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得实e学”的医学遗传学与优生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2020-05-06安立冰李永鑫

卫生职业教育 2020年7期
关键词:测试临床教学模式

安立冰,张 华,李永鑫

(泰山护理职业学院,山东 泰安 271000)

医学遗传学与优生是运用遗传学原理和方法,阐明各种遗传病的发病机制、传递方式,为临床提供诊断、治疗与预防遗传病的科学根据和方法,从而控制遗传病在一个家庭中的再发风险,降低遗传病危害,达到维护人类健康的目的。随着我国“二孩”政策的实施,在人们生育意愿不断增强并渴望优生的社会环境下,医学遗传学与优生理论知识更加凸显出它的重要性。因此,本课程是卫生职业教育中一门必不可少的专业基础课。在教学反馈中学生普遍反映对该门课程有较高的学习兴趣,但由于课程内容涉及分子、细胞、临床方面理论知识,学生理解难度较大,不能准确分析遗传现象,达不到岗位能力要求。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实现课岗对接,培养实践能力,基于我院信息化教学平台“得实e学”,构建医学遗传学与优生混合式教学模式,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1 对象

于2017年9月至2019年7月,选取泰山护理职业学院2016级和2017级高职助产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2016级两个班学生(120名)与2017级两个班学生(110名)作为实验组,采用基于“得实e学”的混合式教学模式;2017级另外两个班学生(122名)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在校全日制二年级高职助产专业学生。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材料及学习基础无显著性差异(P>0.05)。

2 方法

2.1 基于“得实e学”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

由于卫生职业教育涉及学科课程多,注重岗位实践,且学科间知识关联紧密,学时少,给学生学习带来一定的挑战[1]。根据高职学生认知特点和专业岗位需求,以“必需、够用”为原则,按照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要求,将医学遗传学与优生课程内容分解成几个项目模块,设计基于“得实e学”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该模式由以任务驱动的线上课前导学、以交流互动的线下课堂授导、以岗位能力培养的课后提升3个阶段构成[2-4](如图1)。

图1 基于“得实e学”的医学遗传学与优生混合式教学模式

2.1.1 课前导学(1)创建个性化学习环境。利用我院“得实e学”教学平台,主讲(临床)教师根据项目模块教学要求,将微课视频、课堂授课录像、动画、课件和教案、自学通关测试题(临床案例分析)等资源引入项目。同时,给学生提供中国遗传学会遗传咨询分会和开放课程中涉及本项目的相关内容,生成二维码,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

(2)开展任务驱动学习。每一项目模块都有学习任务书,学生以小组方式进行学习。首先,让学习小组成员通过自学或者小组讨论,完成平台的通关自测题。然后,小组认领任务,将本项目涉及的学习内容录制成不超过15分钟的“小课堂”视频,并将其上传至平台,之后派代表在课堂上现场将视频展示给教师和同学。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可在平台上发起求助,会的学生积极解答,实现合作学习。创建QQ、微信群,以便生生间及时沟通,完成学习任务。

(3)开展案例教学,实现课岗对接。教学实习医院的临床教师将与本项目相关的临床案例录制成小视频,分析案例并提出思考问题,要求学生以小组讨论方式提出解决方案并上传至平台。

2.1.2 课堂授导(1)重难点讲授。根据平台数据统计结果,了解学生课前学习参与率和学习时长等基本情况,将通关测试中的高频错题以及平台上学生发起的问题确定为本项目的重难点,并进行详细讲解。

(2)互动讨论。学习小组派代表上台播放“小课堂”视频并讲解,台下学生提问。学生通过互动或竞赛等方式,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教师进行指导并释疑。

(3)临床实践。经过课前、课中学习,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对于平台上的本项目案例,先由小组讨论,完善解决方案,然后在课堂上分享,最后临床教师给予点评。

2.1.3 课后提升 根据不同项目要求,结合岗位需求,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课程内容总结和评价。一方面,教师利用平台或试题库,以课后测试方式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检验;另一方面,学生以思维导图、案例分析等形式,将学习心得与总结形成学习报告,并上传至平台向教师反馈,教师进行点评,同时将优秀成果共享到平台。

2.2 构建混合式教学评价体系

2.2.1 学生学习效果评价(1)设计学生学习激励机制。在平台上设计点赞模式,学生可针对通关测试结果、小组完成的“小课堂”视频、课后测试和优秀学习报告等进行点赞;开通积分累计,积累学习时长,完成学习任务、课后测试题和分享学习心得都可以获得相应积分,并且学生可按积分排名获得“学习之星”荣誉称号。通过这些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学习成就感。

(2)构建学生学习成绩综合评价体系,建立学生学习档案。评价主体包括学生、教师、临床专家,评价方式包括自我评价、小组内互评、教师评价、临床专家评价与小测试、期末测试。综合评价体系中,自我评价占5%、小组内互评占5%、教师评价占10%、临床专家评价占10%、小测试占20%、期末测试占50%。将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综合评价学生学习效果。

2.2.2 教师教学效果评价 通过电子问卷调查形式,向参与学习的全体学生、班主任、临床教师推送调查问卷。根据电子问卷调查结果和反馈的建议,评价教师混合式教学成效,督促教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3 结果

3.1 实验组2016级和2017级学生综合成绩比较

表1 实验组两个年级学生综合成绩比较[n(%)]

课程教学结束后,对实验组两个年级学生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实验组两个年级学生综合成绩优秀者占绝大部分,已达到教学团队的预期。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P=0.119,差异无显著性,表明混合式教学模式具有稳定性、可复制性,有较大的推广价值。结果显示,随着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不断完善,2017级教学效果优于2016级。

3.2 2017级两组学生期末测试成绩比较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对2017级两组学生期末测试成绩进行分析,得出P=0.001,说明两组期末测试成绩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实验组期末测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优秀率(>90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表2 2017级两组学生期末测试成绩比较[n(%)]

3.3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完成课程教学任务后,我们对全体学生、临床教师、班主任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98%的学生认为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能满足他们通过智能手机利用课下碎片时间进行个性化学习的要求和尽早接触临床的愿望,有利于增强学习趣味性、岗位胜任力、团队合作和共享意识。临床教师对学生在临床专家测试中表现的满意度为92%。班主任对学生整体表现的满意度为95%。总之,该教学模式的实施赢得了师生的广泛认可。

4 讨论

基于“得实e学”的混合式教学模式集翻转课堂与传统教学的优势于一体,既发挥了教师引导、启发和控制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理论水平、实践能力、职业素养等。

4.1 实现课岗融合,注重岗位胜任力培养

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关于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完善评价机制,规范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要求,我们利用“得实e学”教学平台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把理论学习延伸到临床实践中。在课程资源建设中探索实施了“双元制”模式,学校教师和教学医院临床专家共同研讨教学标准与教学内容,制作教学资源。临床专家进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知行合一,将理论知识应用到临床实践。在评价体系中,临床专家参与技能考核命题,将职业标准纳入考核要求中,注重学生岗位胜任力培养。该教学模式的实施,有利于实现职业标准、岗位能力要求与课程教学内容无缝对接,实现课岗融合、产教融合,提升学生岗位胜任力,回归职业教育能力本位要求。

4.2 有利于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综合素质

利用“得实e学”教学平台进行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将教学内容根据临床要求进行项目化分解、模块化建设。推送学习任务书,促使学生课前、课中、课后主动学习,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传递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信息化时代,学生在移动终端进行个性化学习,利用碎片时间进行自主学习。教学团队围绕项目要求,设计形式多样、来源多元的教学资源,满足不同兴趣点和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自主学习需求。在教学评价过程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学生通过通关测试、“小课堂”视频讲解、教师和同学的点赞等,获得成就感,实现自身价值。在学习过程中,临床教师引入案例分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学生在完成目标任务过程中,主动学习相关知识,录制“小课堂”视频,提高拓展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团队合作及共享意识。结果表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成绩、综合素质和教学质量[5],获得了学生、班主任与临床专家的广泛认可与好评。

4.3 混合式教学模式要与时俱进

教育理念的更新,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个性化学习要求的满足,综合评价体系的完善,新的职业标准的实施和新医疗技术的应用,对教学团队完善混合式教学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与挑战。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来自中职和普通高中的学生专业基础不同。针对不同学情,我们将课程项目内容链接前展后延,以适应不同基础的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针对高职学生,要避免理论资料堆积,力求资源内容、形式多样,增强趣味性,注重实用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研究学情,学会利用信息技术,制作新颖的教学资源,提高信息化教学能力。课程建设过程中加强与信息化教学平台工程师沟通,优化平台设置,以更好地服务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要及时关注学生学习进度,对于自律性较差、参与度不高的学生,及时给予鼓励和帮助,加大监管力度,发挥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最大优势与作用。在课程建设中,要想更好地将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就需要学校和教学医院探索形成“双元制”育人的长效机制及工作模式,共同研究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及时将新医疗技术、新操作规范纳入教学,完善更适应高职教育的考核评价办法,以此为导向,引导学生德技并修,成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总之,在卫生类职业院校专业课程教学中应用基于信息化教学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符合高职学生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能够使专业基础课程实现课岗对接、工学结合,有利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猜你喜欢

测试临床教学模式
X线与CT引导下骨病变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舒肝宁心汤治疗心悸的临床观察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复合妊娠32例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摄问”测试
“摄问”测试
“摄问”测试
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