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校合力 改变学生问题行为

2020-05-03邵伟

新班主任 2020年2期
关键词:家长老师孩子

邵伟

午休时间,我批完了孩子们的作业,正准备休息一会儿时,看到一位家长发来求助留言:

邵老师,您好!有个问题想向您请教一下。都都在学校的表现您可能比我清楚,这学期开学不到两周,老师反映他上课爱做小动作,说话,注意力不集中。这些问题是我和他爸爸最头疼的,我们用了好多办法都没有效果,像这样的情况有什么好的办法改善呢?

每天早晨上学出门前和放学回来后,我们都不停地叮嘱他在学校要注意纪律。可是一到学校,他就全抛在脑后。那天,老师给他爸爸反映了问题,他爸爸回来就让他练习静坐。可能孩子害怕爸爸,在家的表现又比在学校好得多。

说实话,他爸爸对他的管教十分严格,我都害怕孩子在学校犯错回来受到惩罚。我经常说他爸爸管教方式有问题,以前犯错使用武力“镇压”,现在改为蹲马步。我在网上也查了很多这方面的资料,找不到答案就来咨询您了,期待您能结合孩子在学校里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指导我们如何配合老师去解决。

都都是我以前班上的一名男生。因为工作调整,二年级的时候我就不带这个班了。诚如这位家长所言,都都确实特别活泼好动(上课的时候爱做小动作,坐不住,仿佛椅子上有根针),精力旺盛(走路时、课间活动时、做操时、放学站路队时蹦蹦跳跳、半跑半闹;午休基本没睡着过,大大的眼睛左看看、右瞧瞧,一会儿翻翻书,一会儿敲敲桌子,总在给自己找事情做),注意力容易分散(眼中无神,发呆,需要老师经常提醒),这让老师和家长很头疼。新班主任接班不到两周,就被“折磨”得只能求助家长。

根据对类似都都的学生问题行为的分析,我结合自己的教育经验,向家长和教师分别开出以下几条“教育处方”,供大家参考。

给教师的处方

教师认为每个孩子都可爱,那么班里就没有问题学生。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善于快速和学生建立起亲密关系。

1. 多表扬、多提醒,少批评

班主任应在开学一周内准确记住每个孩子的名字,并和人对上号。

表扬也好,批评也罢,只有直呼其名,才能产生效果。班主任可以在接手新班后的第一周里,让孩子制作姓名牌,自己尽可能多地驻扎在班上,观察学生在课上、课后的一切举动,拿着放大镜努力寻找每个孩子的优点,在以后的教育管理中充分利用这个优点。表扬次数越多越好,越具体真实越好,越夸张、越多人知道越好;批评越少越好,甚至不批评,把“批评”这个词改成“提醒”。

万一遇到行为习惯特别差的孩子,也请教师时刻提醒自己保持心平气和,牢牢记住他的优点,多想想他的优点。学生从教师眼里看到期待,从教师的一举一动中感受到爱,自然知道:虽然我有一些行为不适宜,但是老师依然是看好我的、爱我的、相信我的。少一些“我是为他好,希望他进步”的急于求成,适度忽视他的不足。教师要给孩子时间,特别是小学阶段的孩子,变化特别大,很多老师眼中严重的问题,在孩子进入青春期后会神奇消失。

2. 多思考:他真的是“问题学生”吗

小学阶段的孩子身心发育不成熟,男孩子暴露出的问题尤其严重,道理、纪律、规矩他们都知道,但就是做不到,那是因为他们的脑神经系统还没发育好,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一节课40分钟,让他们全程认真听讲,确实很困难。更何况,学习本身就是一件辛苦的事,不必过分苛责学生。

根据教育实践观察,好动的孩子大都思维活跃,智商不俗。很多时候,他們真的可以一心二用。课上,你看到他在低头玩尺子、橡皮,坐姿不端、转来转去,甚至和周围的同学交头接耳……其实这些“问题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已经掌握了本节课的重难点,他们违反课堂纪律的时候也在听课。有些孩子中午即使不睡觉,下午也不犯困,只是教师还没注意到或不愿接受这些事实。

这些“问题学生”的行为,很多时候并没有影响到别的学生。只要课上通过一对一随机提问,确保他们确实可以一心二用(课上讲的重点问题,在提问时,孩子大致能答对),就不必向家长告状。

3. 教师这样说,家长更配合

有些教师为了让孩子上课的时候乖一点,频繁向家长告状。这并不是好的家校沟通方式。教师与家长沟通的应该是面对孩子行为问题时的种种可行的建议和对孩子成长的具体期望。

多动的孩子,可以建议家长带他们参加一些运动量大、对身体协调性要求较高的体育项目,如游泳、轮滑、攀岩、长跑、打篮球、踢足球等。丰富的运动项目可以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运动能力,促进他们的脑神经发育,从长远看,对其学业水平和身体素质的提升大有裨益。

教师和家长沟通时要把告状转变成自己对孩子的教育希望。

针对孩子上课爱摆弄文具而走神的现象,可以这样和家长沟通——“XXX家长,您好!通过对XXX同学这两周来的关注,我发现他是一个特别聪明活跃的孩子,老师们都很喜欢他,如果他在上课的时候能更专心地听课,进步会更大。建议家长给孩子选择学习用品的时候以简单实用为原则,图案花哨或者功能太多的文具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影响他的学习效果。”

针对孩子的礼仪问题,可以这样和家长沟通——“XXX家长,您好!我发现XXX是一个特别喜欢自由而且很有个性的孩子,作为班集体的成员,我和同学们都希望他可以走路的时候抬头挺胸,在队伍里保持安静、听从指挥,尽快适应集体生活。这样,他就会成为一个更加受欢迎的孩子,对他以后步入社会也是有帮助的。”

针对有暴力倾向的孩子,可以这样和家长沟通——“XXX家长,您好!据我了解,XXX是一个很喜欢交朋友的孩子,这是好事情。但是他还不懂得表达自己感情的方法,需要我们的帮助。比如前几次他和别的同学玩的时候,一着急就容易动手,这样容易产生误会。为了他以后能有更多的朋友,我们有必要教他一些处理类似问题的方法……”

给家长的处方

1. 学会倾听教师反映的情况

面对教师陈述的有关孩子的种种问题,家长不论内心多么不愿意听,第一反应都应该是“感谢老师对孩子的关心,我们会全力配合的”。然后边听老师说,边记下孩子出现的问题。沟通结束半小时后,自己心情平静了,再分析眼下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哪个,去和孩子交流,不要批评或打骂孩子。

2. 告状变关注,批评变表扬

怎样才能让一个老师眼中的“问题学生”觉得老师的“告状电话”是对自己的关注和表扬呢?

家长要做的是让孩子知道老师每天都在关注他,在肯定他的进步;也要让他知道,他的每一点进步,都会给整个家庭带来巨大的欢乐。

如果孩子确实精力旺盛,中午睡不着,下午上课还不犯困,但是在午休时发出各种声音影响别人,请理解和体谅孩子。他无所事事,自然要“无事生非”。这种情况下,家长可以中午把孩子接出来,不让他在学校午休,避免成为那个令教师和同学头疼的人。

如果孩子多动、坐不住,家长可以这样找孩子交流:“你知道吗,老师刚才专门打电话表扬你了,说你今天上课坐得比以前端正多了。如果你明天能比今天做得还好,老师看到你一天比一天进步,还会给我打电话表扬你的。我相信你可以做到,对吧?”在说这些话的时候,家长越开心自豪、越两眼放光,孩子越会信以为真。孩子相信了,高興了,就会努力改变自己。

对在班级活动中缺乏纪律意识的孩子,父母可以这样说:“今天班主任说你在列队时比昨天安静了,走得也整齐多了。他还说,明天要是能把头抬起来向前看,就更好了。”

对有作业书写问题的孩子,父母可以这样说:“语文老师告诉我,最近你在课堂上写的字越来越漂亮了,而且速度也比上学期快了很多。他想一定是因为你在完成家庭作业时养成了不慌不忙,写完还认真检查的好习惯。”

家长要做的就是把教师批评、告状的话经过加工,通过鼓励和期望的形式告诉孩子怎么做会更好,这样的亲子沟通既保证了和孩子的亲密关系,还能激发孩子改变的决心和行动。

3. 特殊方法,激发动力

必要的时候,家长可以采用特殊的教育方法:准备两个手机,注册两个微信号,一个是自己的,另一个的头像和名字制作成老师的;也可以和班里其他同学的家长互帮互助结对子,另一位家长扮演老师,双方经常“互动”“沟通”,并“鼓励”孩子。

“嗯,今天写家庭作业时坐姿真端正,书写也很漂亮,我现在就把你的作业拍照发给老师看。”说完家长就拍照,发给扮演老师的那个微信号。过一会儿,那个微信号发来一段文字:“哇,XXX同学真棒,老师相信你可以在XX分钟(说一个合理的时间)内完成作业,加油!”家长要及时让孩子看到这条信息,对他说:“孩子,老师这么相信你,咱们挑战一下自己吧!”老师的话在孩子眼里可是“圣旨”,孩子会特别积极配合。

家校沟通的方式和技巧有很多,一切都是为了孩子更好地成长和进步。教师和家长在面对学生的问题行为时,需要不断地探索,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和教育智慧。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航天城第一小学)

责任编辑  陈建军

猜你喜欢

家长老师孩子
家长错了
家长请吃药Ⅱ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老师,节日快乐!
孩子的画
老师的见面礼
犯错误找家长
六·一放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