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怀梦想,坚守民族文化

2020-05-03禾禾

三月三 2020年2期
关键词:民族服装壮乡小作坊

禾禾

在“中国壮乡”武鸣,有一家专门制作民族特色服装的家庭式小作坊。作坊主人黄格,带着两台缝纫机,经过几年的艰苦创业,在市场里沉浮波折,终于将小作坊发展成了拥有四十多名员工的公司。

黄格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壮乡儿子,他对民族的传统服饰有一种说不清的痴迷和热爱。但在不断追求潮流时尚的今天,传统的民族服饰显得既“土”又“旧”。黄格心有不甘,他骨子里流淌着壮乡儿女的民族情结,他热爱民族文化,更想将之做大做强。

2012年,黄格怀着一腔热血,决意遵循自己内心的声音,执着地追梦。于是,黄格带着两台缝纫机,从设计到生产再到销售,从小作坊到厂房再到民族服装公司,秉承着“打造广西本土的品牌,传承、发扬民族特色服饰”的初衷,黄格的米粒民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越办越好。这背后是黄格对民族文化的坚守和对生活的不妥协,更是家人的默默奉献,还有团队伙伴的敬业支持。如今米粒出品的民族服饰声名远扬,它打造的不仅仅是一件件民族服饰,更是黄格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守望。

一直以来米粒公司主打的產品都是特殊定制的民族服装,这些民族服装多次参加各个级别的展览、比赛并屡次获奖。因为长期与政府文化部门、各类院校、歌舞剧团等友好合作,在收获良好口碑的同时,米粒公司也被评为“党旗领航·电商扶贫”领航企业和南宁市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2020年春,黄格的公司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面临无法正常生产和经营的困境。这时,他接到了武鸣区人民医院的电话,有一支医疗志愿者团队将赴武汉支援,想购买一些可以代表壮族文化的吉祥礼物,给武汉人民送去祝福。接到电话,黄格立刻召集人马,连夜设计并赶制了一批具有壮族特色的包包和香包,及时送到医疗志愿者手中。这些包包上面绣着壮族传统的图案和纹样,香包里装着多味中草药,寓意着平安、健康。“这些手工艺品我们并未收取任何费用。现在全国人民都在齐心协力抗击疫情,我们也略表心意。”黄格平淡地说。

但现实的问题还是摆在眼前,疫情未退,制作民族服饰这条小众又不快销的道路举步维艰,四十多人的公司如何继续运营?裁岗裁员、缩小生产规模或者转而生产其他快销品?黄格并没有这么做,因为和他一起奋斗的还有一群与他一样心怀梦想,热爱民族文化的伙伴。如果因为困难而放弃民族文化,黄格万般不愿。

通过为援鄂医疗志愿者团队设计民族工艺品,黄格获得了灵感。他决定增加产品的种类,开发设计新式的民族文化创意产品,如民族风包包、抱枕、民族娃娃、壮锦壁挂等。同时,通过网络直播、开设微店、微信推广等渠道销售产品,扩大市场。

随着广西逐步有序地开展复工复产,黄格以他的坚守和担当,不仅保住了员工的饭碗,也带领公司走出了困境,完成了自救。错过的“三月三”,明年再一起过!这不仅是武汉人民与广西人民的约定,也是黄格和员工们的约定。未来可期,米粒公司生产的民族服饰和民族文创产品也将迎来他们的春天。

猜你喜欢

民族服装壮乡小作坊
壮乡好消息
壮乡美
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服装的传承与创新
安徽:食品小作坊整治提升行动成效显著
安徽:启动食品小作坊整治提升行动
净美雪顿·美好生活——西藏民族服装与服饰文化展演活动盛大举办
壮乡三月三
论民族服装设计的审美特征
我家在壮乡
吉国要求公务员穿民族服装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