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艾灸仪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腹胀患者中的应用
2020-05-06靳文静
靳文静
天津市南开医院微创外科 (天津 300100)
腹胀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常见并发症,患者恢复排气和肠蠕动功能一般需要48~60 h,部分患者耗时超过72 h[1]。该症不仅影响患者的切口愈合、机体恢复、休息和进食等,而且延长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痛苦。近年来,艾灸在减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腹胀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本研究探讨多功能艾灸仪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腹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年1—12月于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出现腹胀的9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干预方案差异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男26例,女23例;年龄28~71岁,平均(39.2±4.1)岁;急性胆囊炎16例,慢性胆囊炎21例,胆囊息肉样变12例。对照组男26例,女19例;年龄29~70岁,平均(38.5±3.6)岁;急性胆囊炎15例,慢性胆囊炎18例,胆囊息肉样变1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患者及其家属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胆囊结石并行全身麻醉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清醒6 h 后的腹胀患者。排除标准:严重肝肾疾病患者;认知障碍和沟通障碍患者;病理性腹胀患者;无法接受艾叶气味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用药护理、饮食护理和运动指导。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DAJ-10型多功能艾灸仪(齐齐哈尔市祥和中医器械有限责任公司,医疗器械注册证编号黑械注准20162260087)进行艾灸护理:选择患者足三里、内关穴、中脘穴进行艾灸,温度控制在45 ℃左右,艾灸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艾灸处皮肤状况,防止患者着凉、烫伤;每穴艾灸5~10 min,2次/d。
两组均干预至肛门排气、排便。
1.3 临床评价
比较两组腹胀持续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观察组腹胀持续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腹胀持续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d,)
表1 两组腹胀持续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d,)
组别 例数 腹胀持续时间 肛门排气时间 排便时间 住院时间观察组 49 2.18±0.33 2.81±0.43 3.74±0.59 6.01±0.68对照组 45 3.87±0.47 4.21±0.56 5.49±0.63 7.96±0.79 t 5.284 4.743 6.149 8.658 P 0.000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过程中会有大量气体进入患者肠胃,导致患者发生胀气。腹胀会对患者产生诸多不良影响,如影响患者血液循环、水电解质平衡,促使毒素吸收等[3]。如何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改善患者的腹胀症状,缩短胀气时间,对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意义[4]。
作为中医的重要疗法,艾灸具有行气活血、温经散寒、健胃益脾等功效[5]。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艾灸足三里能够补中益气,调理脾胃[6]。中脘穴为奇经八脉之任脉,艾灸中脘穴能够温经通络,温阳补气。内关穴为心包经的穴位,艾灸内关穴能够宁神安心,抚胃健心。足三里、内关穴、中脘穴联合艾灸,能够疏通脏腑,加快血气运行,促进患者肠胃功能改善,进而消除腹胀症状[7]。
多功能艾灸仪是基于传统艾灸技术,结合磁疗和计算机技术研发而成,具有操作方便、无烟环保、温度可控等特点,是进行艾灸的良好仪器,使用多功能艾灸仪代替传统艾灸治疗,不仅继承了传统艾灸的精髓,而且实现了多穴同灸,简便高效,能够消除传统艾灸中的烟雾,有效避免患者被烫伤[8]。
本研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多功能艾灸仪进行艾灸,结果显示,观察组腹胀持续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腹胀患者采用多功能艾灸仪进行艾灸,能够缩短患者的腹胀持续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改善患者的腹胀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