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年制高职高年级护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教育对策

2020-05-06陈依濛

卫生职业教育 2020年7期
关键词:五年制医患因子

陈依濛 ,李 健

(1.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四川 南充 637007;2.西华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0)

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简称护生)是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五年制高职教育又称初中起点大专教育,招收学生主要为初中毕业生和高中肄业学生,年龄15~18岁,其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因护理专业的特殊性,护生以女生为主。而高年级(2014级、2015级)护生经过4~5年的在校学习,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认知能力的提高,其生理功能趋于成熟,自我意识不断增强,但他们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仍然比较差,再加上封闭的学校环境、单调的生活、繁重的学业、较大的就业压力以及紧张的医患关系,容易出现焦虑不安、厌学、恐惧、抑郁等不良心理状况,如果缺乏及时疏导,可能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因此,研究高年级护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护生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高年级护生心理健康测评

1.1 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对象为五年制护理专业四、五年级学生,共188人,均为女生,年龄17~20岁,平均年龄18.6岁。测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量表共90个项目,包括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性、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9个因子,采用5级进行评分,得分越高,表示心理健康水平越低。>1分为阳性症状,≥2分表示有较明显的心理问题,≥3分表示有较严重的心理问题。测评严格按照SCL-90实施细则、要求、方法进行,计算各因子得分和各指标数据,在调查获得相关数据的基础上,运用数据统计软件SPSS 19.0对所有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学处理[1-3]。

1.2 结果

高年级护生SCL-90总分为(127.59±39.21)分,各因子得分见表1。测评结果显示,在9个因子中,除躯体化、敌对、精神病性因子外,其他6个因子得分均高于全国青年常模,其中人际敏感性、抑郁、焦虑、恐怖和偏执5个因子得分差异显著,重度异常检出率因子为抑郁(16人,占8.51%)、焦虑(14人,占7.45%)、人际敏感性(13人,占6.91%)和恐怖(5人,占 2.66%)。说明高年级护生心理健康水平远低于国内青年平均水平,问题较为严重。

表1 高年级护生SCL-90得分与常模比较

2 高年级护生心理问题不良表征

心理测评结果表明,一些高年级护生存在心理抑郁、焦虑、交际困惑和恐怖等心理问题,通过跟踪观察护生日常,并与部分护生谈心,发现这些心理问题倾向在日常生活中有相关的表现形式。

2.1 对护理专业、职校护生身份的不认同和情感缺失带来的抑郁

调查得知,在188名高年级护生中,大多数护生是应父母要求才选择护理专业,只有不到20%的护生是自愿选读护士学校。通过两年多的专业学习,这一情况有所改善,但仍有部分护生在心底对护理专业不认同,认为护士是医院的“服务员”,地位低下,对未来较为消极。同时她们的部分初中同学已进入大学校园,但自己却是不被社会认可的职校护生,在心理上有一定落差;学校处在一所医学本科院校之中,与高校护生共享基础设施,她们年龄小、身心不成熟,与普通大学生相比有较大差距,在校期间容易产生“低人一等”的负面情绪;另外,我校属于女子学校,专业单一,学生生活单调,缺乏男女交往,长此以往,容易产生情感缺失问题,导致部分护生有同性恋倾向。这些因素都对她们产生了影响,导致其容易产生孤独和心理失落感,在心理上表现为抑郁。这是此次调查检出率最高的一项,若不能及时对其进行心理干预,其可能产生自我封闭、自卑等心理问题。

2.2 学业和就业压力造成的焦虑

五年制大专入学要求分数较低,大多数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学习习惯较差。在进入三、四年级后,专业课逐渐增加,课程学习难度也越来越大,大多数课程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约60%的护生参加了本科自考,自主学习课程多,考试多,要求高,很多护生觉得学习吃力,考试的压力和家长、教师的督促,加重了护生心理负担,护生往往清楚自己欠缺很多课程知识,却无从下手,长此以往,容易失去自信,进而产生严重的焦虑情绪[4]。

高年级护生在校时间仅剩下1~2年,随着近几年护理专业招生规模扩大,社会需求增加却不多,毕业生就业压力逐年增大。很多县级以上医院招聘要求为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或有多年工作经验。严峻的就业形势给他们造成了很大的心理负担,部分高年级护生对未来感到迷茫、悲观和无助,觉得毕业就意味着失业,有些人甚至沉迷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

2.3 人际交往不畅带来的心理失落

学校生源较为复杂(见表2),他们在性格、家庭背景、生活习惯、个人经历方面的差异,容易导致在人际交往中产生矛盾。调查发现,188人中104人来自农村,约60%的从小远离父母,由爷爷奶奶养大,大多数农村生源护生因为家庭条件差,初次来城市生活,在与同学交往中有明显的自卑心理,害怕交际;有24人为往届生,约80%的有外出务工经历,个别学生社会习气严重,有抽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近三分之一的为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娇生惯养,个性较强,以自我为中心;来自川西地区的少数民族护生6人,由于语言、生活习惯和信仰等方面的差异,他们较难融入集体,部分少数民族护生有暴力倾向。仍处于青春期的他们大多胆小、多疑、多愁善感,在人际交往中是非多,若不能及时调整好心态,适应集体生活,可能造成同学间关系紧张,甚至发生冲突。

表2 学校生源数据统计

2.4 紧张的医患关系带来的职业紧张

护生虽然还未进入临床,但在当前医患关系紧张的大环境下,在校期间容易受到来自两方面的负面影响。一是护生在校期间,各科任教师为了优化教学效果,往往在教学中引入工作中的实际案例,用于教学探讨。为了督促护生学好理论及实践知识,增强自我防范意识,教师甚至用“一脚在医院,一脚在法院”来形容当今的医患关系,带给护生紧张的职业暗示,导致护生对将来要从事的护理职业不认同。

二是社会舆论带来的恶劣影响。医患纠纷常常是社会新闻媒体的报道焦点,部分媒体不客观、不负责任地报道相关事件,网络新闻为吸引读者眼球而错误地进行引导、暗示,部分群众甚至袒护、鼓励“医闹”行为。护生在这些片面新闻报道的影响下,很容易对医务工作者产生误解,对将来要从事的护理工作产生怀疑、胆怯、恐怖心理,觉得很难处理好与患者及其家属的关系,越临近临床实习,这种担心就越明显[5-6]。

3 对策

针对高职高年级护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及其不良表征,高职院校管理层应引起重视,及时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对策,解决护生心理困惑。

3.1 增强护生职业认同感,做好就业指导工作

高职高年级护理专业学生即将面临实习、就业压力,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增强护生职业认同感,比如护理技能操作大赛、护理礼仪大赛等。通过带教教师的言传身教,增强高年级护生专业认同感。学校通过增加医院见习课程,定期举行护理技能操作大赛、护理礼仪大赛、医护生宣誓仪式等活动,加强护生职业认同教育,使护生及早了解护理专业特点,增强护生职业认同感。同时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定期邀请医院专家、优秀校友来校演讲,使护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求职观,明确职业目标,认真学习基础和专业知识,为今后实现职业目标打下坚实基础[7]。

3.2 完善护生知识体系,提高护生自学能力

针对护生基础薄弱的情况,在低年级(一、二年级)阶段,强化医学基础教育,灵活开设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等公共基础课程;在高年级(三、四年级)阶段,则以专业课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操作训练为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护生对护理专业的兴趣和自学能力培养,引导护生用所学医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让护生切实感受到所学知识是有用的。此外,指导护生有步骤地自学部分专业课程,让他们在了解教材的同时,掌握读书技巧,将不同学科知识联系起来,形成知识体系,做到融会贯通。

3.3 开展特殊护生群体专门心理辅导,消除人际交往隔阂

不同护生群体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所遇到的心理问题不一样,需采用不同方法,有针对性地引导他们改善人际关系。对于农村生源、往届生和贫困护生,应从生活、学习方面关心他们,配套相应奖、助学政策,安排有类似经历的优秀护生进行“一对一”帮扶,帮助他们克服自卑、胆怯心理,提高环境适应能力;对于少数民族护生,教师应不定期与其沟通,帮助他们调整心态,鼓励他们参加集体活动,增进与汉族护生之间的友谊,从而快速融入集体;对于有同性恋倾向的护生,在充分尊重其隐私的前提下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个性化心理咨询服务,并运用认知疗法和行为疗法纠正其错误认知,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自我概念,促进护生心理和谐。

3.4 引导护生理性认识医患关系,提高医患矛盾处理能力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涉及法制健全、医疗水平提高、医疗资源优化、财政支持等多方面,而医患关系紧张是目前普遍存在且在短期内难以彻底解决的一个社会问题。学校应引导护生辩证看待医患双方的对立统一关系,严把教学质量关,夯实护生医学知识基础,注重培养护生实践能力,促进理论教育与临床教学相结合;开设医患沟通能力培训课程,提高护生专业水平和医患沟通能力,为将来进入医院工作做好准备。

猜你喜欢

五年制医患因子
汉末魏晋时期的医患关系考
《五年制高职一体化育人论纲》推介
危机管理减少耳鼻喉科医患纠纷的实践与效果分析
我刊2021年影响因子年报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会计专业学生学习成效构成要素——基于五年制高职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
一些关于无穷多个素因子的问题
山药被称“长寿因子”
五年制高职企业实习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扮靓爱车拒绝潜伏危险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