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瑞昌市“三农”工作取得新成效

2020-05-06幸金甫瑞昌市农业农村局

江西农业 2020年2期
关键词:三农全市农业

文|幸金甫(瑞昌市农业农村局)

全面向好 稳中有进

瑞昌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 幸金甫

推进高端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农业产业结构和布局不断优化。保障粮食、油料、肉类、水产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2019年瑞昌市粮食播种面积24.67万亩,总产9.45万吨;全市水稻优质品种覆盖率100%,稻油轮作3.4885万亩,再生稻4049亩,全市稻鸭共养面积2万多亩,稻虾共养面积4000多亩,新增稻虾共作养殖面积2000亩。冬油菜播种面积18万亩,春收油菜实际收籽面积为17.31万亩,单产132.5公斤,总产2.3万吨。特色优势产业扬优成势,经济作物面积稳中有进,全市新增3个千亩茶叶基地和1个千亩中药材生产基地。

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不断推进。培育壮大溢香、天兴、雾上春等本土企业,鼓励发展农产品精神加工。加快推动农业+旅游业,成功承办农民丰收节、武蛟油菜花节等文化旅游活动,吸引游客10多万人观赏,组织特色农产品展销,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近300万元,提升瑞昌市休闲农业市场影响力。今年新建益农信息社站点82个,全市现有益农信息社点143个,覆盖80%以上行政村,服务区域全覆盖。大力构建“农户+电商+社区”的助农平台,助力小农户与大市场无缝对接。

农业设施装备显著提升。持续统筹整合资金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2019年高标准农田建设5338亩。全力推广农机装备和技术,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33.36万千瓦,较上年增长1.16%,全市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0%,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率85.45%,水稻机插水平达42.1%,油菜生产综合机械化率84.29%,各项指标均排名全省前列。全市完成农机购置补贴资金326.524万元,补贴各类农机具285台(套)。农机社会化服务面积达到全市作业总面积的63%,农机社会化服务面积逐年提高。全力推进水稻育秧中心项目建设,11个水稻育秧中心全部建好,连栋育秧大棚达1.2万平米,供秧能力可达到8万亩。

品牌创建持续加力。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18个,全市“三品一标”农产品67个,三品一标农产品基地总面积6400公顷,总产量62582吨。加大品牌整合,推动瑞昌山药、瑞昌白茶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包装“三统一”。组织茶企参加第三届中国(南昌)国际茶业博览会,“仙姑台”绿茶获得绿茶金奖,“仙姑台”和“雾上春”红茶获得优质奖,进一步提高了瑞昌茶叶的知名度。

安全监管保障有力。加强农业行政执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为农业品牌建设保驾护航。开展全市“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春季农资打假专项行动”保春耕、“放心农资下乡宣传周”、“重大节日安全大检查”等专项治理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325人次,发放资料6000余份,检查门店、超市、农资店共164家,检查品种共280批次,查处案件6件、行政调解3件,抽检农业投入品70批次。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全年农产品定量检测460批次。

加快推进美丽宜居秀美乡村升级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推进。深入开展以“四清三改两管护一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清洁行动,巩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成果,新增夏畈、南阳、横立山、码头4个乡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以“清得干净”为标准,开展以清理垃圾、清理杂物、清理沟塘、清理废弃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活动。以新农村建设为切入点,采取试点示范、稳步推进的原则,全面启动2019年新农村建设点污水治理工作,选定60个村庄开展深度污水处理建设,60个深度污水处理村庄的管网铺设和终端处理设施基本完成。全市17个乡镇集镇污水集中处理,共建污水处理站22座、终端22个,污水管网建设101.7公里,受益人口65823人。采取“二维码”管理方式,将农户的家庭基本情况、垃圾分类情况、蹲村干部、卫生评比情况等信息采集到“二维码”中,并实时跟踪,及时更新,实行网络化管理。

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2019年,全市共实施新农村建设点453个。重点打造立肇路风景线,组织开展20个美丽宜居试点村庄建设。对照新农村建设“七改三网”要求,全市共拆除猪栏、旱厕、空心房等6180间;改水、改厕完成100%;外墙出新面积261.7万平方米;新建明沟及下水道258.6千米,新修通村主干道及其他道路258.4千米;新栽植绿化苗木69.5万株。按照统一设计、统一标准的模式,全面完成60个生活污水深度处理村庄,目前基本建成正在试运行。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以新农村建设点为依托,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多措并举开展农村“厕所革命”,已完成改厕8301户。

绿色农业加快步伐。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农药化肥“负增长”行动。2019年通过全国植保能力植保工程的建设,在全市建立并运行3个物联网智能测报系统,5个乡镇实现集病虫、气象、实时远程监测物联网智能测报系统,3个乡镇装备“赛扑星”昆虫性诱电子智能测报系统,实时远程监控屏幕与省农业农村厅智慧农业云平台实现了对接,为省、市、县三级病虫害监测实时会商创造了条件。2019年全市绿色防控平均覆盖率63.16%,化学农药减少使用30.54%,病虫害综合防控效果85%,绿色防控实施面积28.3万亩,绿色防控平均覆盖率65.06%。

积极推进文明富裕的农民建设

农业规模主体不断壮大。2019年,全市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省级5家,合作社总数786个,家庭农场总数675个。提升新型农业主体发展质量,开展农民合作社“空壳社”清理工作,目前已上报清理“空壳社”108家。壮大村集体经济,消灭空壳村,2019年全市共消灭空壳村43个。加大新型职业培育,2019年度任务数431人。积极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举办培训班20期,培训农民 1000余人次,发放技术培训资料2万余份。

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完成了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并通过省市检查验收。制定了《瑞昌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界定指导意见》,全面完成了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界定工作。19个乡镇开展了20个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建立了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集体经济运行新机制,初步形成了有效维护集体成员权利的治理体系,推进农村“三变”,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

抓好产业扶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引导各乡镇因地制宜重点发展蔬菜、山药、茶叶、中药材、水果和养殖等特色优势产业。全市共有农业产业扶贫项目 217个,参与产业扶贫的专业合作社89家、农业企业23家、家庭农场及基地24家、大户8 个,扶贫产业对全市贫困户和贫困人口全覆盖。发展壮大集体产业,支持鼓励村集体发展特色种养、加工、餐饮、特色旅游等产业。加强项目资金支持力度,2019年共争取项目资金320万元,主要用于发展茶叶、中药材和蔬菜,助推产业扶贫。统筹整合资金,将贫困村50亩以上连片土地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范围,改善贫困村的耕作条件,调整种植结构,壮大集体经济,助力脱贫攻坚。加强技术服务,开展农业大讲堂活动,利用技术优势,成立专家服务团队、科技服务小分队,全年对接技术指导,对接服务近550人次,发放产业扶贫政策宣传资料1000余本,发送信息3万余条。

瑞昌市农业农村局先后荣获农业农村部办公厅颁发的“全国农业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江西省农业农村厅颁发的“全省农机推广先进县、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作者个人也荣获“2018年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猜你喜欢

三农全市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40年,时光轴下的“三农”演进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