在初中就已经学过的一种文体,正如2018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卷中的小作文(即综合性学习部分)一样,就是要求考生写一篇200字左右的以“说教养”为主题的演讲稿。用孙绍振先生对2019年全国Ⅰ卷作文的点评语来说,就是“历史性的巨大突破”。

从这个角度而言,2019年的全国Ⅰ卷就是在不断创新。虽然我们不知2019年的全国Ⅰ卷作文是否从中考的考查题型中汲取了有益的养分,但至少证明高考作文命题人始终走在创新高考试题的最前沿。正如教育部考试中心于涵副主任在文章《新高考语文科的定位、功能和考查内容研究》当中所言:“语文试题的选材范围将更加广泛……不同学科领域、不同话题、不同体裁、不同组织形式的文本都可能进入试卷……从而考查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2019年全国Ⅰ卷的作文题目就是对这个提法的回应。高考将突出考查学生的能力,因此不排除任何文体,只是会在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探索出適合我国国情的语文高考模式”。

创新二:任务凸显,价值并置

全国Ⅰ卷作文不同于以往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是它的价值导向十分明确,即“热爱劳动”。同以往以“触发联想与思考”和“选好角度”此类不做具体规定和方向性引导的作文相比,2019年可以说是给学生一颗“定心丸”,可以确保考生在有话可说时,又不至于出现偏题、跑题现象。

而通过阅读2019年全国Ⅰ卷作文材料,我们不难发现,这里指的劳动是日常生活中的劳动,且带有偏向性地指向“体力劳动”,而并非类似于从事某项终身热爱的事业等更为宽泛的“劳动”意义。当然,我们必须承认此导向是好的,即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角度来谈“德智体美劳”中“劳”的价值意义。早在2018年9月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提出要“弘扬劳动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从这个意义而言,2019年全国Ⅰ卷作文把劳动的意义和价值更加凸显出来,就是对习近平总书记观点的落实,更是将其同以往我们强调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实现价值并置,这也是今年高考的创新之处。

创新三:文章内容结构的引导

2019年的全国Ⅰ卷作文不仅要求有明确的主题——“热爱劳动,从我做起”(此为文章内容第一部分),而且要求在文章内容结构上体现出最后的“建议”(即措施部分,此为文章内容第二部分),最后还要谈到材料当中“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夙兴夜寐,洒扫庭内” 等的劳动意义。对材料解读能力比较强的学生会发现,文章的第三部分也是有意引导和规范的,因为我们通过阅读题目,不难发现有“人工智能”这一词语,这就要求我们探讨“劳动”与“时代”“科技”之间的互动关系,还有“学习太忙,劳动太占时间”“花钱让别人去做”等观点,其实就是要求学生在文章中反驳这种“劳动耗时论”和“消费替代劳动论”。

这样一来,其实题目早已规定或者梳理了写作的思路与结构,即“提出论题:我们要热爱劳动——历史:劳动价值与传统在中国的悠久历史——现实:反驳现在‘科技替代劳动论‘消费替代劳动论‘劳动耗时论——建议:身体力行去投入到劳动当中,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这一行文的基本模式就出来了。简言之,阐述劳动的价值与意义,反驳错误思想,最后提出日常生活中正确的做法。

2019年的高考语文作文题,为下一年的教学备考和写作指导提供了一个方向性的指引。在创新之中寻找命题的落脚点,才能使作文教学不至于流于表面,才能在作文教学中为学生寻找考场作文的突破口。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第一中学)

□责任编辑 胡波波

E-mail:1340863327@qq.com

猜你喜欢

文章内容演讲稿作文题
2021年《路》刊高考作文题全覆盖
Harry Potter
找准演讲稿的三个靶心
如何写好一篇高考作文演讲稿
70 Days in a Lifeboat
THE THREE MOST INTELLIGENT MACHINES FOR YOUR HOME
怎样写好演讲稿
消失的演讲稿
2016高考作文题:在复杂要求中寻求平衡
避实就虚,理重于情——感受2014年高考作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