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书院制模式下高职院校社团育人策略研究

2020-05-03王玉明

科技风 2020年13期
关键词:书院制学生社团审美教育

摘 要:学生社团作为自发的群众性组织是实现高校育人功能的有效载体及重要途径,其创立的初衷与书院制教育模式倡导通识教育之理念不谋而合。本文从书院制模式下社团育人的比较优势出发,提出书院制社区模式下高职院校社团育人功能的优化策略,并以苏州工业服务外包职业学院探微书院美育工作室为例,对书院制教育模式下“以美育德”的特色实践进行总结分析,为高职院校社团育人机制创新提供可供借鉴可复制的思路。

关键词:书院制;学生社团;育人策略;审美教育

书院制教育模式是将通识教育、行为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等进行融合,是集中国古代书院与西方高校住宿社区理念为一体的新型育人模式,其倡导以学生住宿社区为中心,以学生“全人”培养为目标,本质上是一种宿舍社区育人模式。书院制模式下的学生社团有别于传统管理模式下的社团,其归书院管理而不是归学院管理,这就赋予了书院学生管理模式下大学生社团育人创新更多的可能性。

一、书院制模式下社团育人的比较优势

在高职院校扩招的大背景下,学生数量持续增加,近年来学生社团发展十分迅速但存在问题也十分突出。首先高职院校存在社团数量多,缺乏有效整合,定位及建设目标不明确,发展规划不合理,严重制约高职院校社团的发展。其次学生社团规章制度不系统、不科学,组织架构松散且欠缺长效管理机制,使社团成员不能受到有效地约束,往往优秀艺术社团干部和积极分子一旦退出或毕业学生艺术社团就面临崩溃的危险。

(一)书院制模式下社团运营模式的创新

传统的学生管理方式是以学生工作部、学院为主的垂直式管理,而书院制教育模式将学生管理部分职能从学生工作部、学院予以剥离,由学院负责专业培养,书院负责通识教育。学院育人侧重于教学方面,以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为主。书院则以第二课堂为平台,以宿舍社区为阵地,以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为主责,这与学生社团育人理念相契合,书院制模式下的社团运营模式创新为大学生课外实践提供了大舞台,学生日常生活和课外实践方面遇到的难题可以得到书院导师更为专业的指导。

(二)书院下辖的社团管理更为有效

传统的社团管理以学院为主,多处于放养状态,社团成员都是本学院学生,专业同质化情况突出。由于学生年龄层次及个人素质等因素也存在较大差异,导致社团定位不明晰及社团活动存在一定的随意性。随着学生年级的提升及专业学习的深入,社团活动参与度“大一热、大二冷、大三无人问津”成为了常态,导致社团很难长久经营且育人功能大打折扣。而书院制模式打破了学院各自管理社团的壁垒,以书院社区为单位的社团可以跨年级、跨专业设立并开展活动,管理架构更加精炼,各专业高度融合,符合高校学分制教学理念的同时也使得社团管理更加高效。

二、书院制模式下社团育人功能的优化策略

(一)重视社团思想政治教育

学生社团是高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是书院育人的重要阵地,需要正确、系统的政治理论去进行指导。这要求书院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书院学生社团工作,鼓励学生加入社团、融入集体,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书院可以利用思政讲座、报告会等形式,在使大学生接受社团文化熏陶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政治判别能力。书院要以问题为导向积极支持思政理论等学术型社团,使思政教育工作面得以扩大,并逐步把思政教育纳入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

(二)着力推动社团的创新发展

首先要加强理论创新,书院要加强顶层设计,结合自身优势及特点,从学生利益至上的角度出发,统筹规划,创新所辖社团发展理念,推动所属社团育人功能的优化。其次书院要转变思想,变管理为服务,以学生需求为导向,把社团成员的需求作为社团建设的抓手,为学生的成才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再次书院要加强社团师资队伍建设,利用书院通识教育为主责理念,结合学生社会阅历浅、专业技能弱的特点,引入双导师制,统筹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及综合素养提升,实现专业教育及通识教育的无缝对接。最后要创新书院制模式下的社团活动,打造一批符合社团理念、突出社团特色、学生参与度广泛的高质量精品活动,从而扩大社团影响力并实现社团育人功能的优化。

(三)完善健全社团管理机制

第一,书院制模式下的社团育人强调跨年级、跨专业融合,因此要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实现社团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从社团组织架构着手,根据社团成员年级分布、专业特色、专业技能高低等构成,让高年级、专业技能强的学生骨干领导社团,加强低年级优秀后备人才的培养,使学生社团发展后继有人。第二,要完善社团投入机制,优化资源配置,采用市场竞争机重点打造一批公益类、科技类等品牌社团,加强对品牌社团人力、资金及硬件的投入,鼓励支持品牌社团“走出去”,积极参加省市级乃至国家级竞赛,扩大社团影响力并提升学校社会美誉度。第三,要完善社团激励机制,书院可以将社团活动纳入学生的考评体系,通过奖勤助贷补、学分等形式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社团活动,为社团育人营造良好氛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也要加强社团指导老师的激励,将指导社团活动纳入教师工作量,实行有偿指导,在评优评先等方面予以体现。

三、探微书院美育工作室“以美育德”育人实践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探微书院美育工作室成立于2018年,学校先后投入2万元资金,与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共享师资联合打造的精品社团,是探微书院拓展的第二课堂育人方式之一,其以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及艺术素养为核心。通过非艺术生报名选修,艺术类教师专业辅导、艺术专业学生辅助参与的社团育人形式。美育工作室以零基础油画作为实践平台,为对绘画感兴趣的同学提供一个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绘画空间。无论社团成员是否有绘画基础,在美育工作室都可以发掘自己的艺术天分,在艺术创作的同时舒展情绪,摆脱压力和烦恼,用色彩和线条表现真正的自我。

美育工作室探索书院社区模式下社团“以美育德”的育人实践,力求美育与德育的有机统一。古人将“美”与“德”合并组成“美德”一词足以说明美与德二者的密切关系,哲学家康德认为审美判断绝大多数都是有依存关系的,例如美育它必然与其他教育相互依存,其中最重要的便是道德教育。首先塑造完美的人是美育与道德教育的共同目标,其次道德教育可以借助美育的方式来完成自己的教育任务,使人形成愉快的责任感。审美情感具有一定的中介功能,可以促使人的感性与理性协调交融,对个体的成长具有综合协调的作用。这种通过审美活动和美术实践达到了人心灵和谐,而不是以说教来灌输道德规范方式为学生道德意志和理智的发展奠定的基础,这种“寓教于乐”的书院社区社团实践活动,在道德教育活动中实现德育形式的审美化改造,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书院制模式改变了学生宿舍以住宿、退宿為主的单一管理模式,将传统学生住宿区打造成为德育、美育等综合型育人型社区,其紧贴学生需求和时代需要,增设社团育人第二课堂,开展各类通识教育,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了新的重要平台。

参考文献:

[1]刘丽.书院制下学生社团教育功能激活研究——以南京审计大学为例[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0(03):142-145.

[2]胡业宇.书院制模式下大学生社团育人功能的优化策略[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9(07):12-14.

基金:2019年苏州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工作课题“高职院校书院制宿舍社区化管理创新实践研究”(项目编号:SGZXB201918)

作者简介:王玉明(1984-),男,山东东营人,硕士,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助理研究员,工艺美术师,目前从事学生管理、美术教育、艺术设计及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书院制学生社团审美教育
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初探
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初探
“书院制”模式下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若干思考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社团良性发展的几点认识
新媒体在高职艺术类社团中的应用研究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新时期学生社团组织在学生管理中的作用探微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