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职院校辅导员运用网络进行思想政治育人的思考

2020-05-03罗江培

广西教育·C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新时代辅导员

【摘 要】本文阐述新时代高职院校运用网络进行思想政治育人的必要性,针对辅导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学校激励培训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提出新时代高职院校辅导员在运用网络进行思想政治育人时,理念上要有全新的变化,教学保障上要有新的创造,素质上要有新的提升,队伍上要有新的充实,激励上要有新的动能。

【关键词】新时代;高职院校;辅导员;互联网;思想政治;育人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1C-0139-03

新时代,高职教育被提升到一个新的战略层次。抓高职教育既要抓专业的学习,也要抓好思想政治教育,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特点为学生打下良好的思想政治基础是他们完成学业、学好专业的前提和保证。新兴媒体的蓬勃发展,给高职院校师生工作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面对新鲜事物的出现,高职院校必须积极面对,主动改变传统思维模式,积极响应新时代新思维,努力拥抱互联网,让互联网为我所用。这是高职院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趋势,也是新时代的强烈呼唤,更是新时代适合年轻一代的教育方式和交流方式。

一、新时代高职院校运用网络进行思想政治育人的必要性

(一)顶层设计的要求。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指出:推进辅导员博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博客、校务微博、校园微信公众账号等网络新媒体建设。教育部也指出:要积极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大力实施“中国大学生在线引领工程”,打造示范性大学生主题教育网站和网络互动社区。《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着力提升网络运用能力,遵循信息网络规律,把掌握运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操作技术作为宣传思想工作队伍的必备能力,练就运用“网言网语”参与网络文化建设管理的过硬本领。可见,从中央到各级主管部门对于运用网络实施思想政治教育都非常重视。

(二)客观环境使然。新兴媒体给高职院校师生带来生活工作便利的同时,也给师生带来了负面消极影响。一些学生沉迷于互联网游戏不能自拔,一些学生甚至产生了人际交往障碍;一些学生鉴别力不强,盲目跟风网络热点和敏感问题,成为网络暴力的助推手;一些学生对于网络贷款、网络赌博等认识不清,出现的“学生裸贷”事件教训不可谓不深刻。这些负面的校园现象严重损害了纯洁而宁静的校园形象,也给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三)教育手段变革的内在需求。传统的教育手段往往是“你说我听”填鸭式的教育方式,虽然一些个别交流和座谈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这些手段均会受到时间、空间和方式的限制,教育的效果很难得到保证。以微信、微博为主要媒介的网络载体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途径,开辟了新领域,必将给教育手段变革带来新变化、新机遇。

二、新时代运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个体方面,辅导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高职院校辅导员大多数是科班出身,在专业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在互联网教育教学上却不具备优势,加上一些院校对于该群体缺乏针对性的培训,导致高职院校辅导员在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不能得心应手,仅仅依靠自身一些主观、直观、感性的认识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缺乏敏锐的鉴别意识,缺乏依靠网络来发现思想问题、分析思想问题和解决思想问题的能力水平。此外,由于专业知识的缺乏,一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搭建和构建还较为困难。

(二)效果方面,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近年来,学界对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热度趋高,均鼓励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但从辅导员角度来看,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网络媒体使用虽多,但没用到该用处,一方面简单地把网络媒体看作网络化的平台,没有完全发挥其功能和比较优势;另一方面仅仅将其当作发布通知、简单沟通的工具,一些阅历较为丰富的辅导员经验很丰富,也有较好的教育资源,但由于教学手段的欠缺,导致难以跟上时代的步伐,有的甚至还不会使用微信、微博等新兴媒介软件,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

(三)学校方面,激励培训机制不完善。辅导员队伍在高职院校中的地位作用需要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指出:辅导员队伍要纳入院校教师队伍和干部管理的培训计划中。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虽然国家不断促进高职院校的发展,但真正提供给辅导员这个群体的培训机会并不多,尤其是参加国家级和省级的培训指标极少,辅导员工作能力提升较慢。各学校虽然也组织了相关的培训,但在实效性上还有待提升,且学时偏少,内容大多属于师傅带徒弟式的“近亲繁殖”。在政策激励上,没有落实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的“双线”晋升要求,在职务和职级的晋升上也主要考虑论文、科研以及工作时间等看得见的指标,对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专项激励还较为缺乏。一些高职院校辅导员专门开设了微信公众号,以原创文的形式阐述自身对于社会热点的看法,讨论师生关注的焦点问题,帮助大家答疑解惑,很受师生的喜欢。这样的老师应该得到“双线”晋升上的比较优势,不能让做好做差一个样的情形出现。

三、新时代高职院校辅导员运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举措

(一)理念上要有全新的变化。理念的变化是最根本的变化,要通过学习实践,使高职院校辅导员深刻认识到树立全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重要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是表面上的简单叠加和融合,而是深度的融合,产生“1+1>2”的化学反应,应从心底深处认识到网络的强大力量。具体来说,就是要树立两种意识:一是深度拥抱的意识。新时代網络思想政治教育添加了新的动能,对于全新的元素,高职院校辅导员一定要积极拥抱,紧跟时代的潮流。深度拥抱新鲜事物不是对传统的全部否定,更多的是两者的深度结合,很多的案例也证明了这一点。运用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会大大提升新时代年轻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大大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二是大局意识。高职院校学生在内心的最深处往往会产生一定的自卑心理,所以相比一般高校来说,高职院校对于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的要求不是低了而是高了,不是不重要而是非常重要。作为辅导员不能仅仅把专业作为自己的工作范畴,而是要从一个更广的范畴上认识高职院校学生的特征,这是开展专业教学的前提和基础。

(二)教学保障上要有新的创造。从各高职院校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来看,教育教学保障还比较滞后,硬软件的建设未跟上新时代的需求。首先,做好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需要相关平台的支撑,尤其是当前大数据背景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方面的数据体系构建,促进思政教育实效性的提升。其次,大力促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教学硬件的提升,比如有条件的单位可以设立网络思政教室,开设思政MOOC课程,还可以设立思政教育微平台等。这些硬软件的提升可以较好地为网络思政课开展提供坚强的支撑和保障。

(三)素质上要有新的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从提出到探索,经历的时间还不长,从事物发展整个进程上看,还处于初始阶段,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应努力提升学习能力,确立终身学习思想,提升在网络思政教育领域知识的保鲜度。一是要厘清思路,确保主次分明,找准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点和与实际工作的切入点。二是要深入调研,切实利用网上网下等手段掌握师生的主要思想及个别人的思想动态,这是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靶标”,只有找准“靶标”,教育才会有针对性和有效性。三是要具备一定的开展工作的能力,一方面要具备一定的网络技能,会处理常见的网络平台故障,要能熟练操作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般软件和平台,比如微信、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另一方面要有一定的文字功底,要具备一定的思想功底,会在网络上撰写网文,会进行网络信息的收集、采集和分析,具备一定的政治素养,积极传播正能量和主旋律。要学会一般网络舆情的处置,学会用辩证的、心理的、哲学的思维处置网络一般舆情。在具体方式手段上,要积极学习动漫、动画、视频剪辑等技能,主动用直观的、生动的素材感染人、激励人。

(四)队伍上要有新的充实。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这一点对于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如此。高职院校辅导员不能在网络思政教育中单打独斗,必须善于发挥群众的力量。要挑选师生中的优秀代表组建自己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运营团队,要有自身的网络“大V”,要让这一团队成为辅导员开展工作的有力助手,积极加强网络平台的管理和建设,积极主导高职院校的网络思政平台舆情,并有效增强网络平台的亲和力和趣味性。要广泛收集师生中的主要舆情动态,发挥好辅导员和师生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协助辅导员进行网络舆情的处置,做到动态灵活、反应迅速。要善于培育学生中的意见领袖,发挥网络“大V”的示范引领作用,促其在网络平台上主动发声,善于发声,以正能量带动身边更多的同学成为有正能量的人,构造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让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有感情、有温度、有规矩。

(五)激励上要有新的动能。高职院校领导层要高度重视辅导员这一群体,辅导员直接面对学生,是学生与院校之间的桥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辅导员也是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成才之路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加强这一群体的培育不仅仅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对于营造良好的学风校风也至关重要。具体来说:一是要加强辅导员队伍培育的顶层设计,积极完善培训机制,采取“请进来”和“送出去”等模式加强人才培育。要有效整合校内外的各类资源培育辅导员队伍,在培训内容上,主要突出网络语言艺术、网络舆情处置、网络法律法规、心理服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以及网络一般技术等方面的学习研究。二是要鼓励辅导员队伍积极提升自身学历水平,对于主动攻读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管理学等方面的硕士博士学位的要给予积极的政策支持。三是有条件的单位要积极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数据库,让辅导员队伍拥有强大的网络知识体系的支撑,从而更加得心应手地开展日常工作和学习,让这支队伍在学中干、在干中学,真正达到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四是要构建积极的激励机制,考核激励上主要考核受教育者的满意度,并将其作为辅导员实施“双升”的优先条件,对于群众评价高,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突出的个人要进行表彰奖励,一些优秀的原创网文可以作为优秀论文纳入日常考核,算入聘任考核指标中,同时设置专门的工作经费,切实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总之,新时代赋予了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标准、新要求,要深刻认识到高职院校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代教育工作的内在需要,是作为网络原住民一代的迫切需要,其符合新时代受教育者的特点,必将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林芳.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能力提升的路径研究[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9(36)

[2]丁亚青.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探索和模式研究[J].科技风,2019(26)

[3]韩营颖.平等互動,双向育人,打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关于辅导员网络工作平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27)

[4]徐彪.键对键固化育人成果,心连心促进成长成才——以辅导员博客为例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做法[J].亚太教育,2016(5)

【作者简介】罗江培(1987— ),女,研究生,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讲师,辅导员,学生党支部书记,分团委书记,主要从事学生管理、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工作。

(责编 黎 原)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新时代辅导员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如何创新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