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省医用辐射危害评价与控制技术的研究结果

2020-05-06马桥文湘闽刘德明通信作者刘明哲刘冉贺良国

医疗装备 2020年7期
关键词:电离室小野线束

马桥,文湘闽,刘德明(通信作者),刘明哲,刘冉,贺良国

1 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与辐射卫生所 (四川成都 610041);

2 四川省放射卫生技术服务质量控制中心 (四川成都 610041);

3 成都理工大学地学核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四川成都 610059)

近几十年,核与辐射技术在医学中得到了大力发展及广泛应用,在给患者带来巨大健康效益的同时,国民接受的辐射剂量也在不断增加[1]。鉴于医疗照射辐射防护、质量控制以及对患者健康的影响,特在我省开展医用辐射安全监测评价与控制技术的关键问题研究,为制定医用辐射安全监测相关标准,及时发现放射诊疗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并及时预警,避免发生过量照射和医用辐射事故,降低公众剂量负担,实现医用辐射危害的风险评估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研究内容

1.1.1 放射诊断患者剂量调查

在全省10个市30余家医院中选择各种诊断程序20个体位、1 510例患者进行剂量调查,并建立放射诊断患者参考水平DRL。体位选择方面,按照不同类型设备和不同投照体位抽样;设备方面,行普通X 线摄影及数字X 线摄影,选择包括头颅(PA、LAT)、胸部(PA、LAT)、腹部(AP)、骨盆(AP)、腰椎(PA、LAT)及胸椎(PA、LAT)等部位;CT 包括头颅、胸部、腹部、腰椎等部位检测;乳腺X 线摄影(平片、CR、DR)包括正位和侧斜位的腺体平均剂量(AGD)检测。

1.1.2 放射治疗输出剂量核查

采用LiF(Mg,Ti)粉末剂量计、指形电离室及非参考条件光子线束支架和测量模体对5条6 MV 光子线束进行剂量核查,并建立标准剂量曲线[2-5]。

1.1.3 调强放射治疗(IMRT)质量控制

采用TW31014型0.015 cc 针尖电离室测量7台医用电子加速器IMRT 系统小野输出因子[6-10],并与TPS 计算值比较。

1.2 主要研究方法

1.2.1 放射诊断患者剂量调查

(1)抽样:在全省10个市30余家医院开展调查,每台设备同一体位抽样患者不少于10例。(2)X 线诊断患者剂量调查:年龄20~70岁;男性体重(67.5±12.5)kg,女性体重(62.5±12.5)kg;测量部位包括头颅(PA、LAT)、胸部(PA、LAT)、腹部(AP)、骨盆(AP)、腰椎(PA、LAT)及胸椎(PA、LAT);采用TLD 测量X 线摄影成人患者入射体表剂量(ESD)。(3)CT 患者剂量测量:采用CT 剂量仪在两种标准剂量模体(头模和体模)上测量头颅、胸部、腹部、腰椎等部位的CT 剂量指数,再计算剂量长度乘积(DLP)。(4)乳腺X 线摄影患者剂量测量:采用乳腺专用剂量仪测量模体入射空气比释动能Ka,i,计算患者正位和侧位的AGD。

1.2.2 IMRT 设备小野输出因子测量

(1)TPS 计算小野输出因子:将30 cm×30 cm×30 cm 均匀固体水模体,经CT 头部常规条件,层厚2.5 mm 扫描,影像传给TPS 制定放射治疗计划;参考6 MV X 线,SSD=100 cm,水下10 cm,处方剂量10 Gy 条件下,分别算出多叶光栅形成的10 cm×10 cm、6 cm×6 cm、4 cm×4 cm、3 cm×3 cm、2 cm×2 cm 照射野的监督剂量(MU);所有计算值分别归一到10 cm×10 cm,计算出所有小野的输出因子,并与标准值比较;要求对于6 cm×6 cm、4 cm×4 cm、3 cm×3 cm 照射野,TPS 计算输出因子与标准值的相对偏差为±2%以内,对于2 cm×2 cm 照射野,相对偏差为±3%以内[11-13]。(2)UNIDOS 剂量仪和TW31014型0.015 cc 电离室测量小野输出因子:将0.015 cc电离室加适配器后置于30 cm×30 cm×30 cm 标准水模中的电离室插孔内,SSD=100 cm,6 MV X 线束条件下,剂量仪分别测量水下10 cm 处10 cm×10 cm、6 cm×6 cm、4 cm×4 cm、3 cm×3 cm、2 cm×2 cm 照射野读数,监督单位为300 MU,所有照射野读数分别归一到10 cm×10 cm 照射野,计算小野输出因子,并与标准值比较。

2 结果

2.1 患者剂量调查

2.1.1 X 线摄影调查医院基本情况

在全省内选择了30余家医院1 510例患者进行X 线摄影患者典型剂量测量,X 线机选取结果为一级医院普通X线摄影占54.5%,进口设备占9.2%,二、三级医院均使用数字X 线摄影,二级医院进口设备占62.5%,三级医院进口设备占72.7%,见表1。

表1 各级医院设备分类情况(家)

2.1.2 各部位受检者体表剂量结果

一级医院的头颅(AP、LAT)、腹部、骨盆、腰椎(AP、LAT)、胸椎(AP)体表剂量高于二、三级医院,见表2。

表2 不同级别医院和不同投照体位受照患者人数及剂量分布情况

2.1.3 CT 机受检者剂量调查

CT 机患者典型剂量分析包括头部、胸部、腹部、腰椎4个部位,胸部、腹部、腰椎各调查100例,头部调查110例,DLP 调查结果见表3。

表3 CT 检查的剂量水平与不同研究的结果比较(mGy·cm)

本次调查只抽取了螺旋CT 扫描部位中的一个序列,对于多序列的受检者,应为多个序列之和,特别是胸部、腹部等增强扫描方案;采用步进式轴位扫描能降低腰椎CT 受检者剂量的14%~40%,因此在制定螺旋扫描计划时必须综合考虑各项因素,尽量做到以最小的受照剂量来得到有价值的影像,实现医疗照射的最优化,结果见表4。

表4 多排螺旋CT(MDCT)单次受检者有效剂量(ED)调查结果(mSv)

2.2 放射治疗光子线束TLD 剂量核查

本研究完成了5条光子线束TLD 检测,建立了非参考条件下放射治疗(轴上)光子线束检测方法;比较了TLD 方法和指形电离室方法对于输出剂量(TPS 剂量为2.000 Gy)核查的相对偏差,TLD 核查方法和指形电离室方法与输出剂量的偏差均在±7.0%以内,符合IAEA 限值要求[8];且采用TLD 方法检测放射治疗剂量仅需携带热释光剂量计和照射支架,现场检测方法便于实施,能够开展TPS 系统误差检测,提高放射治疗输出剂量准确性,结果见表5。

表5 非参考条件下放射治疗(轴上)光子线束TLD和指形电离室测量剂量结果

2.3 IMRT 设备小野输出因子测量

小野输出因子TPS 计算值与标准值[10]偏差以及剂量仪测量值与标准值偏差均符合要求,剂量仪测量值比TPS 计算值优越,偏差较小,检测结果见表6。

表6 小野输出因子TPS 计算值和剂量仪测量值检测结果

3 小结

通过在我省开展放射诊断剂量水平调查及在临床中的推广使用,对研究和制定我省放射诊断剂量指导水平、有效降低我省患者医疗照射集体剂量、降低肿瘤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分析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光子线束TLD检测方法、IMRT 小野输出因子等测量方法发现,其可降低患者剂量,提高放射治疗效果,从而减少医源性辐射损伤的发生,保护广大患者的健康权益。本研究遵守了医疗照射正当化和放射防护最优化的原则,优化了医疗照射程序,降低了患者的群体受照剂量,确保了放射诊断和治疗的质量。

猜你喜欢

电离室小野线束
线束工业软件应用之中线CAD标准版
PTW 729电离室矩阵不同验证方法用于宫颈癌术后调强放疗计划验证结果分析
我给你讲 我男朋友是玩户外的
小野清一郎的“道义刑法”:历史、传承及反思
这里会长出一朵花
4.电离室新型应用
千里之外
汽车线束设计及线束用原材料的选取
某轻卡线束设计方案
最新线束优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