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礼士路62号:新中国北京建筑史的“地标”—马国馨院士《礼士路札记》《南礼士路62号》学习感悟
2020-05-06文/金磊
文 / 金 磊
虽然城市是通过建筑和物质环境区分的,但世界上众多城市都有一些个性和价值观,它胜过肤浅的排行榜和商业调查,体现着一种魅力无穷的城市与建筑创造的精神。美国当代首席都市学家乔尔·科特金认为“一个伟大城市所依靠的是城市居民对他们的城市所产生的那份特殊的深深眷恋,一份让这个地方有别于其他地方的独特感情”。
南礼士路是在金元朝代即为一条官道,北起阜成门外大街南至复兴门外大街。1911 年后,原驴市雅化为礼士,便有了南礼士路。以下由马国馨院士“两书”讲述的建筑人和事,均是发生在这里的故事。
一、《礼士路札记》是事件与作品走向世界的北京“言说”
恰如马院士在书后记中所说,该书辑录了近20 年43 篇评论与序言,有专业性的,也有非专业性的,因为是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建院)所在地南礼士路完成,故取名《礼士路札记》。书评或书序是这本书的重要内容,虽属作者文章的结集,但现在读来不仅极具历史感,还具现代意义。《礼士路札记》中有马院士为世界建筑界名人著作所作的序,如2003 年11 月版《环筑》,作者系日本建筑学会会长仙田先生,对环境设计有深入理解的马院士十分赞同仙田先生的环境观,他认为“环境设计确是比环境艺术、景观艺术等提法更广泛、更全面、更富真知的”,因此他颇理解仙田先生为什么自称“环境建筑师”的缘故。经马院士归纳的环境设计的内容主要指:包含时空关系与社会人文的“关系设计”;涉及大空间到小平面运筹的“贯通设计”;注重“一条龙”及一体化的“综合设计”;激发各自协同创造力的“协同设计”;体现事先与事后调查完善的“反馈设计”等。
马院士无比热爱京城文化,作为“建筑师与文学家”研讨活动的开创者,他十分关注文学家的创作,“激情蓝调忆南城”一文是在读罢作家肖复兴《蓝调南城》后的佳作。马院士笔下的作家肖复兴令人佩服之处,是他用89 篇文字串起了“许多以前的记忆被现实涂抹得面目皆非”的故事。可贵的是马院士依着一座城市文化的进程,盘点了基于“南礼士路”设计本部完成的一批可圈可点的南城标志性项目如张镈、欧阳骖1953 年设计的北京友谊医院工字型大楼;20 世纪50 年代北京最完备的高档剧院—天桥剧场张镈的设计;1958 年张镈与凌信伟的北京自然博物馆设计;从北京建院张万铭设计的新广和剧场,到1987 年肖启益大栅栏的大观楼影院(百年中国电影史的见证),以及1985 年张光恺、梁震宇等对琉璃厂的改建,尤其是张光恺先生用国画彩墨方式画的大幅透视图已成北京文化旅游的早期风景;此外,还有朱宝庸等设计的崇光电影院、花市百货商场等,同时,幸福村、虎坊桥、夕照寺等众多南城小区也伴随改造变了容颜,但不变的是往事之记忆。文中,马院士特别呼吁:“破旧立新的惯性思路与城市伦理,真的是能够救活南城的唯一方法吗?势单力薄的作家意愿与渴望只能包含更多的激愤。”
1 《礼士路札记》封面
2 《南礼士路62 号:半个世纪建院情》封面
“年报点检话得失”一文既是马院士为《2005~2006 年中国建筑设计年度报告》所写的序,他认为“要警惕学术和职业上的沉沦和堕落,建筑师社会责任感的淡漠,商业化和拜金主义的泛滥……”除鲜明的建筑评论思想外,在马院士的建筑文化集中,建筑人物摄影是一类别,他几十年如一日的行业捕捉,是建筑师中罕见的,这也是他对建筑摄影有独到见解的地方。《礼士路札记》中就有他为我们所编建筑摄影图书的几篇序言:“建筑摄影审美再探”是他为首届中国建筑摄影大奖赛作品集所做的序,文章从建筑与光的视角,分别从柯布西耶、路易斯·康、理查德·迈耶、西萨·佩里、查德·罗杰斯等对光的理解,阐述了摄影作品的触头与共鸣之力;为2003 年10 月落幕第二届中国建筑摄影大奖赛作品集序“建筑摄影的绝唱—以纽约世贸中心为例”一文,不仅借建筑摄影的纪实性与表现性,讲述了双塔的生命全过程,更缅述了它们在曼哈顿天际线上消失悲情,历史与当今摄影作品的价值非凡;“创意之中寻创意”是特为《中国建筑摄影师档案》所做的序,于这部收录24 位国内职业建筑摄影师的合集中,马院士的序不仅分析了建筑摄影的背景,更赋予建筑摄影师以创作思想,他从文字、历史、美学、建筑与城市学、民俗与遗产学等方面分析了一幅好建筑摄影作品的要诀“没有了意境和思想,拍摄建筑只能成为结构的示意图。”
二、《南礼士路62 号》是人与思想的先贤纪念
《南礼士路62 号:半个世纪建院情》是在迎来北京建院成立69 周年时出版的,对其意义马院士在后记中说,作为北京建院发展的亲历者与见证人,该书用25 篇回忆文章或评论汇集起一介建院人的爱院情怀,他对此有三点“感恩”,即这是个高起点、高水准,有着深厚技术资源和文化底蕴的平台;前辈的信任给予他成长的机遇;也感恩一起工作的同事们及其友情。在马院士的这本忆友情、谈感恩的回忆文集中,用绝大多数篇幅文章回忆了帮衬他成长的先贤。
“众多家珍细数来—建院55 周年有感”一文是马院士以一种特有的方式呈现给一个设计机构的纪念,马院士的文章对北京建院的回顾,既体现领袖们关怀的宏观,又体现建筑师、工程师创作工程的微观,反映了资源雄厚的建院之敬业精神、团队精神和创新精神。谈到“创新精神”时,他说一家设计机构长盛不衰的生命力在于创新,而这种创新源自原始性和改造性的实力与储备。马院士列举当年国际俱乐部设计时,因山墙轮廓是斜面儿被斥为“像猫头鹰”,友谊商店当时准备用深色斑点的浅色马赛克外墙,也有人认为像“麻子”……创新设计就是在必要的坚守中一步步向前的。
“忆恩师和引路人—怀念周治良先生”是《南礼士路62 号》书中缅述前辈建筑师较长篇的文章,从题目即可看到马院士对周治良老院长的评价是由衷的,有感恩、敬仰也有崇尚。马院士说,在其设计生涯中,时刻萦绕于怀的是与周总作为恩师和引路人的情分,这段时间至少有十几年。他自日本完成研修生涯后,便投入亚运会的筹办设计研究中,从周治良老院长赠他《赴西德考察体育设施的技术报告》,到他参与举办奥运会城市设施专辑的编撰研究都是在周院长安排布置下完成的。文章回忆了自1984 年7 月13 日起,在国家体委和北京市委牵头下,由北京规划与建筑界组织的亚运会可行性研究项目,马院士跟随周院长投入研究。1986 年2 月,国家计划委员会批复了该报告,明确了“在总体规划指导下,基本分散,适当集中,全市大体均衡分布,形成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体育设施布局”的原则。文章说“能参与这一工作是我设计生涯中在周总指导下难得的经历。”文章有对恩师周院长的更细描述:1986 年2 月20 日亚运会工程总指挥部成立,马院士被指派负责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总体设计及若干单项设计任务,对此文章中他感慨道“……当时我还是连高级职称都没有的一般建筑师,也没有大型体育设施的设计经历,内心十分忐忑,全要仰仗周总和院里众多的老专家、经验丰富的老同事以及有朝气有活力的年轻同事的支持并与之共同努力……”。2020年是第十一届亚运会在北京召开30 周年纪念,马院士《南礼士路62 号》一书中忆他与周院长共同为亚运会设计的经历极其有价值。文中他还表示,亚运会总指挥部正是有周总这样的建筑专家指点、把关,才能使建筑师的设计意图得到落实,尤其在工程后期,为了控制投资而对设计中许多地方予以削减,由于周总的努力,大量设计意图才得以保留。
《南礼士路62 号》一书虽只有25 篇文章,但它评介涉及到的中外建筑作品数百项,从南礼士路62 号走出的建筑师、工程师不下数百位。书中的人物除他的学生英年早逝的王兵建筑师外,均属业界设计先贤,仅工程师中就有50 年代“八大总”的结构总师杨宽麟、结构总师胡庆昌、建院结构前辈杨葆琛(梅兰芳之子)、设备总师杨伟成、结构总师程懋堃,还有电气高工王时煦,马院士将王时煦称为行业泰斗。在我的记忆中,马国馨院士这些年不断为业界先贤撰写纪念文章,对完善中国建筑界的建筑师、工程师史可谓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隔六年的《礼士路札记》与《南礼士路62 号》,虽看上去内容相近,但其内涵是一种建筑史与建筑文化的演变与递进,如果说《礼士路札记》是丰富事件与书评作者的广博心声,那么《南礼士路62 号》展现的就是一个呈现大师的“文化地标”集合,它在传达马院士敬仰的诸位先贤时,生动镌刻了他们亦生活、亦创作、亦情谊的华美风采。从此种意义上讲,阅读这两本书就走进了20 世纪新中国北京建筑史;领略这两本书就会在南礼士路62 号这个地理坐标上沉思,中国建筑何以作为才能继续传承卓越的建筑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