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霍尼韦尔DCS控制系统故障分析

2020-05-04

仪器仪表用户 2020年5期
关键词:卡件磁盘接线

魏 丹

(国家能源集团 神华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陕西 榆林 719300)

神华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主体装置及罐区采用霍尼韦尔DCS控制系统,随着系统长周期的运行,所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针对这种情况,榆林公司专门成立事故分析小组,对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故障分析、总结、培训。本文仅对霍尼韦尔系统在运行中出现的几例典型故障进行分析、总结,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正确、高效地解决系统故障,确保系统能够稳定运行。

1 榆林公司霍尼韦尔系统基本概况

榆林公司霍尼韦尔系统硬件采用PKS-C300系列,软件版本R410.7。基本配置情况如下:整个系统分为5单元,每个单元配置2~4对控制器,2台Server服务器,6~8台Console 操作站,1台Flex station工程师;在CCR总工程师站配置2台Server,4台Console station,1台Flex station,1台PHD服务器,1台防病毒服务器。全厂大致有10000个控制点。

2 DCS主要故障及分析

自该公司开车以来,霍尼韦尔系统故障大大小小出现了很多次,根据归纳和整理主要有以下故障。

2.1 继电器底板干湿点未分开带来的故障

2.1.1 故障现象及处理

PP装置1#系统机柜与MCC设备连接,发现某DO卡件(地址块为12号)外供信号没有输出;控制器灯故障闪烁;DO底板供电保险烧毁,更换保险后,保险立即再次烧毁(此DO IOTA采用外供电模式)。

图1 继电器接线Fig.1 Relay wiring

图3 CC-PDOB01接线原理图Fig.3 CC-PDOB01 wiring schematic

进一步检查结果如下:地址块为12号的DO卡其中IOTA供电端子TB3-3、4导通,将MCC的信号脱开,从DCS强制输出,发现1~16通道有输出,17~32通道无输出;1号系统柜内所有DO卡件状态灯全在故障闪烁。

更换DO卡件IOM,重新进行上述检查(保持与MCC信号脱开)。发现DO卡件状态灯正常,1~32通道输出正常;除原地址号为12号的IOTA供电端子TB3-3、4导通,其余IOTA均工作正常。再检查此DO卡件相连的继电器底板,发现底板测试的通道对应的继电器输出接点的跳线个别处在WET(即DO 24V湿接点)模式。如图1、图2所示。

2.1.2 故障分析

此块继电器卡为干湿混接,MCC过来的AC220V电压取继电器干接点构成MCC的控制回路。由于接成湿接点,使得AC220V电压传入DCS系统DC24V回路,而CCPDOB01最大承受电压30V,如图3所示。

图2 继电器接点为湿点Fig.2 Relay contact is wet point

2.1.3 结论

在回路中用到的微型断路器和保险主要是过载和短路保护,对于保险管,基本上只起短路保护。而造成此次DO卡件损坏的主要原因是高电压瞬时将电子元件击穿,而不一定是大电流。在实际接线中,每块继电器板不要干湿点混接。

2.2 服务器故障

随着系统的运行周期变长,霍尼韦尔服务器出现的故障频次越来越高,掌握服务器的查看方法及故障处理,对系统稳定运行起着重要作用。

每台服务器有4个硬盘,分别是0号,1号,2号,3号。

2.2.1 现场硬件检查说明

硬盘工作时有两个指示灯:指示灯为绿色表示正常运行;指示灯为红与绿交替闪烁表示有可预见故障;指示灯为红色表示故障,指示灯不亮表示已经离线。

打开上位机软件:第一次打开软件时需用管理员级别打开,即右击“server adminstrator”后点击“Run as adminstrator”, 点击“系统”“存储”“虚拟磁盘”后即可看到物理磁盘的状态,点击进去可以看到详细情况:绿色打勾表示磁盘正常;红色打叉表示磁盘故障;黄色三角带叹号表示磁盘有可预见故障,也就是即将要故障。如图4所示,表示第1号硬盘已经故障,第2号磁盘有可预见故障,第0号和3号正常。

2.2.2 硬盘更换须知及注意事项

1)共4块磁盘必须保证有3块为正常时才可以在线更换,如果有2块已经故障,服务器就会有风险。所以要求自控人员每天进行检查磁盘的运行状态,发现有可预见故障或已经故障时要及时更换,避免服务器发生异常。

2)当第1、2、3号任意一块故障时,可以带电直接热插拔,注意安装新的磁盘时一定要保证该磁盘为空内存的磁盘,这样安装新的磁盘后磁盘会自动“重建”,重建完成后表示更换完成。

图4 系统硬盘Fig.4 System hard drive

3)当第0号磁盘故障时,不能带电直接更换,先关机后将第1、2、3(磁盘正常)号磁盘任意一个拔下来,插到第0号磁盘的位置(因为0号位置的磁盘为主盘永远不能为空盘,具体原因不清楚),第1、2、3号磁盘其中拔下来的卡的位置再插入新的空的磁盘,这时重新启动电脑(热备状态会自动重建,如不是热备状态时重启电脑,手动热备后就可以了)。

2.3 DI卡底板式继电器共负故障

2.3.1 故障现象及处理

PE装置 C1202二次机电伴热(C1202-R3A)电伴热启动后,DCS一直接收不到其运行状态(位号是:YLH1202R3A)。其运行反馈由 MCC进入DCS系统魏德米勒底板式继电器(位置是:R003R-LB02)第30通道。初步检查,底板式继电器第30通道保险烧坏,后对线路进行效验,确定线路之间及线路对地均没有问题。更换备用通道保险后,DCS依然接受不到电伴热运行状态,再次检查底板式继电器30通道,发现保险再次烧坏。

将外部接线断开,测量发现,底板式继电器第30通道A对地短接,通道 B对地有24V;测量其他通道发现,A对地没有短接,通道B对地有24V。将电伴热运行反馈(位号是:YLH1202R3A)接到此底板式继电器的备用通道(第32通道),信号正常,因此怀疑底板式继电器第30通道有问题。

2.3.2 故障分析

DI底板式继电器,通过跳线帽使继电器一端接到24V电源的负端(相当于共负接法),通过跳线帽将B端带有24V电源,当信号有反馈时,A、B 导通,使继电器的另一端带24V电源。

对于电伴热运行反馈问题(30通道),A对地短接,通道B对地有24V。当电伴热运行时,A、B导通,导致24V电源直接接地,因此保险烧坏。

图5 魏德米勒DI、DO继电器板接线Fig.5 Weidmiller DI, DO Relay board wiring

2.3.3 结论

经过摸索,总结出魏德米勒继电器板接线方法。如图5所示。

DO卡底板式继电器由DO卡件第X通道驱动继电器线圈带电,XY导通。其中,端子A始终与电源负极相连接,这里涉及到干/湿“WET”“DRY”两种接线方式。

① WET接法:端子B通过XY,通过WET跳线接到电源的正极,这样端子A/B带24V电输出(B+ A-)WET信号(驱动现场电磁阀,指示灯)。

② DRY接法:B通过XY,通过DRY跳线,与端子C形成干节点输出(去MCC等)DRY信号。

2.4 检修期间系统维护

为了使工艺设备更好的运行,每年装置都会有不同时间检修期。在这期间,DCS控制系统同样需要进行检修,这包括系统下电、除尘、点检等。怎样进行系统检修,每个公司都会有一套自己的方法,经多年的检修实践,总结了以下步骤,保证上电的程序最大程度上不丢失。

2.4.1 停工前系统参数记录

1)备份PID和报警参数:在停工前,通过UPLOAD功能备份装置PID参数。

2)运行状态和指标记录:包括检查并记录操作站的状态、检查并记录I/O卡件的状态、检查并记录系统网络状态。

2.4.2 系统备份

依次备份ERDB数据库、EMDB数据库、RTDB数据库、操作站连接文件备份、流程图文件、Checkpoint文件备份。

2.4.3 系统停电

系统停电前,确认工艺设备已完全交出检修。

系统停电依次为:停操作站、停控制器、停服务器(ESVR01A、ESVR01B)、停 辅 助 设 备(SWITCHA、SWITCHB)、停总电源。

2.4.4 标识卡件

系统断电后,控制系统除尘清扫操作前,应对各控制站、操作站及辅助操作台、辅助柜等内部的需要进行检修的卡件分类做好标识,记录卡件顺序及位置;带有拨码开关的卡件,记录拨码开关的状态,以便检修后的正确安装。

2.4.5 硬件分解、除尘清扫

1)除尘工作应细致精心,保证除尘彻底,确保不损坏卡件及设备。彻底清扫控制柜、操作站及相关机柜内外、上部卫生。把所有设备的过滤网拆下清洗,晾干后备用。

2)硬件分解前,应在操作安全区平铺防静电绝缘胶皮(防静电绝缘胶皮与接地系统相连接),有秩序地将要清扫、检修的部件与机柜及其它部件间的接线、接插件拆下。

3)彻底清扫机柜内、外部卫生,对设备周围灰尘用吸尘器进行彻底清除;对各设备机柜内的电源进行彻底清洁。

4)打开服务器、操作站主机进行除尘,彻底清理各机箱内部板卡上的灰尘。在拆机的过程中,要注意轻拿轻放,不磕不碰。

5)彻底清理服务器、SWITCH、操作台,及显示器上的灰尘及污迹。

6)对所有设备进行彻底清扫后,检查确认没有工作死角,保证设备清洁如初。

2.4.6 卡件回装、检查

1)所有卡件、部件清洗检修后,检查微动开关设定,跨接线连接等情况是否有错,核对无误后再按次序将拆下的卡板、部件插回到原先的部位。插卡时要通过防静电手环,连好接线,接好电缆,拧紧固定螺钉。

2)按照检修方案,修复或更换有故障的卡件和部件,更改硬件或接线,目视检查印刷电路板的电子元件和线路是否有损伤,发现隐患及时处理或采取预防性措施,对操作员键盘的不良按键进行修复,对失效的功能键锁进行修复。

3)插件板上的电池,下次大检修前超有效期的,要进行及时更换。

4)系统连接检查

① 卡板、部件全部回装连接后,进行系统连接检查。

② 检查系统部件安装是否到位,网络连接、各部件是否安装正确,保证所检修过的线、缆、卡、开关等的位置恢复原位。

③ 检查卡件底板、接线端子、电缆等是否有损伤,如有损坏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④ 检查设备及电缆的标记是否完整清晰,若标记不清晰或缺少,应及时补上标记。

⑤ 检查电源系统、接地系统的连接情况。系统接地电阻测试,要符合系统接地要求,本安系统接地≤4Ω。

2.4.7 系统重新上电前电源、接地检查

1)联系工艺人员,开好工作票,确认上电时现场设备不会误动作。

2)联系供电,UPS是否运行正常,用万用表测量电源总开关电源电压是否正常,电压:220V,240(+10% -15%)VAC,频率:50HZ,满足系统要求后闭合总电源开关。检查要通电的各个节点电源电压是否正常。检查正常后,再将各分支电源开关闭合。

2.4.8 系统投运

1)启动电源柜内的总电源空开,打开电源柜内的操作站电源开关(开关标签分别为站号)。用万用表逐个测量操作台内的电源,再次确认电源符合系统要求后,闭合操作台内电源开关,按下显示器、操作站电源按钮,启动操作站。

2)依次启动服务器(ESVR01A、ESVR01B)、启动控制站、启动电源柜内控制站电源空气开关。

3)登陆服务器ESVR01A, 进入组态工作室,选择Control Strategy→Configure process control strategies→Monitoring→CEE01→右键→change state→CEE Command→Run。

4)登陆服务器ESVR01A,进入组态工作室,选择Control Strategy→Configure process control strategies→Monitoring→Link01、Link02→卡件→右键→Active。

5)辅助设备上电。

2.4.9 冗余电源系统检查

对控制机柜冗余电源的测试,分别关闭各控制机柜主、副电源,观察机柜内设备运行状态。

2.4.10 系统状态检查

在服务器上依次检查控制器冗余服务器ESVR01A、ESVR01B,SH_C1、SH_C2、Console Stations、Flex Stations状态。

2.4.11 系统网络检查

绿色-正常;黄色-单网运行;红色-网络中断。

2.4.12 控制站冗余切换、冗余的I/O卡件检查

拔出冗余控制站、I/O卡中的一块,调出其诊断画面及相关点的细目显示画面,检查是否正常。插好后再对另一块控制器、I/O卡进行测试,依次对其余的冗余I/O卡进行测试。

2.4.13 服务器冗余切换检查

2.4.14 其它功能测试

在检修期间所有备用卡件都要上机测试。

2.4.15 系统打点测试

对输入/输出卡件的精度进行检查测试,每卡按测量点数20%的比例进行抽检。

1)模拟输入/输出点:拆除被测点接线,依次送入量程的0%、50%、100%对应的信号,在操作站的点细目画面、流程图画面观察并记录PV值,将结果填入记录单,以测试卡的精度。

2)数字输入点:拆除被测点接线,用短接线短接槽路或断开槽路,在操作站上观察记录状态值(ON或OFF),将结果填入校验单。

3)数字输出点:拆除被测点接线,在操作站上置数字输出点为ON或OFF状态,用万用表测通或断,将结果填入校验单。

4)如果某一通道出现故障,更换到备用通道,并更改组态,做好记录。通道正常,将原接线复原。

3 结束语

霍尼韦尔DCS控制系统随着运行时间周期的加长,或多或少都会出现软件及硬件的故障,但所有故障都万变不离其中,只要在日常维护工作中做到细致谨慎、学习积累,对所出现的系统故障进行分析、总结及归纳,就能够最大化地实现控制系统的长周期稳定运行。

猜你喜欢

卡件磁盘接线
叶腊石聚合成型及其旋转磁盘的制作方法
一起非常规接线导致的主变压器间隙保护误动分析
Ovation系统VP卡件可靠性研究及预控措施
它的好 它的坏 详解动态磁盘
解决Windows磁盘签名冲突
浅析中控DeltaV系统卡件检查方法
Windows系统下动态磁盘卷的分析与研究
火电厂新华控制系统网络及卡件升级改造
220kV变电站电气主接线的设计及探讨
倍福 接线端子盒EJ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