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2020-05-06刘莹

青年时代 2020年6期
关键词:传播中国马克思主义

刘莹

摘 要:五四时期是中国近代旧民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关键节点,由此开始的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无论是从规模上还是历史影响力上,都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事件。本文主要探讨了五四时期启蒙中国人民的革命理论根源马克思理论是如何在中国传播的。

关键词: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传播

一、引言

在中国近代史上,启蒙中国人民的革命理论,并不是从中国社会和文化土壤中自然生成的本土思想,而是随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传播到中国的马克思主义[1]。在五四时期落后的东方大国,不乏各种思想的传播,如自由主义思想、实证主义思想、经验主义思想、达尔文的天演论等,但只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获得有效的传播和运用。虽然马克思主义源于西方,但其实现了中国化,形成了在中国传播的第一个黄金时代,这表明当时的中国具备了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适宜土壤。

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思想准备

从最初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国的文化环境出现了新的变化,特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德赛精神的宣传,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做了重要的思想准备,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推崇的“德先生”和“赛先生”的逻辑必然。

五四时期,中国人民普遍对现实社忧虑、不满,经济方面对国家落后的生产力和低下的科技水平失望,政治方面对专制制度不满,文化方面对钳制人民思想行为的落后封建文化礼教抵触。他们深刻地反思传统文化,随着人们逐渐了解西方社会,人们对使西方国家发展和强大起来的思想产生兴趣和逐渐认可,开始学习和诠释西方文化。1920-1930年,马克思思想成为关注的对象,特别是俄国革命之后,列宁所代表的马克思主义一方,强烈地反对帝国主义、反对自由主义,对中国的学术界、知识界有很大的吸引力。中华民族自五四运动就有向西方学习的强烈愿望,同时也有强烈的反对传统的意识。有鲁迅、陈独秀、巴金等有强烈反传统、反儒家的人物,认为传统文化或者儒家所代表的传统文化是“糟粕的糟粕”,西方的思想是“精华的精华”。胡适认为,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只是表现了两者发展程度不同,即西方文化已经发展到了现代,而中国文化则依然还停留在古代,因而两者之间的差异不能归结为文化之民族性特质的不同。因此,西方文化被西化派认为是现代人类的“共法”,而中国传统文化被认为是一种没有发展到现代的“旧文化”,就自然地被看作逐渐会被淘汰的。

特别是20世纪初发生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的格局和方向,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的文化选择。中国人自然地把西方国家作为学习的榜样,并参照西方国家设定自己的发展目标和规划。所以不论是在经济、政治还是文化上,中国人都积极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方式、政治体制、科学技术知识和学术方法,期盼中国重新成为在世界民族之林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时期,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大格局和大方向基本确定下来。

三、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交织、融合

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从文字表述和观念上存在诸多接近、交织点,这使中国较早发现马克思主义的先进知识分子,体验到了很强的文化契合感、贴近感。在哲学的最基础、最天然的部分两种文化的契合感、贴近感很强,在儒家等中国传统理念上都有所体现。

(一)在对世界的根本看法上,二者都是唯物主义立场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源是客观物质存在,是世界哲学史上最彻底的唯物主义哲学。占据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家思想代表人物孔子曾说“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可以看出孔子不主张有神论,提倡以现实生活中的社会问题、人生问题为关注的核心,是贴近唯物主义的视角。再如管仲提出的“仓临时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表达了对物质需求是精神世界的基础和决定方面,都是与唯物主义相同的观点[2]。

(二)在对实践的认识上,都体现了二者的一致性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是其哲学形成的关键,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研究实践活动的一般规律,推动实践活动的发展,最终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完整表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的一切理論工作都要围绕实践这个核心。中国传统文化也有自成体系的实践内容,比如重视习行践履、强调主观能动性,二者存在谋者贴近和亲和感。尽管中国传统哲学属于一种古代的实践哲学思维模式,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代哲学思维存在着差异,但不妨碍二者在实践归宿上趋于一致,这两种不同时代的实践哲学存在人类整体实践观上的跨域时空契合。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传统文化都存在辩证法思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唯物辩证法,是辩证法思想的最全面、最深刻的阶段。是人类辩证法发展的高级形态。它包括3个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其中对立统一规律居于核心地位。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辩证法,体现着东方哲学的智慧,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世界的东西方遥相呼应,各尽显其精彩。中国《易经》中讲:“刚柔相济,变在其中矣”,这种辩证法思想首先认可世界的物质性,世间万物永不停歇地变化更新,而产生变化的原因是矛盾的交替和相互作用。这种辩证法虽然没有到达唯物主义辩证法的思维深度,但在思维的思路形式上,接近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的观点,二者都是着眼于从事物的内在矛盾去解析物质存在的方式。

四、马克思主义传播是中国共产党创立的重要因素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思想前提,中国共产党创立也为马克思主义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不竭的动力。中国共产党诞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浪尾,五四时期中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学者陈独秀、李大钊,既是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也是知识分子的佼佼者。他们的历史地位、学术成就、思想共性等因素,体现着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文化等因素。陈独秀、李大钊是五四时期中国学者中的精英,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李大钊是重要的贡献者。他们的思想倾向和理论选择,能够对当时的中国知识界,特别是青年学生有着强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南陈北李”的学术和政治双重领袖的身份,代表着当时中国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最高水平。

因为马克思主义对各个民族传统文化的尊重和认同,使中国的知识分子有亲近感。同时,马克思主义凭借在方法论方面的优势,让五四时期的知识分子进一步增强了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识。李大钊、陈独秀转向马克思主义的历程,不仅坚定了他们的理论选择和政治信仰,而且通过实践造就了一批站在时代前列的队伍,使中国的文化精英对马克思主义的选择,由个体上升到群体,继而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历史和未来。五四时期科学民主是知识分子群体的共有价值信念,这种文化号召成为早期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号召力。当时辛亥革命的现状体现出“掩人耳目”的民主,使新文化运动倡导的民主本质即争取更多数人的民主更让人信服。另外,马克思主义是革命的科学,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科学。革命理论之所以能够成为一门科学,是在现有社会发展水平上探寻人类进步和解放的正确方法。因此,马克思主义是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探寻人类解放的客观条件,来指导人类解放。马克思主义一旦把生产力发展和人类发展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就成为了具有科学依据的能够接受实践检验的科学。马克思主义高度关注多数人的利益和全人类的解放,提出了通过阶级斗争和发展生产而构建自由人联合体的科学构想,这和李大钊、陈独秀的对民主自由的追求产生了共鸣。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胡适.胡适文存[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传播中国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