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古诗词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

2020-05-03李丽明

科教导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提升策略高中语文

李丽明

摘 要 在我们进行高中语文教学时,古诗词教学占据了整个语文内容的很大比重,一方面古诗词包含着我国十分丰富的传统文化,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另一方面古诗词鉴赏也是高考中的必考项目。如何以正确有效的方式进行古诗词的阅读也是高中教师必须关注的点,阅读的技巧与能力培养是古诗词阅读教学的基础,伴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更加注重学生全方面的发展,对于高中语文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当探索新的高中语文古诗词阅读教学的方式,去应对新时代新背景下的挑战。本文就是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角度上,进行分析,以求探索出更加有效的策略进行古诗词的阅读教学。

关键词 高中语文 古诗词阅读教学 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20.02.078

On the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Teaching of

Ancient Chinese Poetry Read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LI Liming

(Gansu Zhenyuan No.2 Middle School, Qingyang, Gansu 744500)

Abstract In our high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the ancient poetry teaching occupies a large proportion of the whole Chinese content. On the one hand, the ancient poetry contains a very rich traditional culture in China, edifying the students' sentiment, on the other hand, the appreciation of ancient poetry is also a necessary item in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How to read ancient poetry in a correct and effective way is also the point that se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must pay attention to. Reading skills and ability training are the basis of ancient poetry reading teaching. With the continuous promotion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in China, teachers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in all aspects, and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se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of literature. Teachers should explore the new teaching of ancient poetry read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The way of learning, to meet the challenges of the new era and new background. This article 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gh school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to analyze, in order to explore a more effective strategy for ancient poetry reading teaching.

Keywords high school Chinese; ancient Chinese poetry reading teaching; improvement strategy

隨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许多教学理念不断的被提出应用,教学模式得到创新,这对高中语文古诗词阅读教学带了新的教学模式,作为高中教师应当紧抓时代的契机,做好高中语文古诗词阅读的教学成效提升是当前所要面对的重点问题。[1]高中语文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中创新教学方式,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学生在有兴趣的情况下才能切实的提升古诗词阅读课堂教学的效率,这也是本文重点的研究方向,以下笔者将对提升古诗词阅读教学的效率策略进行分析探讨。

1先读后品,加强学生的鉴赏能力培养

对于高中语文古诗词阅读教学,首先我们就需要让学生学会朗诵古诗词,这也是我们进行古诗词学习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作为教师应当合理的安排一个固定时间让学生进行古诗词的诵读,一般我们可以选在早读时间,一日之计在于晨,早读是学生一天中学习效率最高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拿出一部分的时间进行古诗词的朗读。教师在这段时间中可以游走于学生的座位附近给学生指点,并提出一些关于古诗词中的问题,这就可以让学生在朗读古诗词之前进行有目的的品味,一读一品,这样就能加强学生在古诗词朗读中对诗词内涵的理解,也是更加有效的利用起了早读时间,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教师在进行古诗词的教学之前,可以在早读这个时间点进行该篇诗词的朗读,让学生自行去理解古诗文中的下标注解,例如在我们进行李白的《将进酒》这一篇古诗词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在早读阶段进行古文朗读,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疑问,教师也可以在学生朗读之前提出一些问题指引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比如此文中讲述的大概是一个什么事情?诗中表现了诗人一个什么样的情怀?诗文主要采用的是什么样的语言风格?怎么样在诗词中去感受理解那时候的社会环境等问题。这时候学生就能站在问题的角度上有目的的去朗读诗文,这样教师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反馈。在学生不断的朗读过程中,也能与作者李白产生强烈的共鸣,了解到李白在那个时代,那个背景下的内心情感,这样也能帮助学生更深的理解到诗词的主旨内涵。[2]教师以这种方法,能够在学生阅读之前引导学生关注诗词理解的重难点,事先提出问题,也是顺应了当前高考试题的命题方式,这也能让学生在考场上按照之前的学习模式进行古诗词的鉴赏,在这种阅读习惯的培养之下,学生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自己的古诗词鉴赏能力,对于教师来说,也提升了古诗词阅读教学的成效。

2引入情境,指引学生发散型思考

在传统的高中语文古诗词阅读教学模式中,教学形式单一枯燥,容易让学生在高中语文古诗词的阅读中陷入机械化学习当中,学生难以产生对古诗词阅读理解的兴趣,也就造成了学生的厌烦心理,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学生的古诗词阅读理解能力止步不前,这时候教师应当适时的引入情境模式,去增加古诗词阅读理解的学习乐趣。教师可以创建教学情境,一方面能够再现古诗词所塑造的氛围,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与理解,让学生设身处地的去体验诗词;另一方面情境的创建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锻炼学生的发散型思维能力,这也是素质教育所提倡的。

例如教师在进行《赤壁赋》这一篇古诗词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作为古诗词的第一视角去感受这篇文章,在进行自我想象之后,让学生去体会去理解作者苏轼在写下这篇文章时的内心世界,透露出作者什么样的身世与命运,以及作者想要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作者引用三国周瑜的典故,讲解出周瑜的人格魅力,也突显出自己身世命运的不公。[3]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能够帮助学生设身处地的进入到诗词的氛围当中,也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这篇文章,在学生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才能给教师良好的反馈,师生之间交流便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信任关系,并在教师的带领下更深入的去拼读诗词中的手法,作者的写作技巧以及想要表达出来的复杂感情,让学生更加的了解到当时的时代背景给诗人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3创新教学观念,提升学生兴趣

古诗词阅读理解是我们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古诗文讲究韵律对仗,语言纯粹精微与现代白话文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区别,这也会造成学生见到古诗词的退怯心理。学生难以在初次阅读之后就掌握到作者的思想感情,也难以理解到诗词所要表达的主旨内容,这对古诗词阅读教学来说也是一个挑战。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推进,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上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也创新了我们高中语文古诗词阅读的教学方式,也是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契机。[4]多媒体技术教学以动画音频的形式展现了古诗词的背景内容,再现了古诗词创作时的时代背景,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古诗词,也能有效的提升学生对古诗词学习兴趣,提升了古诗词阅读教学的课堂效率。

我们还以李白的《将进酒》为教学案例,在教师进行讲解之前可以在讲解之前播放出该篇文章的朗诵音频,让学生注意音频中朗诵者的语调变化,对比自己在朗诵中的语气,让学生在这种语调变化中去體会作者创作感情的跌宕起伏,这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了学生更好的理解这篇古诗词。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给同学们播放一些课件视频,比如在学习杜甫后期文学作品时,就能以视频的方式展现当时的社会面貌,让学生感受到当时政局的动荡,社会兵荒马乱,进而思考当时人们的生活情况,百姓疾苦,这样学生们就能深刻的感受到杜甫这种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以及从国富民强的社会到战乱社会所感受到的强烈对比,内心五味杂陈,理解杜甫的思想情感变化,增强了学生对于古诗词的阅读理解能力。

4加强课外阅读,拓展学生的视野范围

我们知道在高考中所面对的古诗文阅读一方面来源于课本内容,另一方面来源于课外,所以作为教师应当结合之前高考试题的出题情况,充分考虑到试题的考查范围以及题目的出题方式,结合这点进行学生课外古诗文阅读的培养。古诗词与现代白话文存在较大的不同,每个时代的古诗词所展现的社会情况也存在较大的不同,作为教师可以事先找到每个时代古诗词的代表作品,并将其打印出来分发给每位学生,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阅读理解,结合上文所说的办法首先进行自我阅读理解,感受古诗词创作时展现的作者内心世界,以及所处时代的时代背景。

例如我们知道古诗词中有早期的《诗经》,《诗经》多采用什么样的表现方式,以及表现出什么样的时代背景,感受着“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唯美,课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去阅读《诗经》的其他文章,让学生总结出诗经那个时代人们惯用的修辞手法,以便之后考试之中碰到诗经中其他的内容也就能够轻车熟路的了解到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创作手法;再到后期的屈原的《楚辞》《离骚》,屈原所处的时期社会动荡,屈原在诗词中展现了自己的怀才不遇,也透露出自己“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坚韧品质,这种文学体裁也有自己独特的修辞手法,展现的情怀大致相同,到春秋战国时期,孔孟思想盛行,百家齐放,各思想家为了自己的国家积极献策,大多展现了自己的思想,儒家、法家思想特征鲜明,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各个学家的经典著作,了解到每个学家的思想精髓,其中更应该注重孔子的思想底蕴,了解《论语》等,知道以和为贵,不断学习修身养性的思想氛围,到了三国时期三足鼎立,曹操作为一代枭雄所表现的独特情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远大抱负。[5]唐诗宋词是我国古诗词的盛行时期,初唐四杰,感受王勃的《滕王阁序》中展现的美好社会景象,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赞赏,中唐时期李白所描绘的大唐盛世,游山玩水记录了中国的大美河山,感受李白时期人们对生活的态度,到了后唐时期杜甫作为现实主义诗人,突出对比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悲愤心理,以及李煜对山河的感慨,到了北宋时期苏轼的怀才不遇,以及宋朝重文轻武的局面,涌现了一大批怀才不遇的诗人出现,南宋李清照的婉约词派,展现了一代才女在当时的社会遭遇,体现了当时女性的地位,以及元曲明清小说等,这些每个时代独具特色的文学体裁所展现的时代特征,惯用修辞,这样学生在课外进行阅读总结,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古诗词阅读理解能力。

5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们进行高中语文教学中,古诗词的阅读教学是我们工作的重点环节,为了更好的顺应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应当创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手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总结丰富自己的文学功底,已取得更好的古诗词阅读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 吴为薇.浅谈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有效性路径探究[J].高考,2018(11):112-112.

[2] 赵美玲.提高高中小说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析[J].课外语文,2017(10):137-137.

[3] 李燕婷.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提高策略分析[J].高考,2018(11):101-101.

[4] 王春进.基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与探讨[J].东西南北:教育,2018(7):214-214.

[5] 侯金玲.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J].语文天地:高中版,2017(8):77-78.

猜你喜欢

提升策略高中语文
基于网络交际情境下高中语文写作学习任务群设计的应用初探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引导”方法研究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计算机软件技术特征及其提高其可靠性的合理化建议
关于师幼互动的文献综述
公司信息化管理与经济效益提升研究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