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性评价在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2020-05-06邵婷婷申玉英朱怀刚
邵婷婷,芮 娜,申玉英,朱怀刚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江苏 南京 210000)
卫生事业缺少医学人才,更缺少有临床经验的医学人才。医学毕业生从学校到医院,主要任务不再是单纯的理论学习,而是理论联系实践,成为一名合格的临床医生。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毕业后医学教育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是医学毕业生成长为一名合格临床医生的重要阶段[1]。我国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形成性评价不断被教育界提及,也逐渐被引入临床医学培训中。相比传统培训模式,形成性评价更注重教育活动的过程,是全面、动态的教育模式,教师不再是教育的唯一主体,学生也参与了教育活动。本文通过对我院48名全科住院医师进行调查,研究形成性评价在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1 形成性评价
1.1 形成性评价的发展
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育过程中为了解活动状况、学生情况,并及时对教学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解决,进而提高教育质量而进行的评价。形成性评价强调学习过程,重视评价反馈,教育者在不断反馈中调整教育活动,被教育者通过反馈不断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最终建立适合的教学模式。形成性评价具有记录、反馈、促进、激励等功能,主要特点是“前瞻性”,是一种动态教育模式。该模式最初由斯克里芬(Scriven)提出[2],随后由布卢姆(Bloom)[3]引入教学活动中,最后布莱克(Black)和威廉姆(William)[4]通过多项研究得出形成性评价的具体概念,即利用反馈信息修正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5],并逐渐引入不同领域教育中[6](见表1)。
表1 形成性评价的概念和内涵发展历程
1.2 形成性评价的要点
反馈、鼓励、指导是形成性评价的3个要点,将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各种途径及时反馈给学生本人和教师,帮助学生分析并解决问题,完成自我改进,帮助教师调整教学,提高教学质量。(1)反馈主要来源于课堂观察、课堂提问、作业评定、问卷调查、自评互评、平时测试、访谈、档案袋等,教师通过以上途径得到反馈意见,调整教学活动、方法和进程,进而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学生从反馈中了解自己的学习进程和差距,找到更加合适自己、更加有效的方法来达成学习目标。(2)鼓励是增强学生自信心。教师针对获得的反馈意见,以积极的态度与学生共同解决问题,对学生的进步给予肯定,增强其自信心,提高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3)指导是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方向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对错误进行改正,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不只来自教师,也可以来自同学或学生自己,只要结果有效,均可认为是有效指导[7-8]。同时,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对教师的教育活动也有指导作用。
1.3 形成性评价与传统终结性评价的比较
形成性评价是一种过程评价、动态评价,而传统终结性评价是静态的,两者在目的、作用、评价主体、要求等方面有不少差别[1,5](见表2)。终结性评价“一考定终身”,其机制很容易培养出“高分低能”的学生,而形成性评价能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引导学生全面发展[9]。传统终结性评价的主体是医生,而临床带教医生忙于医疗工作指导学生的时间有限,导致对学生管理松懈,师生关系疏远,影响学生后续培训[10]。形成性评价注重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拉近了师生关系,对于更加注重临床操作与实践的全科住院医师而言,形成性评价显然更加合适。
表2 形成性评价与传统终结性评价的比较
2 资料与方法
2.1 临床资料
对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48名全科住院医师进行规范化培训,主要轮转科室有内科、神经内科、儿科、外科、妇产科、急诊医学科等。将接受培训的医师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模式,实验组采用形成性评价模式进行,两组性别、年龄、学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2.2 实验组培训方法
2.2.1 建立形成性评价体系 由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全科住院医师以及从事多年医学教育和管理工作的骨干教师组成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形成性评价主体,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结合实际反复讨论,制定出符合我院的有效的形成性评价体系,以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技能评价为主,医学理论水平评价为辅。
2.2.2 形成性评价方案 根据理论与实际制定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形成性评价方案,确定考核项目、内容、临床技能考核方式、教师评语、学生自评互评方式等。在培训过程中,通过课堂问答、随堂测验、课后作业、临床技能考核等方式,师生及时获得反馈意见,学生据此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则调整自己的授课方式,完成“反馈—鼓励—指导”3个环节。同时建立档案袋,将学生的课堂表现、测验、作业、考核成绩等记入档案袋,使每一次的反馈有据可依,学生和教师通过查阅档案袋对正在进行的活动进行评价与调整。
2.2.3 形成性评价考核 将形成性评价过程中的课堂问答、随堂测验、课后作业、课上临床技能考核成绩计入最终成绩,并将最终成绩分为以下3项:(1)传统标准化理论考试成绩:培训结束后组织考试,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40%,主要考查知识的综合运用,不管试题内容还是题型尽量做到全面。(2)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 Examination,OSCE):OSCE是在遵循实践、客观及保护性评估原则前提下,完善临床技能考试形式、内容,使考试客观、可靠、有效的一种临床技能和态度测试方法。与传统技能考核方法相比,OSCE更加真实、客观、全面、公平[9],考试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50%。(3)课堂考核: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10%,其中2%为学生考勤率,8%为培训教师对学生平时表现(包括理论课和实践课)的评价。
2.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3 结果
3.1 两组4项成绩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4项成绩比较(±s,分)
表3 两组4项成绩比较(±s,分)
项目 实验组 对照组P n 平均成绩n 平均成绩标准化理论考试OSCE课堂考核期末总成绩24 24 24 24 83.69±5.12 89.62±4.32 90.36±4.25 87.32±5.12 24 24 24 24 72.69±4.16 75.32±4.36 81.63±5.69 74.89±5.37<0.05<0.05<0.05<0.05
如表3所示,采用形成性评价方式进行培训的实验组全科住院医师标准化理论考试、OSCE、课堂考核成绩及期末总成绩均高于对照组。
3.2 教师对本次培训的评价
培训教师表示,虽然对照组学生学习态度端正,但学习方法陈旧,实验组学生的学习方法较好,教师适时对其进行指导,同时根据反馈意见教师随时调整教学活动,使课堂考核更加客观、科学。总之,基于形成性评价的培训模式比传统培训模式更加全面、有效。
3.3 学生对本次培训的评价
实验组学生表示,在进行形成性评价过程中,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更高,对知识掌握更加牢固,同时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会传授一些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使自己受益匪浅。实验组95.63%的学生很满意本次培训,而对照组86.48%的学生对本次培训表示满意。
4 讨论
将形成性评价运用于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有一定的优势。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注重临床应用,学生需要掌握的专科知识繁多,仅靠一次考试并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水平,也不利于教师发现教学活动中的不足,因此动态反馈的形成性评价更加合适。
受长期在学校接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习惯于死记硬背,形成性评价模式改变了学生传统以记忆为主的学习方式[11]。有研究表明,在传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总评为“优”的学员希望在科研能力以及动手能力方面得到更多锻炼[12]。
形成性评价已经被教育界广泛认可,不少医学研究者对形成性评价进行研究,在内科、妇产科、儿科等专科培训中均发现形成性评价比传统教育模式效果更好[13-15],能为学生以后的临床工作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