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内部控制失效问题及解决办法

2020-05-03廖雪军

财经界·下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管理工作经营制度

廖雪军

摘 要:对于企业来说,良好的内部控制管理工作是保障企业顺利发展的基石,但是大多企业在执行内部控制工作的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只有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转变企业内部控制失效的现状。本文首先对企业内部控制失效的原因进行了全面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探讨如何建立并完善内部控制制度,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实现企业更加长远的发展目标。

关鍵词:企业内部控制  失效问题  解决办法

企业内部控制不仅是实现企业管理目标的重要方式,还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方法,因此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只有做好内部控制管理工作,才能有效地避免违法乱纪、费用超支以及财务信息失真等情况的发生,才能保证企业经营活动顺利开展。目前,发达国家已经具备一套成熟的企业内部管理系统,我国企业内部管理企业较晚,再加上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使得企业在开展内部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存在责权不清、财务信息失真等现象,严重制约企业的良性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企业内部控制失效的表现

(一)会计信息失真

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1)会计核算不够真实;(2)各类核算工作开展的过于混乱。具体来说,会计分工责权不够清晰、空白竞争保管制度不够完善以及印章分管制度存在漏洞等都不利于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另外,各类凭证以及报表缺乏有效性也是导致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的主要原因。

(二)费用超支

在我国绝大多数的企业内部,为了保证自身经济效益,通常会允许一定数量的业务招待费用的存在,但是关于这些费用却没有严格的制度约束,导致部门经理在使用这些费用的过程中可能会存在肆意挥霍的现象,最终导致了企业的经营成本严重超支。还有些企业缺乏物资购销制度,导致采购物资的过程中存在权责分离的现象,企业会计不能及时地进行记录和核对,最终导致企业库存出现严重的亏损,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无形资产流失。

(三)违法违纪

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出现脱节,再加上财务工作人员之间的沟通和协调不够充分,导致企业内部出现了相应的受贿和盗窃资金等现象。还有些企业内部员工和外部人员建立联系,采用虚假发票占用企业资金,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二、企业内部控制失效的原因

(一)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不到位,控制环境基础薄弱

经过深入分析发现,导致企业内控失效的主要原因就是基础控制环境过于薄弱以及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企业的管理者没有认识到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仅仅将内部控制管理当做一种形式,将内控管理目标分配给各个部门后便不再继续监督该工作的执行情况,而各个部门也是相互推诿,没有认真研究内控体系,使得其落实存在一定的难度,最终导致企业的内控和企业实际经营情况存在严重不合拍的现象。还有些企业内部企业文化氛围较差,员工责任心不强,这对于内控工作的开展是非常不利的。

(二)风险控制意识不到位

受市场经济条件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愈发复杂的同时,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使得企业所面临的经营风险也不断提高。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做好风险防范和控制是实现经营目标的有效途径,但是国内大多企业风险意识过于薄弱,企业内部缺乏完善的风险预警系统以及风险控制系统,针对各类业务活动所开展的风险评估也不够合理,给企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三)人员素质低

企业完成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后,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员工执行制度的积极性,因为“人”才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主体。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其内部控制工作质量和员工的道德水平、法律意识、知识结构以及职业素养等有着直接的关系。企业的管理者如果不能正确理解内控流程,那么制度制定的再完美也毫无意义。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管理者管理水平不高、综合素质水平低下、管理意识不强等都会严重制约企业的和谐有序发展。

(四)缺乏有效的监督与考核机制

在我国范围内,虽然很多企业已经成立了审计部门,但是审计部门独立性较差,再加上监督管理过于形式化,使得审计工作大多停留在会计和财务审计工作上,对于内控制度的执行没有起到一定的作用。企业内部包含诸多部门,这些部门之间不能形成合力,使得企业的监督机制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另外,对于违规操作,企业的处罚力度不足,审计监督工作缺乏权威性,导致有些问题屡查屡犯,屡犯屡改。

(五)信息与沟通不畅

企业信息管理不够严谨,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传递缺乏及时性和准确性,甚至存在严重的信息滞后和信息遗漏现象,最终导致职能部门工作效率低下,不能及时、合理地解决工作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三、企业内部控制失效的解决对策

(一)完善内部控制环境

对于企业来说,做好内控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就是管理好内部控制环境。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企业必须积极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对于企业来说,企业开展任何经营活动的软环境就是企业文化,只有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才能增强员工的价值关键,促进企业员工的道德理念以及思维方式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进而为企业良好的内部控制工作创造条件。如果企业的管理人员以及工作人员不能约束好自己,那么企业的内控工作将无法顺利有序地开展。要想建设良好的企业内部环境,必须解决好部门之间的沟通问题,保证部门之间可以相互制衡。另外,企业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为了防止内控制度失效,必须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为实现内控制度提供条件。

(二)健全风险评估机制

所谓风险管理,具体指的就是企业为了实现自身的经营目的,通过详尽地分析确认风险的存在,然后以此为基础开展风险管理工作的过程。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开展内部控制工作的主要目标就是做好日常经营风险的防范,避免错误经营以及违法乱纪等行为的发生。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企业必须在内部建立相应的风险评估机制,分析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会面临的风险。另外,要根据自身经营情况,制定风险评估和管理机制,提前做好风险应对工作,并且保证责权到人。

(三)强化员工培训与学习,提高管理者素质

针对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为了增强员工内部意识,保证每一位员工都可以责权分明,必须定期做好内控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引进管理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或者派学习小组到管理经验丰富的单位进行学习,然后根据自身的情况加以改良,提高自身内控水平。建立严格的员工奖罚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推动企业的发展。

(四)健全监督激励制度

随着国内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愈发完善,要想保证企业内控制度可以顺利实施,企业的管理人员必须具有足够的内控管理意识。在开展企业内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企业必须做好内部控制和工作治理的良好衔接,建立并健全内部的监督奖励制度,以内部基础控制条件为基础,做好工作人员的管理和控制工作。内部成立审计机构,或者定期聘请外部的审计机构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提高企业内控水平,避免内部控制失效的发生。

(五)建立统一的管理信息系统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计算机信息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到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中,同时也成为了企业内部控制新武器。企业可以通過软件开发,将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编织成相应的程序,利用企业内部的各类管理信息,形成一套面向企业全体员工的信息管理系统。企业的所有员工都可以通过管理信息系统,清楚地获得企业的各项内部控制制度内容,明确员工的责任和义务,保证他们可以更加及时地获取和交换各项企业经营和管理信息。只有建立良好的信息系统,才能有效提高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具体来说,只有建立一个良好的信息系统,才能完成有效的控制标准的建立和修整,也只有建立良好的信息系统,才能做好控制活动的设计、开展和评价,并且信息的拟定和改进等都需要凭借信息系统完成。企业在开展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该按照系统的实际需求,对使用者的信息需要进行识别,并根据识别结果,对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和处理,然后准确、及时地传递给企业的其他工作人员,保证这些工作人员可以有效履行其自身的职责。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企业管理人员,必须充分重视企业的内控工作,充分利用企业文化做好内控工作的宣传,提高工作人员的内控管理意识,进而有效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提高企业的核心市场竞争力,保证企业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步。

参考文献

[1]李宗红.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中的问题与对策[J].财会学习.2019(28):248+250.

[2]闫秀琴.浅析企业内部控制失效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总会计师.2018(09):141-143.

[3]陈甫俊.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企业,2019(11):46.

猜你喜欢

管理工作经营制度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雷人画语
城市路灯精细化管理工作探讨
某些单位的制度
商业物业经营个股表现
乔万强:经营企业经营人生
论制度安排的后发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