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热点问题综述
2020-05-03屠鸣
屠鸣
摘 要:近年来,我国高校经常出现学生心理方面的问题,影响了学生健康的成长,如自卑心理,叛逆心理等。为此,我国相关教育机构多次表示要求高校必须要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工作。为此,高校应当结合新的教育形势,根据当前高校大学生的人群分类,明确研究对象,以此探究这些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从而制定合理的解决对策。此次论文主要探讨的是当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热点问题综述。
关键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热点问题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影响了整体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导致高校在人才方面的培养出现了较大的问题,致使我国高校培养的就业型人才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对人才素质,能力等方面的要求。为此,高校必须要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并采取多种途径,针对学生的心理障碍和问题,制定合理的教育政策,以此有效推动高校教育的迅速发展,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能力强的专业型人才。
一、研究体现出的高校学生心理问题类型
根据上图显示,高校学生在强迫、人际关系、偏执、敌对、恐惧、躯体化等方面都呈现出较大的心理问题。如上述出现的各个数据分析:躯体化占据4.54%,强迫占据2.93%,人际关系敏感占据1.99%,抑郁占据2.51%,焦虑占据2.27%,敌对占据2.36%,恐怖占据2.13%,偏执占据1.18%,精神病占据1.09%,其他占据2.22%。
根据这些数据得知高校学生的心理特征主要体现出以下几点:第一,自备自负心理。由于高校学生都来源于不同类型的家庭,所以,各个学生的自备心理,自负心理都是不同的。一般经济较差的学生,由于家庭经济方面的不支,导致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都呈现出很多自备的心理,且过于孤僻。而经济较好的学生,则心理往往比较自负,且盲目乐观,具有很多不切实际的幻想。第二,渴望被他人认同的心理。高校学生的心理与其他阶段的学生心理不同,他们渴望被他人认可,尤其是自身的奇思妙想和创新,希望得到其他学生和教师的认可。一旦出现不被认可,或者被指责的情况,则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较大的创伤,进而造成学生出现上述数据中的心理状况。第三,反叛心理。在以往教育管制下,学生都是被动状态,由教师占据课堂教学主导,而这种压制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内心产生反叛的心理,进而导致学生进入高校之后,希望得到自由,不被束缚。一旦高校依旧处于传统管制状态,则会导致学生造成激烈的反叛心理,甚至做出一些抗议行为。第四,恋爱价值观。恋爱是高校学生的热点话题。对于高校学生而言,他们对这一方面的情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但是,缺乏成熟的心理和经验,所以,一旦遇到感情方面的问题,往往出现很多过激的情绪和行为,如自杀,伤害自己,伤害他人,荒废学业等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高校心理健康的教育质量。为此,高校必须要正式学生恋爱方面的问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价值观,除了需要具备恋爱的勇气,同时也应当学会承担相应的责任。第五,人生目标渺茫。很多学生进入高校之后,学习目标渺茫,缺乏学习动力,且生活也缺乏了目标等,导致很多学生在高校生活和学习中抱有得过且过的心理,因此使得学生在毕业之际感到人生渺茫,进而出现负面的心理。
二、当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热点问题的解决策略研究
(一)合理运用心理健康课堂教育,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
根据上述呈现的问题,高校应当结合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情况,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着重强调以下几点:第一,人格素养的教育,提高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自信。人格素养是引导学生逐渐形成并具备抗挫,独立,自控,自信等方面能力的前提条件。为此,教师应当以提高学生自我人格素养为核心,结合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促使学生正确的认识自我,学会客观处理事物,分析事物,以此提升学生的各项能力,从而使得学生的发展能够符合自我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第二,情绪管理方面的教育,引导学生克服就业的焦虑心理。情绪管理主要包含了情绪调节,控制和行为控制等,大学生属于青少年群体,无论在心理还是生理上都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情绪变化,以此从中掌握一定的情绪调节和控制方法,从而冷静处理事务,乐观对待他人,使得学生能够在面临就業过程中,从容面对自己的境遇。第三,人际交流指导教育,提升学生的交际能力。对于高校学生在人际交流中产生的负面情绪,应当进行合理引导和疏导,帮助学生以正确的心理对待繁杂的人际交流环境,以此加强学生的人际交流能力,让学生逐渐从各项交际活动中,学会如何与他人交谈,与他人建立信任,尊重的关系,如何取得他人的信任。第四,心理动力教育,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高校学生作为社会未来发展的主力人才,是社会持续性发展的中流砥柱。因此,教师应当针对高校学生的特点,对学生日常的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和学习心理,态度等进行有效指导,以此帮助学生逐渐找到学习的动力,从而有效学习。
(二)积极开展心理咨询活动,构建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体系
根据上述研究结果,针对其中问题较为严重的学生,应当及时进行专业的心理教育,以此逐渐改变当前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从而避免严重的后果产生。因此,在校园内部,高校应当联系学校,学院,班级构建心理教育网络体系,并合理运用多媒体信息资源的教育优势,帮助学生及时了解各项心理问题,提前做好预防工作。比如,针对班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能够由学生自发组织心理协会,选取自愿参与其中且心理素质佳的学生组成心理健康教育小组,通过小组的合理帮助和引导,让学生的力量成为心理健康网络教育的主干力量。并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给予周边学生心理上和生理上的帮助,并且,也能够从日常生活中,了解哪些学生需要关怀和关注你,从而及时向学院有关部分进行汇报,避免一些心理有问题的学生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从而造成不良的校园事件。
(三)营造良好的校园教育氛围,实施多样化的心理健康教育
关于高校学生心理方面的热点问题,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活动,如讲座,校园报刊,广播宣传,宣传栏,网络媒体等方式。因此,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高校能够按照以下几点进行实施,以此营造出良好的校园教育氛围。第一,可以充分发挥校园网络平台的教育优势。由于网络信息传播速度快,且资源丰富,能够满足学生随时随地观看和学习。所以,能够借助网络优势,在网络平台上发布一些心理学,生理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与方法,让学生进行自我心理的测试,并开设在线咨询窗口,让一些内心过于胆怯的学生,能够选择自己认为安全的方式,进行心理咨询,从而合理调节自己内心的心理问题。第二,通过学校社团活动,让不同群体的学生进行有效沟通。并且,学校团体能够有效开展多样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沟通,从而普及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以此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第三,高校还可以开展一系列心理论坛活动。比如,高校邀请一些专业的心理专家,针对学生较为突出的心理问题,开设不同类型的讲座,如心理专题讲座,素质讲座,情境模拟讲座等等。
(四)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学生之间的互动
上述提到的高校学生心理方面的问题,其产生的因素多来源于学生的家庭,学校,社会等,也可能因为学生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因此,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首先,对于家庭而言,它是学生心理成长的关键,也是直接影响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主要因素。所以,对于美满幸福家庭走出来的学生,往往心理较为乐观。而对于家庭问题较为严重的学生,则在心理上过于自备,且行为上容易偏激。因此,对于高校阶段的学生,应当加强与家庭的互动,让家庭长辈认识到学生心理方面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直接影响到学生未来的成长与发展。因此,应当多多关注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方面的情况,及时关注和了解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并予以关心和疏导。其次,对社会而言,它是高校学生提升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主要场所,同时社会各个媒介的传播,也直接影响到高校学生的成长。为此,在面对就业方面的问题,学校,家庭应当多多支持。如高校能够针对学生未来就业方面,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对学生的未来进行有效指导,帮助学生明确未来就业的方向和目标。而对于学生自己而言,高校应当从日常教育出发,逐渐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与优势,从而明确自己未来的成长方向,端正对学习和生活的态度。通过这样的方式,既可以有效加强学生与各方面因素之间的良性互动,也能够有效解决学生在各方面的心理問题,从而促使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五)开设校园文化活动
高校学生的自由时间较多,所以,大部分高校学生都会利用这一段时间参与一些课外的活动,以此充实自己在校园的生活。但是,也存在一些学生由于时间过于自由,且对学习和生活具有一定的迷茫感,因此,做出一些不良行为,如沉迷于网络等。为此,高校能够合理运用这些课余时间,开展一些日常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心理健康交流会,即心理沙龙,心理情景剧,社会公益活动等,让学生参与到心理健康的课外实践活动中,体验和反思自身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与此同时,在每一次活动结束之后,高校还能够针对此次活动,加大宣传力度,以此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能够时常受到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影响。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从而推动学生健康的成长和发展。因此,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高校应当明确心理健康问题的对象,即新生群体,贫困生群体,网络群体和毕业生群体,并深入探究这些学生群体的心理状况,如自卑心理,反叛心理,恋爱价值观等,以及这些心理的表现形式,即焦虑,抑郁,强迫等。那么,高校要想有效解决这些心理方面的问题,应当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通过心理疏导,心理咨询,心理活动等方面,有效改善学生的心理问题,从而促使高校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 周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J].汉字文化,2020:1-2.
[2] 隆舟,任悦.在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评价平台建设研究[J].智库时代,2019(51):161-162.
[3] 毛伟娜.协同育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J].学周刊,2019(35):12.
[4] 许玮.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践路径[J].法制与社会,2019(33):24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